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城”福建周宁“斗茶品茗”助力茶叶“走出去”

2022-04-06 17:19:18热度:96°C

 叶茂 摄  高山云雾出好茶,得益于这种独特的高山小气候,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生态条件。炒青、揉捻、翻炒、抖散……鲜嫩的茶叶在手工制茶师的手中,逐渐变直变紧变细,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图为茶叶评审专家查看茶叶外形。 叶茂 摄

中新网宁德7月21日电 (记者 叶茂)评外形、鉴汤色、闻香气、品滋味、看叶底……“云端之城”福建宁德市周宁县21日举办第七届“周宁高山云雾茶”杯斗茶赛,现场茶香飘扬,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斗茶品茗”。

周宁县茶叶协会会长刘谦表示,希望通过斗茶赛,推动制茶能手的发现和挖掘、茶叶品质和技术的提升完善,让大家认识周宁的高山云雾茶,助力周宁茶叶“走出去”。

图为茶叶评审专家对茶叶进行称重。 叶茂 摄

图为茶叶评审专家对茶叶进行称重。 叶茂 摄

据了解,此次斗茶赛由周宁县茶业管理局、县茶叶协会等联合主办,共有30多家茶企代表参赛,选送茶样104个,其中红茶27个、绿茶21个、白茶19个、荒野茶19个、手工制茶18个,将按各类茶参赛茶样比例设置茶王、金奖及银奖,单项奖金最高达1万元。

经角逐,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福建省周宁县官思茶叶有限公司、福建省周宁县万和贸易有限公司、福建五树缘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茶样,分别获得绿茶、红茶、白茶和荒野茶的茶王;汤序华、陈水金、苏石贵被评为制茶能手。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常年云雾缭绕,被人们称为“云端之城”。该县还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盛夏日均平均气温仅24摄氏度,森林覆盖率72%,空气质量长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享有“天然空调城”的美誉,是生态避暑旅游的胜地。

图为茶叶评审专家相互讨论。 叶茂 摄

高山云雾出好茶,得益于这种独特的高山小气候,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生态条件。从而,该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其中,从清代中期开始生产的历史名茶“官司云雾茶”更是远近驰名,饮誉不衰。

从芽头青到杯中茶,一味好茶来之不易,不仅源于发展理念的持续创新,也源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弘扬。

20日的夜幕中,周宁县第二届制茶能手赛在该县浦源镇鲤鱼溪上演,一口炒锅、一篮鲜叶,手工制茶师们按序排开、各展身手。炒青、揉捻、翻炒、抖散……鲜嫩的茶叶在手工制茶师的手中,逐渐变直变紧变细,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图为茶叶评审专家和嘉宾合影留念。 叶茂 摄

“手工制茶完全依靠一双手完成,其中的火候、时间等全凭师傅精准拿捏。”现场一名制茶师告诉记者,相较机制茶,手工制茶很慢,色泽、外形也没有机制茶均匀整齐,但胜在身骨重实,更好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天然风味,这也是手工制茶魅力所在。

近年来,周宁县持续推动“周宁高山云雾茶”公共品牌打造,不断践行“走出去”,组织和参与全国、省、市重大茶类活动,展现周宁高山云雾茶的独特魅力,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基础;引导企业、农户树立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并通过斗茶赛等茶事活动,提高工艺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图为茶叶评审专家闻香气。 叶茂 摄

截至目前,该县拥有茶园面积10.77万亩,茶企和茶叶专业合作社120多家,是全国重点产茶县。2019年全县生产干毛茶10500吨,毛茶产值4.36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9.3亿元,形成以绿茶、红茶、花茶为主,乌龙茶、白茶为辅,逐年发展壮大的格局。

茶学专家夏良玉表示,要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和保持好它的生态优势,坚守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的理念,(这样)乡村的产业才能够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撑乡村振兴。(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