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到底怎么了?
2022-04-05 19:11:40热度:112°C
2022-04-05 19:11:40热度:112°C
熬过了共享单车、共享雨伞等一大批共享项目的共享充电宝,却无法熬过行业内盈利难的问题。为何国内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之中,其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共享充电宝的市场格局
从2015年兴起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已探索出充电宝租赁收入、充电宝出售收入、广告收入等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充电宝租赁收入依旧是行业收入的大头。
以怪兽充电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为例,充电宝充电业务、充电宝销售业务、其他业务占比分别为95.8%、3.2%、0.9%。为何充电宝租赁业务会是行业内收入的大头呢?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以充电宝销售业务为例,它是在用户忘记归还充电宝时,需支付99元进行购买。目前市面上的大容量的充电宝才多少钱?显然,这个价格并不具有任何竞争力。
此外,对于广告主而言,在线上广告行业流量作弊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更多的广告主考核的是广告从投放到最终投放所带来的实际转化。但问题是,用户打开共享充电宝小程序时,都是在手机电量不足的情况下。
试问这种情况下,有多少用户会完成广告的点击以及后续的动作。对广告主而言,这种曝光实则是一种无效曝光,其广告效果自然无法达到广告主的实际考核效果。
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营收方式虽多元化,但却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之中。怪兽充电2021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2.9%,但公司净利润却同比下滑73%。
同时,据小电科技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3亿元、16.36亿元、19.1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2.5%。
但2019年和2020年小电科技的利润则分别为1.37亿元、-1.04亿元。而前段时间,小电科技更是被爆裁员2000人,涉及公司多个部门。如此大规模的裁员,小电科技盈利状况可想而知。
2017年5月,聚美优品宣布收购共享充电宝街电。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聚美优品持有街电82.07%的股份。当聚美优品电商业务不断下滑时,共享充电宝的营收却从2017年的7373万元上涨到2018的8.79亿元,占当年营收的22%。
值得注意的是,聚美优品2018年下半年就在也没有公布过财报。业内推测,聚美优品之所以不在公布财报,一方面是陈欧想私有化上市街电。
另一方面,街电后续的营收和利润可能并没有达到投资者的预期。若公布街电的经营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纷纷撤离。
来电科技则来电科技早在2020年就在战略收缩,目前市占率在10%以下。美团充电宝业务早在2017年就已在青岛、石家庄等地进行试水,但先后被搁置两次。2019年8月,美团第三次重启充电宝业务,但仍未能激起太多水花。
2020年4月,美团充电宝成立2000多人的共享充电宝运维团队。但在2021年7月,美团充电宝负责人高程离职,共享充电宝业务线BD则被分配到美团优选。同时,美团的自营点位也在被逐渐抛弃,33个城市的布局全国由代理商接盘运营。
同时,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新增关于共享充电宝的注册企业为702家,这也是十年之最。但在2020年和2021年1-10月份的新增企业数量则分别为682家和367家。共享充电宝新增企业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表面上看,共享充电宝行业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高额营销费用吞噬利润。历经大浪淘沙后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其市场格局已逐渐清晰。
目前已形成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美团共同竞争的格局,头部企业加快向三四线市场渗透。据沙利文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目前国内共享充电宝行业CR5为89.5%。
同时,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的成本结构中,商户入驻成本占比最高,达到46.8%,其次是占15.4%的设备成本,第三是BD成本占10.5%。而当行业处在高度竞争格局下,这些位置好和人流量大的点位需要付出更高的入场费和佣金,这也拉高了成本。
怪兽充电去年二季度入场费和佣金已达到7.71亿元。同时,怪兽充电支付给POI合作伙伴的入场费,一般占到设备产生收入的5—7成,佣金则占到总收入的50%左右。
小电科技的情况和怪兽充电的情况非常类似,小电科技2018年的分成费率为24.2%,但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则增到38.2%。而同期,小电科技单是付给点位合作伙伴及渠道合作伙伴的分成费用就达到7.1亿元。
如此高昂的佣金分成,共享充电宝行业想要盈利更加艰难。此外,充电宝行业和商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独家协议,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共享充电宝行业实则是在为商家“打工”。
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行业提价虽能提高公司营收,但这也必定导致越来越多的用户流失。比如,部分共享充电宝在景区的价格为30分钟10元。但问题是,用户花20元就能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一个容量相对较大的充电宝。
同时,2021年11月份,上海市消协指出,共享充电宝存在归还后未停止计费、租借容易归还难、价格标识不显著、收费不合理以及过度收集并传输个人信息等问题。
显然,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我们说,导致行业内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原因还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伪需求”。
为何这么说?
有人把共享充电宝行业定义为低频应急需求。但我们说,这个应急需求并非是刚性需求,而是一种“伪需求”。因为这种应急需求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后续手机续航能力的提高、用户随身携带充电宝等等。这时,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应急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因为这种需求,具有很强的替代性。
但反之,当一个人在生病时,只有服用药品才能让身体得以恢复。此时的药品,并没有其他产品可以代替,这才是真正的应急需求。可能很多人会有这么一个疑问:难道说投资人不知道共享充电宝是伪需求吗?为何国内的充电宝行业还会一次次拿下多笔融资呢?
原因分析
其实,对投资者而言,之所以会如此青睐共享充电宝行业,其本质原因还是想借助共享充电宝行业打通线上线下场景,实现流量内的闭环。线上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短期之内难以打造出一个超级APP或小程序。
而线下却拥有很多隐形的流量,但这部分流量却是孤立的。若将这两部分流量聚合起来,挖掘出用户更深层的价值,实现精准营销,这才是最重要的。为何美团明明知道共享充电宝不赚钱,还要多次重启充电宝业务呢?其原因便在于此。
最后,我们想问下大家,各位觉得共享充电宝是不是伪需求呢?大家可以扫码下载行研社APP加入行业社群,加入行业社群与投资人,研究者,从业者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