以茶带旅以旅促茶——春天的雅安茶园有多美

2022-04-06 21:35:07热度:93°C

 

春天的雅安茶园有多美?

带着这个疑问

3月26日

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

在春雨中

寻蒙顶山上千年茶文化

观百万亩茶园绿波海

做明前甘露茶

寻找茶香四溢的雅安春天

雅安春天之美 美在文化

据《四川通志》记载:“汉时(公元前53年),甘露寺祖师吴理真,植茶7株于山顶,树高一尺上下,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因其品质优异,自唐朝起即列为贡茶,专供皇帝祭天祀太庙之用。”

走进蒙顶山,云雾因下雨显得更浓。雨雾缭绕间,蒙顶山显得更加神秘与优雅。蒙顶天下雅,山如其名。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蒙顶山的茶文化寻根之旅也拉开序幕。

在蒙顶山景区内的天盖寺处,立着一块《天下大蒙山》碑。该碑立于雍正六年(1728年),碑文曰:“祖师吴姓,法名理真,乃西汉严道,即今雅之人也。脱发五顶,开建蒙山。自岭表来,随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石碑至今尚在,是我国植茶最早的证据。

宋代大学者王象之《舆地纪胜》,大约成书于宋理宗绍定(1228-1233)年间,载曰:“西汉时,有僧从领表来,以茶实植蒙山,忽隐池中,乃一石像,今蒙顶茶,擅名师所植也。至今呼其石像为甘露大师。”

蒙顶山后的一眼甘露井,甘露井旁的皇茶园,在雨雾缭绕中,茶祖每日以甘露井水灌溉七株茶树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千年茶文化有了归根之处。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千年来,不仅帝王爱蒙顶山上茶,文人墨客对蒙顶山上茶也情有独钟。

采风团的媒体也纷纷表示,蒙顶山上,茶文化的气息已浸润到每一寸土地。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淡淡的茶香;每一次凝眸,仿佛都是在与千年时光对话。

韩毅/摄

雅安春天之美 美在产业

春天的牛碾坪颜色层次更加丰富。不一样的绿,织成绿波荡漾的茶海,头戴斗笠的茶农双手在茶陇上翻飞。采风团一致觉得,有颜值、有收获的茶海是雅安最美的春天。

据统计,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其中投产面积81.23万亩。

百万亩茶园,让雅安的茶农尝到了茶叶的红利。

不只是牛碾坪,雅安全境均已进入春茶采摘季。

连片的茶树就像绿色的海洋,嫩绿的新芽迎春俏立,茶芽挤满梢头,株株翠绿饱满,吐露清香、沁人心脾,茶树丛中的茶农手指翻飞,抢抓采摘时节,不一会儿篮子里便装满了茶青。

“早上7点开工,晚上7点收工,每天采茶都在与时间赛跑。”名山区红星镇茶农郑还金说,全家总动员也忙不过来,只能聘请采茶工。“除去采茶工人开销,一天能挣2000多元。”茶叶的收入,让郑还金十分满意。

随着春茶采摘进入旺季,茶叶交易市场也迎来了交易热潮。在名山区红星镇,茶叶交易市场内人头攒动,茶农们背着装满茶叶的背篓穿梭在市场中询价,盼着卖个好价钱,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采茶、卖茶,这些雅安春天的独家剪影,凝聚着茶农的幸福,也衬托着雅安茶产业的兴旺。

雅安春天之美 美在希望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在收获中的雅安,也给未来规划满了希望。

在跃华茶业,媒体采风团在制茶师傅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蒙顶甘露。这一传承千年的非遗制茶技艺,还原着千年前的茶香。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分布于雅安市名山区,是全国茶叶中唯一多品类茶的制作技艺,以“红锅杀青,三炒三揉”为技艺核心的蒙顶甘露为代表,还包括了蒙顶黄芽、蒙顶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代表性茶品的传统制作技艺。

整套制作技艺包括原料采摘、手试锅温、红锅杀青等工序,制作技艺严谨细腻,工序讲究,形成了色、香、味、形兼具的特质,制茶师纯手工制作的同时,须与火丹师默契配合,具有现代技术的不可复制性。

从鲜叶到杯中甘露,只有亲眼见证了其中的神奇,才敢感叹古人的智慧与非遗传人的匠心。

“从这杯茶中,品到了春天的雅安。”四川经济日报记者程强说,一天的行程,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雅安茶文化的厚重,这是岁月的沉淀。

采风团走过的路线,也是我市大力打造的茶文化寻根之旅的路线。

近年来,我市依托先天的茶资源优势以及悠久的茶历史文化,以茶文化为纽带,以茶带旅,以旅促茶,走上了一条茶旅融合的发展道路。

站在春天这个起跑线上,我市也提出了“做响雅茶品牌·振兴雅茶产业”的目标与规划。

春天的雅安茶园,极美!

转载自雅安日报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胡月/文 郝立艺/图

编辑:卫葳

审稿:程普、高菲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