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南平供电:电网赋能“小茶叶”撬动武夷“大产业”

2022-04-05 10:57:46热度:113°C

 

3月23日,在武夷山市兴田镇,国网南平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正在为制茶设备安装“智慧制茶系统”模块,从而实现做青工艺的全流程控制。

今年,为了更好地服务茶企,国网福建电力公司率先在武夷山市茶企推广“智慧制茶系统”,即加装温湿度传感器,茶农通过APP就可实现生产全流程“一键式”监测与控制,还能保障茶叶品质稳定。预计在4月15日前,在武夷山完成100台“智慧制茶系统”的安装工作,可为茶企节约劳动力66%。

福建是全国产茶大省。那么,如何保障茶产业、助力茶科技,更精准及时服务于茶企、茶农,是国网福建电力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投资5.8亿改造电网 供好电保障茶产业

“以前我们家手工制茶的时候,一年最多只能生产2000斤的成品,机械化以后,现在年产量是原来的产量的5倍以上。”武夷山市青狮岩茶厂第四代传承人吴俤仙脸上挂满了笑容。

制茶机械化的日益普及带来了用电量的激增。每年4-5月,是武夷山春茶全面采摘、加工制作的时期,风干机、晒青机、摇青机、揉捻机一齐上阵,用电负荷是平时的2至3倍,武夷山全市迎来用电高峰。

据悉,自1999年荣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以来,武夷山市供电公司投资5.8亿元,用于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2019年以来,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对星村镇、武夷镇等9个乡镇的68个重点台区低电压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共新增安装变压器76台,扩容28000多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10.2公里,0.4千伏线路38公里,农网供电能力提高,保障了武夷山5000多家茶企制茶用电。

如今,武夷山拥有茶山14.8万亩,涉茶人员12万,注册茶企业5103家,茶叶产值22.63亿元,茶产业主题实现税收8499万元,近9万茶农走上了致富路,当地茶产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电能替代5900万千瓦时 服好务坚持生态优先

山多地少的福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相得益彰?在供电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武夷山供电公司积极推动“电制茶”服务。

目前,南平地区制茶产业电能替代率已超过95%。仅2020年,武夷山市供电公司通过推广“以电制茶”实现电能替代5900万千瓦时,为全市减少二氧化碳减排4万吨。

“先复电、后抢修”,制茶期间大力推广不停电作业,也是武夷山供电公司一直遵循的服务标准。同时,该公司打造“大红袍”共产党员服务队,组建“茶保姆”服务小分队,驻村驻点24小时值班,根据茶企生产岩茶和红茶等不同制作特点,专门设计保供电流程,建立茶企、茶农群,实现抢修信息实时共享,缩短用电流程办理时限,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业扩服务,及时为茶企、茶农解决制茶用电问题。同时,2020年,该公司积极贯彻落实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累计为武夷山茶企减免电费支出148.44万元,惠及207户茶企。

科技赋能辅助政企 调整茶产业布局

“我们可以通过供电公司提供给我们的电力大数据,分析出每个县市的产茶量及茶企业的多少,从而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茶产业用能可视化看板》大数据是我们茶产业的晴雨表。”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春晖说。

据悉,基于茶企用电量、用户数等数据,在去年6月份,国网福建电力采用时间序列算法预测出2020年全年福建省制茶产量达46.29万吨,与今年统计局公布全省茶叶产量为46.1万吨,与真实值仅差0.4%。

此外,通过《茶产业用能可视化看板》,茶企、茶农可以准确了解自身制茶用电情况。通过茶产业用能指数,可以准确把握各茶系制茶用能高峰区间。

“有了《茶产业用能可视化看板》,我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茶产业发展态势及市场变化趋势,结合上下游相关生态链,及时有效做好营销决策,同时,借助看板分析,我还可以灵活做好企业制茶和设备检修安排,便捷高效。”武夷山市皇龙袍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剑锋说。

下一步,国网福建电力将以茶产业生产设备改良为基础,逐步推进种植、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应用服务,汇聚茶叶生产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实现茶叶生态产业链与茶叶产销情况展示一体化,打造茶产业大数据平台,构建茶产业物联网+电力大数据生态圈。(孙瑜阳 陈书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