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茶史

2022-03-30 23:55:05热度:120°C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步入了灾难深重的泥潭。“七•七”事变后,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工业集中的上海及沿海其他地区先后陷于敌手,致使中国的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作为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茶叶、丝绸也因战火而出口受阻。1939年,国民政府在陪都重庆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平时经济政策”转变为“战时经济政策”,决定召开“全国生产大会”。在大会召开之前,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联合派遣一支专家考察队赴西南考察,计划在西南寻找一处适宜的地方建立茶叶推广基地。张天福,留美博士,南京金陵大学学士。当时正在民国农业部农业实验所工作,欣然接受了这一关系到战时农业经济发展的考察任务。考察组走遍了四川成都、自贡、宜宾、西康、雅安,云南昆明、曲靖,贵州贵阳、安顺、平坝、惠水、遵义等地。都因环境、特产或建场用的材料不充足等原因放弃。贵州省主席吴鼎昌曾任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熟知湄潭情况,在吴鼎昌的建议下,张天福一行到遵义以东的湄潭考察。张天福一行深入湄潭考察后,发现湄潭山清水秀、特产丰富,竹木茂盛,经反复勘察、比较、权衡,确定选址湄潭。1939年,国民政府在重庆召开“全国农业大会”,张天福将专家组的考察情况定成《发展西南五省茶叶》的考察报告。大会将这一《报告》作为会议提案,引起了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国民政府行政院孔祥熙、经济部翁文翰等高层人物的高度重视,决定在湄潭建立茶叶实验基地,以在西南推广茶叶生产,发展战时经济。中央农业部实验所实验茶场正式确定落户湄潭。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不是偶然。湄潭自古以来就是宜茶之地。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第八篇《之出》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夷州、费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夷州就是今天的湄潭一带。《贵州通志》有“石阡、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的记载、康熙版《湄潭县志》也有湄潭茶为贡品的记载。据统计,1940年至1942年,湄潭种茶户数为11140至12530户,约占全县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茶区分布甚广,在全县40联保中,仅一联保无产茶户。由此可知,湄潭在1939年前即有较好的茶叶生产基础。

  1939年9月,全国农业大会召开后,张天福去福建工作,中央农林部农业实验所派遣刘淦之到湄潭负责实验茶场的筹建工作。

  刘淦之,留美博士、昆虫学家。刘淦之到湄潭后,即租赁湄潭城南万寿宫为场址和实验场所,收购校场坝土地1112.5亩,在湄江边的象山上开荒地种茶555.5亩。1940年2月1日,中央农业部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正式成立。刘淦之任第一任场长。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落户湄潭,推开了中国现代茶业的第一扇大门。

  1940年,刘淦之在湄潭实验茶场主持试制红茶获得成功,命名为“湄红”。“湄红”送给顺宁实验茶厂厂长、中国评茶大师冯绍裘审评,冯绍裘评语为:“湄红形状细嫩匀齐不亚祁红,色泽润泽,香气颇清香,较祁红为低,滋味似祁红,汤色较祁红略暗,叶底甚暗是其缺点。总评品质似不若祁红之优异,制法得法或可胜于宜红。”“湄红”试制成功后,随即大面积推广。从茶场丰产期起直至上世纪70年代,茶场每年均有1—2万担红茶出口。中农所湄潭实验茶场是西南继云南顺宁试制“滇红”成功后的又一个工夫红茶生产、出口基地。

  随着战火的蔓延,中国东部沿海出口港口全部被封锁。只有西南史迪威公路能够与国际交通,被称为“西南国际通道”。“湄红”和其它红茶一样,通过史迪威公路辗转出口到前苏联,再转运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从而换回更多外汇,以充军需。李联标,湄潭实验茶场第二任场长。李联标主持的全国茶树品种资源的征集与比较研究,初步了解了全国茶树栽培品种的类型、分布及其主要特征,是我国最早的全国茶树品种资源研究。

  在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的第二年,也就是1940年,国立浙江大学为避日军侵华战火,竺可桢校长率领师生西迁到湄潭、永兴办学。浙江大学在湄办学达七年之久。刘淦芝时任浙大教授。他与苏步青、钱宝琮等教授组织倡导,于1943年2月28日成立了“湄江吟社”。湄江吟社成员共有九人,人称“九君子”。“湄江吟社”成立后,从1943年2月至10月,共举行了八次诗会,创作诗词200多首,其中茶诗词有60余首。刘淦芝在自己的《试新茶》一诗中写到:“乱世三居无异珍,聊将雀舌献嘉宾。松柴炉小初红火,岩水程遥半旧甄。闻到银针香胜酒,尝来玉露气如春。诗成漫说增清兴,倘许偷闲学古人。”诗人们在这离乱之世,久怀报国之心,充满无奈,却因得这一壶茶,暂时忘却了烦恼,享受了几分清闲。据《中国茶文化经典》所选录的茶诗词统计,唐、五代有148首,宋有828首。湄江吟社九君子都是著名的学者、专家,或是学界精英,或是独成大家,都成就斐然。他们以品茶为名,切磋诗艺,陶冶性情;或歌颂客居之地的秀美风光,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借景抒怀,表达离乡背井的怀乡之愁。他们的诗词作品章法考究,格律工整,立意高远,情怀博大,为丰富多彩茶文化添上了独具神韵的一笔,在湄期间留下了200多首歌颂祖国大好山河,称赞湄潭风光,品味茶文化的诗词,其中茶诗达数十首。

  1941年秋天,中央实验茶场和浙江大学联合创办了“贵州省立实用职业学校”,这是贵州最早的茶叶专业学校,也是全国较早的茶叶专业学校。职业学校开设有茶叶科和蚕桑科,学制三年。茶叶科主任由中央实验茶场技术室主任李联标兼任,浙江大学部分教授兼任教员。该校共办两期,为贵州培养了100余名茶叶专业技术人材。20世纪40年代,中农所实验茶场在湄潭建立后,为研制工夫红茶,采用三桶式木质人推揉捻机制茶。1953年,继承了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基因的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科研人员设计了木铁结构的滚筒杀青机炒干机投入使用,比手工制茶提高了5—10倍效益。到50年代末,湄潭茶场发展成为贵州最大的农垦茶场,而木制的红茶生产线起到扩大规模生产的作用,为大量红茶出口夯实了基础。最早的茶树良种选育推广推动了贵州茶业发展。1956至1957年,贵州省湄潭茶叶实验站刘其志主持开展了应用选择法进行有性选种,共选出16种选种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1958年开始,选种工作改用无性系选种的方法,1960年选出22个单株无性系,进行选种试验鉴定。至1966年,选出黔湄101号、303号、412号、419号和502号等第一批无性系新品种。1967年又选出黔湄601号、701号等新品种,同时还成功引进福鼎大白茶种。这些品种从当时到90年代一直是贵州主要繁殖推广的茶树良种。这些良种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的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

  60年代,茶科所科研人员蹲点示范,帮助各地建立茶叶技术推广站,进行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夏怀恩、邓乃朋、刘其志、张其生、魏国雄、冯绍隆、孙继海、陈纪明、汪桓武、赵翠英、王正容等一大批专家或技术骨干带领科技人员和技工,足迹遍及安顺、镇远、石阡、仁怀、桐梓、遵义等产茶县,开办各种茶技培训,推广茶叶栽制技术。

  改革开放以后,湄潭茶叶快速发展。尤其近十年来,湄潭县把茶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抓,促进了大发展。面积从3万亩增加到60万亩,湄潭翠芽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综合产值已达到50多亿元。

  湄潭,一个茶香四溢的地方,湄潭这壶好茶,正在以全新的态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