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军实实在在做好茶

2022-04-06 08:31:21热度:114°C

 

文 | 记者 傅凌波 实习生 毛郅昊

即使在杭州这片充满创业传奇的“双创”热土上,安徽人李晓军的创业故事也称得上独特和动人。

2006年7月1日,刚刚领到大学毕业证书的李晓军,带着1200元,登上了从安徽开往杭州的绿皮火车。在闸弄口新村一间8平方米的劈叉房,注册了一家淘宝店,开始了创业生涯。这个来自安徽芜湖的“茶三代”,立志要用互联网改变茶行业千百年来的流通方式,让更多中国人喝上健康好茶。

13年后的今天,在李晓军的带领下,这家淘宝店开创了“互联网+茶叶”的商业模式,创造了13年增长10000倍的电商奇迹,成为互联网茶行业的领导品牌。13年来,这家由几个学中药的大学生创办的企业,自建智慧工厂,坚持用制药的标准生产茶叶,制修定了十多项茶行业国家及行业标准。

13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充满干劲、想要改变行业的年轻人,成为了大学生创业导师,成为了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杭州市高层次B类人才。但在他心里,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世事如何变迁,“一生只做一件事,实实在在做好茶”的初心不会改,“做南方嘉木,做百年艺福堂”的使命不会变。他还要带领艺福堂屹立百年不倒,带领中国茶叶走出国门,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1

创业是一种宿命

“茶三代”要做互联网上的“茶马古道”

2006年7月1日上午,李晓军拿到安徽科技学院的毕业证书。当晚,他背起行囊,只身登上从蚌埠开往杭州的绿皮火车。行李箱,是提前一晚就收拾好的。这一天,他足足等待了4年,一刻也不想再等下去了。

创业,是李晓军刚进大学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至于创什么,不知道。在李晓军刚上大学的世纪之初,马云、李彦宏、刘强东等如今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崛起,创业浪潮汹涌袭来,也影响了李晓军这一批年轻人。

虽然还不知道“创什么”,但李晓军为日后的创业做足了准备——学计算机、找好对象。大学里,李晓军就考过了计算机四级证书,并在校外租房开了一间IT工作室,带五六个徒弟,帮别人组装维修电脑。至于他大一就谈好的女朋友,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陪伴了他整个创业生涯。

大学期间,李晓军便显现出对商业的敏感,每到寒暑假他就和同学一起将普洱茶运至东北去卖。当阿里巴巴模式的电子商务在中国悄然出现时,李晓军便预感到一场商业革命要发生了。

起初,没有选定创业方向的李晓军想从本专业中药行业入手。但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对茶叶的讲解,让他开始重新认识了从小熟悉的茶叶。

“老师做了个小调查,班上40多人,有30多人的父母在家会喝茶。我当时就想,茶叶功效这么好,这么多人爱喝,我从小又在茶的世界里耳濡目染,为什么不创业做茶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原来,答案一直就在身后。

爷爷贩茶,父亲卖茶,李晓军清楚地知道茶叶的整个生产利益链条。他曾经算过,茶叶从茶农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五六道手,利润大部分被中间环节赚走。“网上交易能让我们直接面对消费者,不仅能降低茶叶价格,还可以直接把控茶叶品质。”

就这样,闻着茶香长大的李晓军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接过父亲的“担子”。这一次,他不再是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卖毛茶。这一次,他要改变茶叶千百年来的交易方式,在淘宝上卖茶,在互联网上开辟新的“茶马古道”。

带着“让更多的中国人喝上更多的中国好茶”的宏大愿景,李晓军来到了同为“电商之都”和“茶都”的杭州。但初到杭城、只有1200元起步资金的他,只能选择买一台二手台式电脑,开一家淘宝店。

那段时间,李晓军白天骑着车去茶农家找茶叶,拍照片,赶回家看订单,挨个回复留言,有人下单后再去进货发给对方。每天要做的,就是一个人进货、验货、送货、发货工作到凌晨2、3点,饿了就啃两口方便面。

半年下来,淘宝店做了4万多元的业绩。2008年,就在其他人只满足于做一个淘宝卖家时,李晓军决定打造一个互联网茶叶品牌,那就是日后的“艺福堂”。

这一年,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年销售额达到了434万。此后,艺福堂稳扎稳打,逐渐打造出独有的营销模式,即原产地专业取材后,进入艺福堂标准化工厂,然后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传到消费者手中。

因为其间不再有任何多余利益链条,同等品质的茶叶,艺福堂的价格要比超市售价便宜30%-50%,李晓军创业时许下的“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健康茶”的心愿成为了现实。

艺福堂模式

现如今,艺福堂拥有1600万购买客户,品牌遍及60多家垂直电商平台,日均发出近1.5万件包裹,年销售额突破4亿元人民币,成立13年,持续领跑天猫及其他各电商平台茶叶类目。

有人说,李晓军和艺福堂的创业故事,得益于时代,得益于电商红利;也有人说,这是电商发展的奇迹。无论头顶着再多荣耀和光环,只有李晓军自己知道,13年来,艺福堂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2

镜头前的两次哭泣

艺福堂制定的标准让德国制造进不了中国市场

13年后的今天,当记者问起李晓军,当年只身一人来到杭州创业,有没有想过会失败,有没有给自己留好退路时,他果断地摇摇头,“没有,没有想过会失败,失败了就再重来。”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李晓军能吃苦、有韧劲,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在他眼里,似乎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困难本身就是用来解决的,有困难正常”。于是,13年里,他带着艺福堂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登上一级又一级台阶。

创业维艰,九死一生,个中心酸,冷暖自知。即便乐观、坚强如此,在镜头面前,李晓军也有过两次情不自禁的哭泣。两次哭泣,是回忆创业初期时的感慨万分,也都心系着他对艺福堂的期待和坚守,以及坚守这份初心的辛酸和不易。

2014年,央视纪录片《创业英雄》栏目组来杭州拍摄李晓军的创业故事。他带着摄制组回到闸弄口新村,那间8平方米的劈叉房还在,房间墙上几行绿色不干胶字还在。

“金般品质,百年承诺,您的满意,我的追求。”“东艺茶叶的经营理念:让更多的中国人喝上更多的中国茶。”

看着这些字,李晓军感慨万千,在摄像机面前泣不成声。这些字,是李晓军刚到杭州时,花了十几元钱去文印店打印好,自己贴上去的。

从创业那天起,李晓军就定下了使命:让更多人喝上更多的健康好茶。现如今,这句话被印在公司、工厂的墙上,内化为每一位艺福堂人的初心。

还有一次泪洒现场,是在2018年的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决赛现场。

当评委问到创业过程中有没有摔过跟头,李晓军开口说了“太多了,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后,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

在后来的访谈中,李晓军吐露了当时的心声。2008年8月8日,艺福堂正式注册公司。不满足于进货、卖货的李晓军,决定建工厂,推动艺福堂从贸易型公司转变为产销实体。

还来不及庆祝公司成立,难题很快接踵而来。李晓军了解到在工业园才能办生产许可证,有专家签字才能制定企业标准。“人生地不熟,又是没有名气的创业者,去哪里找专家签字,虽然天天吃闭门羹,我们也只能每天跑去,让人家都觉得烦了,觉得我们还是蛮执着的,才愿意签字。”

从那天起,李晓军下定决心,艺福堂要做茶行业的标准。2008年,艺福堂开始做花草茶企业标准。2011年提交行业标准,2014年6月正式发布,就此填补了国内花草茶行业空白。

如今,艺福堂已经参与了西湖龙井、绿茶红茶、代用茶、调味茶、粉茶等1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拥有100多项茶产品技术专利、十几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019年,李晓军成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正式委员,是当中唯一的80后,可以起草标准,“如果这个茶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我们就积极推动建立这个标准。”

艺福堂参与制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

正是这些行业标准,曾经让德国百年茶企的茶叶进不了中国市场。一家德国企业想和艺福堂合作生产花草茶,但产品配料中的香精不符合艺福堂制定的国标。德国企业方思虑近两年后,按照国标修改配方。

令李晓军骄傲的,还有艺福堂坚持的“无检测不出品”。李晓军告诉记者,公司每年花几百万检测费用批批检测,在生产环节中企业进行严格地规范和控制,正因于此,艺福堂的产品近几年来多次参加国内茶叶评比,屡获金奖荣誉称号。

3

为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助推茶行业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

李晓军常说,艺福堂要做的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不是烟酒茶,不是礼品茶。而让更多人喝上性价比更高的好茶,除了好的商业模式、严格的品质把控,还需要提升生产效能。

2008年艺福堂注册公司,那一年,李晓军和大学同学、艺福堂总经理金勇定下两个“小目标”:5年实现销售1个亿,10年造一栋公司自己的工厂。第一个目标,花了4年就做到了;第二个,则在刚好在成立9周年之际实现了。

2017年,艺福堂桐庐中央工厂正式投产。这个集产业4于一体的智能化工厂,源于2014年的一次德国考察带来的震撼。

艺福堂中央智慧工厂

2014年,艺福堂年销售收入超过两亿元。那年,德国百年茶企Teekanne希望和艺福堂合作,邀请团队去德国参观。

李晓军的高中同学、艺福堂副总经理詹姆斯至今还记得,那是9月的一天,德国已入秋,气温很舒适,艺福堂一行抱着轻松的心态开始考察。可很快,他们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无人化车间,机器全自动化,只有48台机器,没有一个工人,车间大屏幕上显示着,每台机器每分钟生产300包茶包。”詹姆斯询问了他们的人均产出,得知700人可以产出40多亿元人民币产值,人均产出是艺福堂的12倍多。

“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德国企业井然有序又极其高效的生产,突然意识到了艺福堂的落后。”詹姆斯回忆说。

一回国,李晓军和团队开了一下午的会,定下了三个目标:第一,拿地造自己的工厂,设备要实现全自动化;第二,3年内,人均效能要超过100万元,“哪怕招一个保洁阿姨,销售收入也要增加100万元。第三,所有管理层统一思想,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茶品牌。”

工厂建成不到一年,李晓军又向公司品质部总监黄皓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一次完成智慧工厂的四体系认证。“我们是学中药出身的,我们自己建的工厂,一定要以制药的标准来建造,引领改变这个行业。”李晓军说。

“国内少有茶叶企业能实现,但艺福堂人总是这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从零学起,编写资料,加班培训,经过6个月的奋战,黄皓带领团队成功拿下四体系认证证书,也推动艺福堂的生产品质和品牌价值迈上新台阶。

眼下,一场数字化改革正在杭州如火如荼开展。对于数字化转型,李晓军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艺福堂物流中心

“今年年初,艺福堂又在桐庐拍了一块地,准备打造浙江省最大的龙井茶数字化制造中心,有望在2023年建成投产。”李晓军分析说,龙井茶带动发展的能力很强,但调查发现,中小散农户自己炒茶水平普遍不高,而且设备有限,在茶叶市场溢价能力较低,“艺福堂建厂以后,茶农只需要种好茶,把新叶卖给我们,让我们的数字化、自动化工厂来加工,茶叶不仅有了统一的品牌,质量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李晓军把这种模式称为“专业人干专业事”。而助推龙井茶搭上数字化、产业化的“快车道”这一举措,不仅能给茶农增收,而且可以提升效能,给企业员工带来增收,还能给产业做出一个样板,“这是推动茶行业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也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他很想干成这件事。

艺福堂西湖龙井基地

4

产品为根,品牌为王

让中国茶叶走出国门

走进艺福堂,你会发现,这是一家充斥着茶文化的公司。办公室里,茶香氤氲;办公桌上的绿植,用的是艺福堂生态茶叶罐栽培的;茶水间里,没有咖啡,放着几十种茶叶;员工的花名都与茶叶、中药材相关,大家因茶相聚,在这里写下了人生的新篇章。

除了共同的爱好,这群年轻人还有着共同的愿景:实实在在做好茶,打造百年艺福堂。

“距离艺福堂成为百年企业还有87年。”在艺福堂的办公大楼和每座工厂里,都挂着一块百年企业的倒计时牌,牌上的数字一年一换,李晓军把揭牌看作特别庄重的仪式。

今年8月8日,数字又减了“一岁”。打造百年企业,需要艺福堂人的持续奋斗。而喜欢把战略目标一步步分解实现的李晓军,也带领团队开启了全新的思考和探索。

我们常说,茶为国饮。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茶叶大国,茶园面积占全球的60%以上,茶叶产量约占全球的50%,但却鲜有中国茶叶品牌在国际上占据话语权的。

为什么中国的茶企在国际上名气不大?李晓军也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告诉记者,一方面,现在的国内茶行业良莠不齐,混乱不堪。各自为大,独霸一方,经营种类单一而没有标准。茶叶等级划分不明确。有着5000年茶文化的中国至今却没有一个像样的茶叶品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把原料出口到国外,国外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加工、包装成品牌后,再卖给中国消费者。“我想,未来茶叶品牌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一定要慢慢扭转。”

“过去13年,艺福堂专注于技术提升,坚守在产品为王的阵线上毫不动摇。但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能在国际上取得话语权的百年茶企,还需要提升品牌。”李晓军说。

艺福堂品牌文化馆

从产品为王,到产品为根,品牌为王。至此,艺福堂以优质的产品为基石,大步迈上了打造国际一流茶叶品牌的新台阶。

今年7月,艺福堂成为杭州2022年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茶,杭州2022年亚运会特许生产企业、特许零售企业。“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为弘扬和传播中国茶文化、展示和提升艺福堂品牌形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将尽己所能承担起中国茶企的神圣使命,以茶为媒,向世界讲述中国茶故事,弘扬中国茶文化。”

除了大型活动的品牌宣发,艺福堂打造品牌的策略,还被落地分解为细小的举措。“接下来,我们所有高管,不管是负责产品运营的,负责生产的班组长,都要到一线去,和客户接触、聊天,了解在顾客心中,艺福堂的产品、品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选择艺福堂而没有选择其他品牌,我们要通过一线的了解,把这些东西总结出来,梳理出公司的战略机会点,接下来会提升品牌的战略定位。”

在李晓军看来,创业就像爬山,你在山脚仰望山顶,觉得好高,爬不上去。你只要停止胡思乱想,不被乱花迷眼,埋头一步一步迈开腿,坚定地朝前走,你就一定能到达山顶,多高的山都能爬上去。所谓百年企业,大抵就是在这样的一步一个脚印中,终成现实。

企业名片

2008年8月8日,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于杭州,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产品涵盖名优茗茶、花草养生茶、药茶及现代创新茶产品的中国茶业领军企业,年销售额过4亿的茶叶品牌,也是201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17-2020中国茶业百强企业、2020茶业创新十强企业、首届CCTV中国品牌榜入围品牌、2017-2020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013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2018浙江名牌产品、2013杭州名牌产品、2018-2021杭州准独角兽企业,西湖龙井茶、绿茶、红茶、代用茶、调味茶、粉茶等1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者,同时也是杭州2022年亚运会官方茶叶供应商,杭州2022年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茶。

到杭商大学,与我们做同学

中国茶世界第一,是时候受到全世界的认可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