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青青峨眉春

2022-03-31 07:37:40热度:77°C

“请喝竹叶青,峨眉山的。”

20年前首次听说竹叶青这个茶名。那年初夏到乐山游玩,拜过大佛,顺道拜访老表。老表家住乌鱼坝,与乐山大佛一河之隔,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大佛若有所思的面容。登上四楼,落座,老表早已摆好传统的盖碗,旋即泡茶,说是竹叶青。

我闻到了前所未闻的香味,但因为参加团队活动,只能待半小时,所以并未注意它的形色,甚至也没能品出味道。匆匆告别,老表送我一小袋茶叶,差不多二两,“这也是竹叶青,出口货,带回去慢慢品。”

表嫂在茶叶土产公司就职,我当然知道这“内部特供”的价值,所以并不推辞,收下了。“多谢老表!多谢表嫂!”心里油然想起李白的《赠汪伦》,如果允许化用那一句名诗,我应该这样表白,“大渡河水深千尺,不及老表送茶情。”

把竹叶青小心翼翼带回成都,装进茶筒,并不舍得独自享用,只在逢年过节时与亲友们共品。每当滚烫的开水冲开茶叶的心扉,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亲友们无不称道:“香!真香!”此时,我都要特别介绍,“这是峨眉山的茶叶,乐山的老表送的,市面上难买呢。”大家品过,再次称赞,“香!真香!”我也觉得“香!真香!”不过,因为并不了解,也不敢展开话题,说它究竟香由何来,好自哪里?

听过七八次这样的称赞,竹叶青喝完了,作为特别的记忆,竹叶青的味道已深深地留在我的味觉记忆。但是,我很疑惑它的名字,为什么叫竹叶青呢?在我老家,有一种小蛇也叫这个名呢。

我喝茶并不讲究,主要原因是没法讲究。喝茶等于喝水,目的只为解渴。每天早起泡一杯,装进背包,出门上班。下午再泡一杯,提神。茶杯里,可能是花茶,也可能是绿茶,都是茶叶店里买的大众路产品,其中也有一般的竹叶青。除了感觉到竹叶青的回甜,我并没注意到它的特质,如此漫不经心一直持续到去年冬天。

去年11月休年假,与文友阿涛相约于成都望江公园茶叙。那天是小阳春天气,太阳很大很暖和,微风习习。选一处晒太阳的座位,真是如沐春风,身旁的凤尾竹、观音竹翩翩起舞,竹叶“沙沙”如歌。

“请你品尝竹叶青,峨眉山的。”阿涛从背包里取出2袋茶叶,小包装的,一人一袋,茶老板送来玻璃杯。撕开包装袋,冲上开水,一股熟悉的清香仿佛来自20年前。一分钟,白开水神奇地染成绿色,一片片茶叶都直立起来,仿佛水中芭蕾。喝一口,清香四溢,“香!真香!”我像20年前那样称道。

“为啥叫竹叶青呢?”我想起了20年以来的疑问。

“听说是陈老总命名的。”阿涛说。

“哦?来头这么大?”我马上打开网络查询,果然发现一段故事:1964年,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来到峨眉山,万年寺老僧人招待他喝茶。“这是什么茶呢?”陈毅元帅一连赞了几个“香”,问道。老僧回答:“此茶乃是峨眉山特产,没有名称,请赐佳名。”陈毅元帅仔细审视杯中茶叶,只见汤清叶绿,一片生机,脱口说道:“多像嫩竹叶呀!就叫竹叶青吧。”从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峨眉绿茶有了好听的名字,很快便以其形色香氛而誉满天下。

难怪茶叶在杯中直立着,或许,那就是为了纪念陈老总挺直的腰杆吧。我顺口吟出陈老总的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竹叶青生长在峨眉山600-1500米高山茶园,全是清明前采摘的鲜嫩茶芽,十分稀少”。阿涛显然做过功课,讲起竹叶青十分在行,他说,从茶芽到成品,竹叶青要经过38道严苛工序,使得竹叶青汤色嫩绿清明,茶芽遇水直立,滋味持久。对此,我并不怀疑。

峨眉山是中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之一,茶叶的著名古已有之。唐朝李善在《文选注》里记载:“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何等“尤好”之茶呢?何谓“异于天下”呢?李老先生没有更多注释,我想,或许就是竹叶青。

世人有言,“峨眉天下秀。”生在秀丽的茶园,寺庙的晨钟暮鼓催芽,味道里融进佛语经声,圆润的身材赏心悦目,独特的香甜沁人心脾,或许,这就是竹叶青“异于天下”的正解吧。

峨眉山在我老家的正西方,直线距离大约50公里。天气晴朗的时候,我站在院坝里就能看到山形,犹如一只硕大的馒头。不过,茶园是看不见的,20年之前甚至也不知道峨眉山里有茶园。后来,我两次登上峨眉山,都是坐缆车上了金顶,同样也没看到茶园。藏于深山,秘不示人,只在功成名就之际奉献于知己,我想,这是竹叶青的矜持,也是它的自信。

我老家也种茶叶,不过很是普通,但清明前采摘的鲜茶也能卖到80元一斤,如果按4.5斤鲜茶制一斤干茶计算,一斤普通明前茶的身价也要350元,更何况稀罕的竹叶青。上网查询,竹叶青的身价的确很高贵,不过,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它最近10年的销量稳居全国高端绿茶首位。如此众多的粉丝将用舌尖书写怎样的评价呢?除了“异于天下”,或许第二个应该是“香绝四海”吧。

又是一个新年,我决定买一小袋竹叶青犒劳自己,再赋一首小诗纪念与它20年的相识、相知和相依赖的过程:

竹叶青青峨眉春,

秀美名山育精灵。

异于天下古贤赞,

香绝四海今人评。

向晓吾(媒体人)

(向晓吾,本名向朝阳,60后,四川荣县人。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写作,撰散文、杂文、随笔、论文等数十篇,散见于《语言文字报》、《中国消费者报》、《华西都市报》、《深圳特区报》、《职业与教育》等报刊,多件新闻作品曾获四川新闻奖、成都新闻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