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作为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知名度比不上其他茶叶?

2022-03-30 00:39:16热度:198°C

我来答一个巨长无比的回答,万字长文,图片21张,阅读需要10分钟

前言:本次回答更新于2021年11月23日,源于我今年9月在郑州和信阳实体茶叶销售门店的暗访结果,很遗憾,这次没尝到货真价实的信阳毛尖旱茶。

我之前买同行的产品多在线上,比如淘宝,不过我在淘宝上只买过一款269/250g的茶叶,那些一两百一斤的信阳毛尖我是碰都不敢碰,即使是269/250g买回来味还是不对,味寡淡且不耐泡,绝对不是“旱茶”。

对“旱茶”不太熟悉的,我科普一下:旱茶是信阳地区特产的一种茶树种类,因其耐旱耐寒而称之为“旱茶”本地俗话又称“笨茶”,这个种类的茶树是信阳独有。信阳是我国茶产区最北的区域,较南方相比更冷更干旱,普通的茶树到了冬天温度降到零下根本不能存活,而信阳土生土长的“旱茶”有一种特殊的“化学武器”就是分泌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等物质来保护茶细胞不被冻伤。“旱茶”春天抽芽晚,内含的茶叶物质极为丰富,泡出来的茶汤香气高且特殊,较好的旱茶还能喝出“一线喉”的喉韵。苏东坡也称:“淮南茶,信阳第一”

我开始以为只有网上是这样,直到9月13日我走访了郑州本地某茶叶市场。

我在市场上随机找了一家招牌上有信阳毛尖的店铺,点名要500-600一斤的信阳毛尖,店家上二楼冷库给我拿了点,报价550/斤。我拿着托盘仔细看干茶,又凑上去闻了闻味道,都没有什么问题,泡上了以后我尝完发现了问题:味道苦涩,再加上茶味特别寡淡,所以喝起来后味更苦涩了。

我说:这茶叶味道好淡啊,汤也浑。店家说:你不懂了吧,信阳毛尖就是味道淡、汤浑否则就不叫信阳毛尖了。 我问:这是什么季节的茶叶。店家说:明前。我又问:为什么没有明前茶叶的那种鲜爽饱满的口感。

店家含糊其辞的说可能是清明到现在时间长了之类的理由,但事实上明前芽茶是没有苦涩味道的,只有满口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带来的鲜爽甘甜(类似吃了新鲜水果)。我心里清楚 —— 这个茶,第一不是明前茶,第二不是旱茶,所以老板没说实话。

这次以后我认为只有外地市场会出现这种情况,信阳卖茶叶的店应该不会这样干,但是我又特好奇,所以我中秋回家特地去了一趟小区门口的茶叶店。

去的那天我故意说着信阳话,穿着拖鞋短裤,隐含的意思就是:我可是这附近住的信阳人,你别骗我。我进去看到老板泡的也有茶叶,于是就点名要他喝的那种,价格在200-300,干茶我也没细看就泡上了。

我凑上去闻了闻,唉呀妈,真香!不过不是那种茶叶的清香而是焦香味、火味。 泡了一会我端起来嘬了一口,入口是茶叶的焦香后味是苦涩,没有春天旱茶的独特香气,我还不死心,我又问店家是什么时候的茶叶,得到的答案依旧是:清明、明前,我感觉又气又好笑,第一明前茶哪有这么多、这么便宜?第二你这这么大的火味和苦涩明明就是今年刚炒出来的秋茶(那天我刚喝完秋茶下山)。

看破不说破,我喝了两口,不管店家要不要,就付了5块钱的茶钱走了。

我之前确实没想到实体店也会出现如此情况(这两家实体店无法报名字,毕竟我头像在上面,万一被店家知道了,有被打击报复的风险),看完之后我觉得继续在知乎发布跟信阳毛尖有关的内容十分有必要,这篇文章我也会认认真真的写,让所有对信阳毛尖有期待的朋友都能知道现在信阳毛尖所面临的问题,和如何选购。

除了用数据求证答主目前的问题,解释信阳毛尖目前出现的问题之外,我还在文章详细讲了讲小浑淡、以及信阳毛尖的辨别方法和三种靠谱的购买方式还有泡毛尖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篇文章看完就能对信阳毛尖了如指掌,所以文字才会这么多,墙裂建议找一个舒服的趟姿,连上WIFI再看!

十大名茶近二十年大陆并未有正式的官方排名和评比 ,而最早的十大名茶的说法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对于中国茶叶的评比得来的(?fr=aladdin),分别是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

我看了看比较靠前的大部分回答,发现了两个问题:

1、 提问者的问题可能并不成立,因为知名度比较主观,有的感觉知名度不行,有的感觉知名度很高,所以需要客观的一些数据去看知名度这件事。

2、信阳毛尖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就省内郑州茶叶市场而言,信阳毛尖的销售占比相较于10年前下降了很大,我看了各位大佬的回答,有说信阳毛尖离了信阳就没有味道的,有说造假的,有说品牌化低的,也有说茶叶路线走歪的。

但为何造假、为何品牌化低、为了走歪均未有合理的解释,在我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家里长辈口述找出来三个核心问题:标准、产地和监管,这三个核心是目前信阳毛尖大部分问题的根源,我也将在下文中详细讲述。

一、信阳毛尖目前的真实情况

绿茶之王-“信阳毛尖”的历史战绩:

茶圣 陆羽 曾言 “淮南茶,光州上(今信阳境内)”苏东坡 曾道“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评为金奖,与之获得相同奖项的还有国酒“茅台”,十大名茶的也慢慢开始声名鹊起。1958年“信阳毛尖”被官方评比正式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信阳毛尖”在国家评比中获得绿茶第一的成绩并获金奖,被称为---绿茶之王,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7年世界绿茶大会荣膺最高金奖

1、“信阳毛尖”公共品牌价值,

十大名茶不仅是茶叶名称而且是十个独立的“公共品牌”而“信阳毛尖”的公共品牌价值在2021由浙江大学组织的评比中已经达到71.08 亿《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全文)》。信阳毛尖在所有茶类中排名第三。数据来自: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全文)_数量虽然总体品牌价值位居第三,但品牌价值均摊到销量,连前20都进不去,每Kg的品牌收益远远低于所有茶类公共品牌的平均水平,说明品牌价值已经被透支,“卖不上价”且经济效益低。

2、百度搜索词频统计(半年内日均搜索量),

百度搜索半年日均搜索词“信阳毛尖”排名第五(为了排除地区因素主要看产地省外的搜索量)说明信阳毛尖的知名度在“十大名茶”中是靠中等的,就知名度而言,信阳毛尖还是处于十大名茶的中间位置。但这个知名度实则有些问题,比如能用“信阳毛尖”公共品牌的茶叶年产量为6万吨左右,同比“西湖龙井”大概是160吨左右,而“六安瓜片”是2.5万吨左右,信阳毛尖的知名度是靠产量堆出来的。也就是说总品牌价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信阳毛尖”比“西湖龙井”产量高了300多倍。由此可见“信阳毛尖”公共品牌滥用问题突出。而真正配的上“信阳毛尖”这个公共品牌的大山旱茶树的茶叶产量是非常低的

3、搜索引擎区域搜索占比,

信阳毛尖的省外搜索占比较低排名靠后,大部分为省内搜索,再结合我们茶厂经营十多年积累的老客户分布:我们老客户有70%都来源于省内,剩余大多分布在北方城市。也就是说在十大名茶中“信阳毛尖”的主要市场还是以省内为主,省内强,省外弱是“信阳毛尖”的现状,“信阳毛尖”的发展受到产区的地域限制。

4、“信阳毛尖”茶叶企业排名,

茶企是茶叶宣传和带动茶叶销售的主力,茶企做的大做的靠前离不开市场的认可以及茶叶本身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反映出茶叶本身的市场认可程度,以上是全国前50强茶企排名中主要经营产品为“信阳毛尖”的企业,分别是34名的新林和38名的文新。信阳乃至河南省都存在茶类单一的问题,反应在茶企就是信阳茶企几乎只做“信阳毛尖”,虽然近几年开发了信阳红等发酵红茶,但销量较低,信阳的所有茶企还是以“信阳毛尖”炒青绿茶为主要产品。

5、总结(从数据反映的问题)

“信阳毛尖”产量奇高,公共品牌滥用,真假难辨。“信阳毛尖”有知名度,在市场上却没有竞争力。“信阳毛尖”客户绝大部分在北方,打不开南方市场。茶企不多、不大,所营产品单一。以上问题正在日益严峻。

二、是什么导致信阳毛尖出现目前的问题?

1、外部原因

①绿茶类品种多竞争大

中国的第一大消费茶类是绿茶,在国内传统六大茶类的销售占比大概在60%左右,也是出口最大的茶类‘’虽然市场大,绿茶的品种也多,在十大名茶中绿茶类就占了六个(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大家的选择性多了,就对茶品和茶类竞争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正确的路线一定是做精。

②地域原因

“信阳毛尖”属于江北产区,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江北就是离南方茶叶消费者最远的地方,自然相对于其他茶叶少了很多先天优势。还有就是江北茶叶品种相对于其他三个产区是最少的,大多以绿茶为主,形不成强有力的产品结构,这在客户分布就能反映出来:“信阳毛尖”已经失去了南方市场。其次是市场和产品的成熟度,因为北方普遍喝茶的习惯是近代生活条件好了,养生普及和南方茶类文化输出所形成的,所以北方的茶叶市场也是近代开始成熟起来,市场成熟晚自然产品成熟就晚,在外地茶类多元化发展的冲击下很容易败下阵来,这点在郑州市场是深有感触,2000年的时候郑州茶叶市场的销量70%都是“信阳毛尖”,到了如今占比已经低了很多,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就是南方茶类对“信阳毛尖”的冲击,而“信阳毛尖”却无法打开南方的市场。

③ 宣传力度不够

信阳是一个四、五线城市,绿茶类竞争如此激烈,但反观“信阳毛尖”的宣传力度却在逐年下降,每年的茶叶节从07年开始空前重视,那一年还在中央电视台(CCTV4)播出,主题是“中华情·信阳万家灯火之夜”。

主持人有季小军、张泽群和谢娜、桑晨;港台演员有郭富城、苏有朋、范玮琪、阿牛、李圣杰等;大陆演员有羽·泉、林依伦、零点乐队、王蓉、韩雪、张含韵、凤凰传奇等;韩国演员有酷龙、蔡妍、简美妍等。

那时候每年茶叶节还是信阳市的“大事”,有演唱会,路上有大量的宣传牌,我去过一次,应该是10年,我记得那一年蔡依林来了,我当时坐在最边缘的位置还要拿着望远镜去看,也是唯一一次去现场看演唱会。后来茶文化节一年不如一年,规格也越来越小。

2、标准、产地和监管

“西湖龙井”和“信阳毛尖”同属十大名茶前者是公共品牌价值第一,后者是第三,但均摊到了每Kg却相差了几十名,中间的差异一定存在某些问题,我将从两大名茶的国家标准文件进行对比并找到核心差异,这也是“信阳毛尖”的问题所在。

①官方标准文件等级低

名茶大多都有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地方政府和茶叶生产企业以及有关的研究部门共同起草。

信阳毛尖的官方标准规格为:GB/T 推荐执行 ?itemid=28066 西湖龙井的官方标准规格为:GB强制执行(“西湖龙井”属于“龙井茶”的范畴)?itemid=6449

“信阳毛尖”和“西湖龙井”同属绿茶同属绿茶十大名茶,关于两者文件等级GB和GB/T的差异如下:

GB,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对于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GB/T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标准。这类标准任何单位都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这类标准,不承担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只有生产企业接受并采用这项标准时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一个是可自选条款,一个是硬性法律规定,GB/T相对于GB约束力差很多,一个是道德约束,一个是法律管制。

② 官方标准中茶叶品种要求不够严格

信阳属于最北的产区,一般的茶叶扛不住信阳的气候,而土生土长的“旱茶树”则自古就长在信阳,适应信阳的气候和海拔(大山茶一般在500米以上种植)抗旱抗冻,春天出芽相比于四川、湖北的其他茶树要晚上好几天,“旱茶树”茶青原料好也造就了“信阳毛尖”香高、味浓的特点。

前言中各个奖项的“信阳毛尖”也都是使用本地“旱茶树”茶叶所炒制的,但这类茶树,“信阳毛尖”重点中的重点却并未写进相关标准,甚至“旱茶树”都是我们本地茶农口口相传得来。国家标准中,未提及茶树种类规定

作为对比,我还是找来了“西湖龙井”的茶树种类相关规定:

吐槽:我们“旱茶树”也想有一个类似于“信阳毛尖001”这种吊炸天的名字

相对而言,“西湖龙井”的茶树要求精准、严格且有审定的要求,而且还有较为科学的茶树种类命名。

③原产地保护区太大

信阳毛尖的原产地有多大?

东到固始泉河、西到两省交界、北到淮河、南到两省交界。

为了让大家直观的看到有多大,我截了一张地图

因为没办法实际测量,但肉眼可见的原产地面积是超过了信阳市辖区的一半以上的,信阳市总面积是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原产地保护区域为:8450平方公里以上,这个原产地范围可以说是太大了,大到没有太大的保护意义。8450平方公里你们可能没什么概念,对比下“西湖龙井”,它的原产地保护区是168平方公里,同样是“十大名茶”,相差50倍的原产地面积,一个是二线城市杭州,一个是五线城市信阳,管理难度天差地别。不仅是城市管理能力的区别,还有这大了50倍的鸟林子里,坏鸟也可能多了50倍。

信阳毛尖真正的核心产区在哪?

在“信阳毛尖”原产地保护的区域内,由于东西两地地理特征和山脉海拔不一样,也被本地分为东、西两个产区,以城区为界,西部分董家河浉河港一带称为“西山茶”,东部分称为“东山茶”,而信阳喝茶多的人都知道,西山茶最好喝。而且西山产区的“五云两寨一门”是公认的信阳毛尖核心产区,而面对核心产区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相对的还是“西湖龙井”的名称使用规范,“西湖龙井”可以解释为: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杭州政府有相关的规定以及处理办法。

三、信阳毛尖的网上销售情况

给大家看两组商品展示图:

第一组是“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的TB销售描述:大部分人看描述就能分辨上面108元/250g的肯定不是“西湖龙井”,品牌词使用管理严格,不是西湖产区的“龙井茶”不能宣传为“西湖龙井”,辨别简单。而且如此严格的背后必定存在着规范的市场和严密的监管。

第二组是是“信阳毛尖”的:

净含量250g净含量300g市场上存在大范围的价格悬殊但描述均为信阳毛尖的情况,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出几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

① 监管无力,因为国家标准(GB/T) 等级低/原产地过大、树种不明确等等,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第一张图片中57包邮的我敢说他不是“旱茶树”炒制的“信阳毛尖”但我无法说,他不是信阳毛尖。

而不管是“西湖龙井”还是其他比如“洞庭碧螺春”这种名优绿茶,监管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西湖龙井”有二维码识别,而“洞庭碧螺春”也有特制防伪的包装袋。

反观“信阳毛尖”,由于原产地大、官方标准文件含糊不清,等等导致监管难度极大,再加上信阳本就是五线城市,监管经验和能力不可能比得上杭州。

导致不管什么茶树只要是在信阳生长按照信阳毛尖的制法炒制,都能合理的称之为:信阳毛尖,至于是不是本地种的没人知道,57的和2988的同样都有人买。如果57的口感极差,你刚喝一口便吐掉道:“信阳毛尖真难喝”,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②部分无良商家喜欢滥用名词,不管卖的信阳毛尖价格有多低,都称自己为“明前嫩芽”、“雨前嫩芽”简直像极了某8招聘网站的企业招聘薪资待遇描述,产品图片P的更是堪比“乔碧萝”,严重降低信阳毛尖的品牌信誉。

③看人夹菜,明前300g卖2988有些贵了,当然我不是说商家坑人或者多管闲事(毕竟只要东西好,又不是强买强卖,卖什么价格是商家的事情),但这反应了一个市场情况就是:价格体系紊乱,不瞒大家说,即使在信阳高端茶大多是按人报价。同一款茶两个茶客同是上门客户,可能有两个不同的价格,因为产量低又是非标品大家多是送礼用,于是卖的越贵可能还越好卖(外面都卖好几千,你卖个一千多他可能认为你是假货)

四、“小浑淡”

1、什么是“小浑淡”?

“小”就是纯芽,旱茶树纯芽外形饱满,有“小肚子”,大芽包小芽能包三层之多,但产量是非常低的,而且采摘成本高,全是人工采摘,这几年国内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一斤干茶有几万个芽头,就是采茶工人的几万次弯腰。今年的纯芽茶青价格一斤涨到了200多一斤,四斤茶青一斤干茶,所以网上那些低于1000元一斤的明前纯芽干茶连茶青成本都裹不住,怎么可能是真东西?旱茶树一芽一叶“浑”指茶汤浑浊,市面上的茶汤浑浊全部是由于追求干茶太细,把茶叶的细胞捻破了,使茶叶内含物质流出所导致的,跟茶叶品种没有任何关系!茶汤浑根本就不是什么好茶的特征,是“大力出奇迹”,揉捻太用力的问题。还有就是明前信阳毛尖芽茶是世界上最嫩的绿茶,所以容易在揉捻和炒制的过程中出现细胞壁破损的情况。

炒青绿茶,本身不发酵,喝的就是茶叶本身的味道,任何由于工艺导致的汤色浑浊都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人说浑是因为“毫多”,但毫多跟茶汤浑浊是两个概念,品茶过程中也好辨别,能见布满细密绒毫的是“毫多”,看不清毫,之间茶汤泛糜的是“茶汤浑浊”。

“淡”并不是寡淡无味,而是茶叶内表现为苦涩的物质如儿茶素等含量不高所以没有苦涩的滋味。划重点 明前芽茶的口感淡是:滋味淡爽,茶叶内表现为鲜爽、甘甜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所以味道“鲜爽”(就像吃了一大口的新鲜水果)又有丝丝甘甜,口感饱满,醇厚、顺滑是信阳毛尖独有的口感,喝起来很像是吃新鲜水蜜桃。而不是单纯的味道淡,有水味,一定要搞清楚!

2、“小浑淡”为什么是错误的路线?

芽茶过分压缩了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以及纯叶的市场,再加上明前芽茶的名气大,很多人就借着这个名气搞假,而且芽茶分辨困难,不仅干茶难区分,而且揉得狠一点茶汤变浑了,就连叶底都不太好看出来。伤害茶农,只采纯芽,严重拉低了产量和茶农的收入,茶农付出比种地高三倍的努力却只得到比种地多三倍的收入,口感方面并非一芽一叶不如纯芽,而是过分迎合市场,畸形发展。比起鲜爽甘甜的口感,很多茶客更喜欢味浓香高有回甘,我个人认为哈:一点苦味都没有的茶,有啥好喝的?我就喜欢喝一芽一叶。太容易造假,市场上你去看,全是明前小芽,好像整个信阳的茶树只长芽不长叶.......,你芽小,我更小,一问价格一百的两百的都有,就是七八百一斤的也都是外形更好看的假旱茶!

这种假货产品使用外地茶青或者引进的新品种作为原料,采用信阳毛尖的炒制方法。虽然是小芽但完全没有鲜爽甘甜的口感,滋味寡淡无味,不耐泡,总之看着很牛,很好看,喝起来屁都不是......

我在网上269/250g买的信阳毛尖纯芽,第二泡就已经发黄

没有经验的茶客很容易因为外形相似价格较低就购买。“高仿版”的出现已经有一二十年了,“高仿版”利润高、且无监管,自然就无比猖獗。

但茶叶和其他产品如运动鞋造假高仿不一样的是,买“莆田鞋”的人大多知道不是正品,而且很多莆田商家也会主动告诉是Fack,出现质量问题并不会对正品的品牌本身造成影响,反而有利于品牌传播。

但很多茶客都是冲着信阳毛尖这个品牌来的,到最后买了“假货”,这就像是在专卖店里买到了“莆田货”,赤裸裸的欺诈。对信阳毛尖品牌造成了特别大的负面影响。

5. 鲜爽的口感不为南方茶客所接受,前文曾经提到一个问题,就是信阳毛尖的区域限制比较明显,绝大部分茶客都分布在省内和北方城市,究其原因还是“小浑淡”口味的问题,在中国越往南茶客们的饮茶口味越重,大叶绿茶、铁观音则是南方茶客最喜欢的茶类,味道浓郁、茶汤透亮也是南方茶客对于茶叶的评判标准,而“小浑淡”茶汤浑浊毫多,无苦涩的口感是打不开南方市场的原因之一。

五、信阳毛尖的品质如何划分?如何辨别?

1、什么是优质的信阳毛尖?

①茶叶品种:

信阳本地种植的茶叶品种分为,本地旱种、引进品种(大白毫,以及其他引进品种)其中只有本地旱种茶树才是被评选为十大名茶的茶种,“旱茶”炒制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阳毛尖。

②茶叶产区:

信阳毛尖原产地很大,茶叶在各区各县均有分布,但产区与产区之间由于海拔不同茶叶的口感相差很大,其中以浉河港、董家河一带山脉种植的为最,我们本地称:‘西山茶’。

③茶叶生长海拔:

信阳毛尖西山茶产区其中又以海拔为划分:500米以上的为大山茶(市面上最好的茶叶生长海拔),500-200米为小山茶,200米一下有高一些的丘陵茶以及平原的稻田茶。首先是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产量锐减、口感越来越好,这主要是因为越高的海拔云雾越浓郁,空气湿度大,嫩芽的含水量和鲜嫩程度也越高,再加上山上昼夜温差大,日晒时间长,白天吸收的眼光在夜里被沉淀了下来,茶叶内的物质相对于小山茶更为丰富,也更为耐泡,大山茶比小山茶能多泡1-2次。

④采摘时节:

信阳毛尖采三季,春,夏,秋,其中春茶最贵,秋茶次之,夏茶大山茶现在已经很少采了(因为一是茶叶口感较差,二是不挣钱,人工采摘成本不比春茶差多少但是却卖不上春茶的价)。

其中春茶又分为:明前茶,雨前茶,雨后茶,价格也依次下降,明前茶最贵,芽最小且产量最低,毫多口感鲜爽醇厚为主甘甜顺滑为辅,无苦涩。

明前茶青的价格今年已经突破两百一斤了,而四斤左右茶青才能制成一斤干茶,再加上还要再筛选,所以使得明前茶价格很高。

其后是雨前茶(谷雨前采摘制成的茶叶),芽稍微大一些,味道带一些苦味,回甘快。最后是雨后茶,雨后茶茶汤偏深绿,茶叶苦涩度高。按照价格来说春茶从高到低依次是:明前、雨前、雨后。

⑤芽叶等级:

注意:只有满足品种、产区、海拔、采摘时节才有必要去区分芽叶等级,否则就好像是白银与黄金比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

按目前市场上的划分,最高级为小芽,含芽85%以上,然后是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以及纯叶。

2、如何辨别?

1、干茶

干茶主要跟工艺有关,泡一点,紧一点都属于正常,凭借眼睛看很难看出来是不是旱茶。闻味道

信阳毛尖干茶应有浓郁板栗香且不刺鼻,刚炒制出来的前半个月会有“火味”也就是“焦香味”。明前或雨前芽茶叶则比一芽一叶的香气更内敛。

看包装袋上粘的毫

信阳毛尖的茶毫虽然是亮点但也不是独有的,近十几年引进的新品种“大白毫”比本地旱茶的茶毫还要多,但口感却相差甚远,一是茶毫颜色,旱茶树茶毫颜色呈淡黄色且只附着在包装单上,很少出现堆积的情况,只有用手捻在一起才会出现聚团,口感如木屑。

2、看茶汤,品味道。

信阳毛尖使用80度左右+透明玻璃杯,茶汤颜色应表现为嫩绿色泛一丝金黄,可见细密茶毫漂浮于水中。茶汤味道浓郁,香气高,闻着香喝着也香,浓稠顺滑,且回甘快。味道寡淡、苦涩很重的不是旱茶春茶。

3、叶底颜色、形状 (70-80°玻璃杯浸泡)

第一泡茶叶嫩绿无黄色、第二泡茶叶略微泛黄,第三泡绿色还是主色,第四泡茶叶绿黄各半。叶底厚实,根茎粗壮,无空心芽,大芽包小芽第二泡的茶叶颜色纯叶谷雨茶三泡后的颜色,这茶包装过程中我摔了然后自己留着喝的,完整度低一些

拿捏不准的可以发给我,我可以帮忙看下:

六、购买信阳毛尖的一些靠谱渠道。

没有绝对靠谱的渠道,只能靠试喝!!!

没有绝对靠谱的渠道,只能靠试喝!!!

没有绝对靠谱的渠道,只能靠试喝!!!

一切都要靠试喝,但是在你没喝到真东西以前,你是没办法品鉴出来好坏的。(有想法的可以出个邮费我给你发 一到两泡的真东西。)

但不得不给一些建议:

1、线下实体门店购买,这种购买方式是比较稳妥的,实体门店和网店不同,他的售假成本是比较高的,其次茶叶可以试喝,也可以在试喝过程中问老板一些关于茶叶的产地等等,试喝如果不满意可以不买。

地图搜索“信阳云山龙吟”,来的时候报“知乎”送明前小芽试喝。

2、网上购买,对于本地无实体店的茶客们也可以到网上去购买,网上的销售情况比较混乱,价格从几十到几千都有。

给大家一个大概的区间:明前纯芽1000以下不要买,雨前800以下不要买,雨前一芽一叶500以下不要买,叶茶250以下不要购买,这些都是我们按成本测算过后再加上物流费用测算的合理售价区间。

其次口感越鲜爽价格越高,只有鲜爽醇厚的明前纯芽是目前最受追捧的口感。

找好价格了以后,按着价格去找能试喝的店铺,找三家,一家大品牌如文新等,剩下再选两家,最终到货后根据口感等因素找出一个收货即可。

3、茶农家购买,如果刚好路过信阳或者大批量购买,可以来我们董家河黄龙寺村自家茶厂购买,我们在核心产地天云山,茶厂的茶青全部都是五云山上采摘的大山茶。

在这不仅能买到最正宗的信阳毛尖而且还能感受茶山的生活以及美食。

以及茶叶采摘体验。

到了清明和雨前两个采摘时节,白天游山玩水,晚上看着我们炒制茶叶,最后试喝挑选打包带走。

七、信阳毛尖的泡法和注意事项

泡茶的水一般使用“怡宝”纯净水,不要相信什么南湾水泡出来更好喝的“智商税”我在信阳家里也是用怡宝泡!在茶厂山上一般使用山上的山泉水泡,不过也没有怡宝好。

玻璃杯:75°水温、注水后上投(这种特别适合一芽一叶,泡出来汤色清澈,心旷神怡)或洗茶后注水。

盖碗:85°水温、注水后上投或洗茶后注水。

上投是为了第一次的茶汤更清澈。

而水温越高出味越快,同时泡数和茶叶颜色也会较少和泛黄,玻璃杯使用75°水已经足够了,相信我 /手动捂脸。

八、信阳毛尖的一些小知识

1、茶毫越多越好,茶毫是信阳毛尖的特点之一但不是越多越好,这也跟炒制有关系,跟本身的品质关系不大。

2、茶汤越绿越好,茶汤跟温度关系最大,而且各个季节甚至和芽叶等级不同炒制出来的茶汤都有颜色的细微不同,比如明前茶就偏黄一些,雨前茶偏绿一些,其次是冲泡温度比如玻璃杯75°的水茶汤都是绿色的,80°以上就开始略微发黄,85°以上第二泡开始就比较黄了。

3、信阳毛尖干茶细直为最,这个主要跟工艺有关系,干茶紧、直主要是揉捻的比较紧实,带来的弊端就是茶汤的浑浊。

4、明前是信阳毛尖最好的茶,非也非也,明前茶和雨前茶是两个口感,明前茶清淡鲜爽,雨前茶高香浓郁,根据个人口味,比如老一辈喝的基本都是雨前茶,倒不是因为价格,主要是更喜欢雨前茶浓郁的口感,信阳毛尖的价格大多跟产量和市场追捧挂钩,并不意味着价格越高口感就一定越适合你。

5、信阳毛尖打农药,旱茶大山茶的茶青是不打任何农药的,因为春茶采摘的时候害虫都在休眠,所以春茶不会喷农药,而且干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很干净的,不需要担心,我连洗茶都不洗。

6、信阳毛尖喝完头晕心慌,这是由于空腹喝茶、平时喝茶比较少或者茶叶太浓导致的,总之就是茶叶内的咖啡碱不耐受导致的,一般补充点糖分就可缓解,切忌喝茶过浓、空腹喝茶。

7、茶叶不能冷冻,其实只要是卖信阳毛尖的都要买个冷柜,专门用于存放信阳毛尖,收到请防止到零度以下的冷冻层,拿出一个月左右的茶可放置在保鲜层,切记密封防止串味,如果是近一周就喝完的,放在常温干燥处即可。

8、茶叶添加防腐剂,信阳毛尖主要依靠茶叶本身的干燥和低温储存来保持新鲜,就绿茶信阳毛尖而言,零度到负五度冷冻保存最好不要超过一年半,而5度左右保鲜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否则喝了虽然不会有什么身体问题,但是口感会变差,茶叶也容易大面积漂浮在水上。

9、沉底越快的茶叶越好,这也是个小误区,这个还是工艺的问题,干茶揉捻的细、紧了就会沉得比较快,其次芽茶因为更容易揉捻所以比一芽一叶沉底更快。其次是如果茶叶“跑气”也就是没有密封好水汽比较大也会造成沉底慢,大面积漂在水上的情况。

10、信阳毛尖浪得虚名,很明显不是,没喝过真东西的人不会知道有多香。

够长够全吗?如果一时看不完,点个收藏回头慢慢看。

我是山东青岛人,在信阳读的大学,挺喜欢喝茶,不过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凭感觉讲一点吧。

青岛这边的人喝绿茶一般是崂山绿茶、日照绿茶,这些绿茶叶子比较大,茶味也酽一些,相比较而言更能掩盖水的味道。

而信阳毛尖的好茶,芽头特别细,如果用信阳水泡,是很香甜的。

但是我把毛尖带回家喝,总感觉能喝出水的味道,俗称的“土腥味”。

我在家喝茶一般是用从山上买的深井水,或者是净化的大桶水,相比较自来水而言,这些水已经算是更软、更甜、更轻了,但泡毛尖还是太“重”。

就比如喝一瓶崂山矿泉水,感觉水比较“厚”一样。

而我在学校的时候,喝的就是水房打的开水—来自信阳南湾湖的自来水,泡毛尖的话感觉就能激发出毛尖特有的香味。

说起信阳的自来水,我只说这么句话:我用了四年的暖水瓶,没有一点水垢。

而很多信阳人也说,泡毛尖只用自来水,因为南湖水和毛尖茶是绝配。

也就是说,信阳毛尖很“娇贵”,在信阳喝和在别的地方喝感觉不一样。

而信阳,是个很特殊的地方,鄂豫皖三省交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中国地理南北方分界线横穿其中,她的口音与中原官话没有关系,很多人说偏鄂方言,个人感觉她其实是片语言“飞地”,很多发音类似陕西,某些地方的尾音处理类似江苏。

这样一片有山(大别山脉)、有水(淮河、浉河)、生态环境优良(无污染型企业)、人美(去街上走走就明白了)的“落后”宜居城市,滋生出的茶叶自然不能和来自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其他绿茶相比。或许茶只是多了一份古朴,水只是多了一份清甜。

如果有兴趣去信阳旅游或者坐火车经过信阳,不妨在信阳走走,如果想尝尝信阳毛尖,在火车站打个车,告诉师傅到茶叶市场,补一句“就那条街”,不到十块钱就能到。然后凭感觉进一家店,让老板给你按照不同价位泡几杯,作为一个外地人你就能尝到真正信阳毛尖的味道。如果在信阳有熟人,让他带你去原产地,走进大山,走过两辆车不能并行的山路,你就能走到真正的信阳毛尖生长的地方。

对于信阳毛尖,我是不敢网购的,因为真正好产地的信阳毛尖不会愁卖,而那几个所谓的信阳毛尖大品牌,信阳本地人很少人会当做口粮茶,从这一点来说,信阳毛尖和凤凰单枞异曲同工。

可能诸多原因,让信阳毛尖的推广并不顺利,但我更觉得,只有在信阳那个“小地方”,才能品尝到毛尖真正的味道。

(有可能没说到点儿上,各位谅解~)

1、信阳毛尖的知名度一点也不低,证据楼上都放了,我就不细展开了。

2、您的感觉倒是一点也没错,很多人也都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六安瓜片黄山毛峰这些茶名气大过他,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四代目老家是安徽,那些年的国礼都送这些东西。这肯定会有一定影响。

(2)安徽茶叶销售存在抱团现象(换个说法叫产业聚集效应)。打个比方,卖信阳毛尖的信阳茶商可能手里只有信阳毛尖和信阳茶做的红茶,但安徽茶商手里可以轻轻松松拿出黄毛瓜片猴魁祁红翠兰黄芽小花大方等等各式各样的茶,这本身就有利于品牌推广。现在卖龙井的都知道要从湖州朋友手里搞点安吉白茶搭着卖了,你说安吉白茶的名气不跟着涨,可能么?

(3)大家都知道大宗茶叶存在各式各样的冒牌货和山寨货,在这一点上,信阳毛尖吃了山寨货的亏,因为信阳毛尖的山寨品种太low了。。。瓜片,猴魁,龙井,碧螺这些茶即使采用山寨货,其外观特点还是非常显著,便于记忆;而信阳毛尖的山寨货所用茶青多为川选、福选之类的各地所谓这个雀舌那个毛尖都在用的茶青,典型表现为条形好看,味道苦涩,要命的是各地都有这玩意,这就显得毫无特点,名气自然也就上不来了。这里为什么要提到山寨货呢?因为国内茶叶市场,山寨货无论从产量以及市场占有率都远大于正品茶叶,普通大众能够接触最多的也都是山寨货,山寨货没什么特点,对这个茶正品的名气也会有所影响。

(4)毛尖这个称呼各地很多绿茶都在用,如采花毛尖、都匀毛尖、茅坪毛尖等等;瓜片、猴魁、龙井、碧螺这种称呼相比于毛尖,更加有特点,从名称上来讲,便于记忆。

以上均为个人浅见,不一定正确,供参考。

毛尖镇楼先^_^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感觉出了河南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产区和产量有限,只有那么特定的几个乡镇才做的好~细想一下,名气不那么大也许是爱茶之人的福气吧~

做个小而美的品类也挺好,就像我们小而美的城市一样^_^

折叠我吧、我也觉得自己的回答文不对题、毫无建设性意义>_<

不过还是要放一下我大信阳的美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果想要更多地了解信阳毛尖,下面我整理了下近年来自己的回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才能买到平价优质的绿茶?特别是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那个牌子的不错?

淘宝、天猫、京东哪些店铺可以买到优质的好茶?

100元价位有什么优秀的茶叶推荐?

淘宝上有哪些品质不错价格适中的茶叶店铺?

在哪可以买到正宗信阳毛尖茶叶,在市场批发好多都是假的?

如何在网上买到真品茶叶?

茶叶的第一泡水脏吗?有必要倒掉吗?

我是

@曾凡丨信阳毛尖,欢迎点下赞同或关注,给个鼓励!

也可以关注下我的知乎专栏:大美浉河 信阳毛尖。

谢邀。

首先,信阳毛尖的知名度并不低。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

而且前几年炒的信阳红,可是引领市场炒作红茶呢。

下图为2011年国际茶业大会文新董事长向嘉宾推介信阳红

只不过茶品牌太多,茶企又多在存量市场争抢,没什么新意,我个人对炒作是挺反感的。

至于茶品质,也并不像@

吴文峤

所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吴文峤链接:为什么作为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知名度比不上其他茶叶? - 吴文峤的回答来源:知乎至于品质,北区的茶品质相对于其他几大茶区而言,相对差些,毕竟地理纬度过高,不太利于茶树的生长,而且茶树需要水养丰富,自然条件要求原始。类似于像信阳这些地区的茶都是茶树品种中抗冻抗虫抗旱最强的茶种了,应处于茶品零界点上。

反而因为信阳山区的纬度较高、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也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富含氨基酸使得信阳毛尖更加鲜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