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与闽东海上茶叶之路
2022-03-30 05:18:12热度:84°C
2022-03-30 05:18:12热度:84°C
以赛岐为起点的闽东海上茶路开辟46年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福海关在宁德三都澳成立。福海关是继闽海关、厦海关之后设立的福建省第三个海关,受闽海关税务司和总税务司的领导。
三都港位于闽东茶区的天然航运中心,茶叶在福海关全部出口货物中占99%以上;三都澳成为赛江航运的转运口岸和外销茶叶的关税码头,赛岐港起运的茶叶基本上全程走海路直达福州口岸。
1915年,美国政府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在西海岸的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盛况空前。福建省实业厅选送福安商会的坦洋工夫红茶参赛,并获得金牌奖章,重振华茶雄风,奠定了坦洋工夫民族品牌的历史地位。
1922年,闽红的国际贸易逐渐恢复。以坦洋工夫领军的闽红三大工夫茶以物美价廉的优势东山再起。此后,到1939年是闽东海上茶叶之路的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福安实业家王泰和开辟的三都澳至福州的轮航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赛岐出发的北路茶到三都海关完税后,过驳王泰和的江门号轮船直抵福州口岸。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轮船运输进一步增强了闽东茶人的信心。1926年北路茶的输出回升到20万担(1万吨)多;1929年更达到35万(1.75万吨)担多,此后几年依然长盛不衰,红茶生产大放光彩。长溪水系各溪河沿岸中心茶市比比皆是,坦洋村不再一枝独秀,福安一邑茶号达到百余家。
福安的坦洋、穆阳,福鼎的白琳,政和的铁山,寿宁的斜滩,周墩(周宁)的东洋是闽红的重点茶区。除了福鼎的白琳,其余茶区出产的茶品大多经由赛岐码头过驳出口。以寿宁县为例,年产精制茶叶3万担(1500吨),从斜滩运到赛岐码头共需2000船次,这才只是斜滩一路,以赛岐为起点的海上茶路之繁忙程度,可见一斑。
1927年,坦洋茶商胡修诚在赛岐创办“裕通轮船公司”和“裕泰来茶叶公司”;几年以后,福安茶商合资成立“福寿轮船公司”,实现了用轮船将茶叶从赛岐直接运往福州口岸的夙愿,以赛岐为出发点的海上茶路风光无限。
1941年福建省政府统计处《福建之茶》载,“北路包括旧福宁府属之福鼎、霞浦、寿宁、福安、宁德、周墩、柘洋等县区及屏南一县……茶树之种植,产量之多,几占全省总产量十分之七”。“上自政和新村,下至宁德、霞浦,方圆几百里,周围六、七县,茶叶均为福安所购”。“内地之运输,除一部分陆路用肩挑外,其余皆由水路运输”;“寿宁之茶……经武曲、社口而往赛岐”;周墩(即周宁)之茶则“直接由陆路挑运至福安之穆阳,经赛岐出口”。
赛岐有着如此巨大而且长盛不衰的茶叶运转业务,为加强管理,1934年福建省政府在这里设立了“福建省建设厅茶叶局办事处”和“中国茶叶公司福建办事处赛岐包运管理栈”。这一年福安茶地面积达6万亩,占全省茶地面积的10.3%;茶叶产量达5.1万担(2550吨),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1.7%,居于全省第一位。全县共有茶庄67号,遍布县内各主要茶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争取经济战线上的胜利,广拓国际贸易,换取外汇,中国政府实行茶叶管控,推行茶政改革。1938年5月,厦门沦陷,福州吃紧,为保证茶叶外贸的安全,福建当局决定全部闽茶运往香港进行贸易,从赛岐码头起运的北路茶一律迳运香港。这一年外销闽茶近10万箱2482吨,其中福安茶45360箱1134吨,近占全部外销闽茶的37%。1939年,外销闽茶增加到18.33万箱(4582吨),其中福安茶5.1万箱(1273吨),近占三分之一。1940年2月,福建省建设厅茶业局在赛岐廉首设立闽东茶叶运输处。
1940年7月,三都口岸遭敌轰炸,三都港成为死港。1941年4月,福州沦陷。既而太平洋战争爆发,从亚太到欧陆,战云密布,商旅断绝,北路茶也跌入绝境。
由于海上茶路几乎无茶可运,三都口岸贸易清淡。1942年4月,福海关降为闽海关的分关,后迁到赛岐。10月,福安民众在海关的协助下,冲破日军对东冲口的封锁,一次性运出5万件茶叶。此后当局分别在赛岐和飞鸾设立仓库,囤积茶叶,择期抢运,均获成功;换回大量外汇,为抗战出力。
抗战胜利后,北路茶开始逐步复苏,海关机构回迁三都,改称闽海关三都支关。1948年,福安的茶厂茶号恢复到82家,主产工夫红茶,还有部分绿茶(包括花香茶)和乌龙茶;除绿茶外大部分是外销茶。与战前的海上茶路不同,这时的工夫红茶基本上是由福州运往香港、上海外销,绿茶薰花后运往上海、天津、烟台销售,乌龙茶则转运香港销售南洋。
1949年,福安全县合计产茶约850吨,其中红茶500吨,绿茶250吨,乌龙茶100吨。同期茶叶还有寿宁、周宁、柘荣茶叶共约460吨。这1300多吨茶叶从赛岐码头起运,先抵福州,再转运上海、天津、香港,前往自己该去的地方。
1952年6月,三都港奉命关闭,闽海关三都支关撤销。以赛岐为起点的闽东百年海上茶叶之路完成了历史使命。
来源:今日福安
上一篇 : 镇宁本寨镇从一片茶叶出发走三产融合之路
下一篇 : 茶叶商贸繁荣之路--芳村茶叶市场发展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