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引”-详解山东茶历史
2022-03-29 11:39:01热度:112°C
2022-03-29 11:39:01热度:112°C
南茶北引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民间农业科技人员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山东省青岛市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土壤呈酸性适宜种植茶叶。至此南茶北引工程拉开序幕。
(本文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有错误或侵权等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平邑县鲁蒙茶业专业合作社0539-)
试种茶苗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自古茶树多生长在气候湿润多雨的南方,不宜在干旱少雨的北方种植,此前西方科学家也曾提出”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的学说。中国古籍上也找不到北方任何种茶历史的文字记载。
南茶北引构思的提出,得到青岛市建设局园林管理处的响应,1957年冬,园林管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 试验地点是在青岛市太平山南麓苗圃中。由于信心不足,加之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
1958年青岛市再次试咱茶苗,由杭州引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出苗率达70%左右。
1960年,进行茶苗移植试验工作。
1964年开始在5-7年生的茶树上,打顶采摘茶叶,加工试制毛茶3斤。
1964年采到了第一批茶籽,1965年播种出苗完全正常,青岛茶树第二代出世。
青岛市太平山麓茶苗试种成功。
江北迄今发现最大茶树现栽植于山东省平邑县云头山,直径6.8厘米
广泛推展
青岛试种茶苗成功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北起内蒙古,南到山东,开始广泛试种茶苗,其中以山东临沂最为出色。1958年冬,山东省林业厅与临沂地区林业局从我国南方种茶地区购进茶子5000多公斤,置于室内摊凉,未作任何处理。1959年春分配到临沂地区的日照大沙洼林场、平台苗圃,蒙阴岱崮林场,平邑万寿宫林场、明光寺林场等国有林场和沂水上峪,沂源坡丘,蒙阴宫家城子、前城子等大队及青岛市的中山公园。当时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出苗后未及时进行有效管理,致使大部分幼苗因冻旱而枯萎死亡,而生态条件较好的青岛市中山公园,由于管理认真,2.5亩茶园正常成活。
1965年春,原籍南方并在南方工作过的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同志在青岛召开会议时,发现了中山公园内1959年种植的茶园,品尝所制茶叶,色香味均优于南方茶叶。随后,他便责成山东省商业厅严格选择地形,进行小面积试种。 同年秋,山东省糖业烟酒公司的吕新、陈德熙二人来临沂,与临沂地区商业、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共同研讨种茶事宜。临沂地区商业局、林业局也专门抽调王恩义、亓以怀、臧协福、夏建立、郭永田五名人员组成了临沂地区种茶领导小组,由王恩义任组长。种茶小组认真总结第一次种茶的经验教训,在省副食品公司的支持下,从浙江、安徽引进茶子,并进行了沙藏越冬处理。1966年春,在日照、莒南、莒县、蒙阴、费县、沂水六个县的二十多个大队试种茶园90亩,并首次在日照试种成活7亩。
1966年山东临沂南茶北引试种成功。
1967年,种茶领导小组进一步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又在六个县试种了385亩,成活了308亩,成活率达80%,从此,正式拉开了我市“南茶北引”的序幕。 ·到1976年,全区13个县中已全部有茶园种植,总面积达46354亩。为推动全区茶叶生产的发展,1978年,建立了临沂地区茶叶试验站,成立了地区茶叶协会,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研究与指导。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临沂的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特别是针对我市沂蒙绿茶特点,创造了“区田栽培法”,被《中国茶树栽培学》(高等学校教科书)肯定为适合北方茶区的栽培法。在1978年全国茶叶区划会议上将鲁东南列入江北茶区,省政府把临沂地区划为茶叶生产基地;2013年“沂蒙绿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5年“沂蒙绿茶”品牌价值达6.68亿元,涌现出了临沂市玉芽茶业有限公司、临沂市沂蒙春茶叶有限公司、临沭县春山茶场、山东蒙山龙雾茶业有限公司、山东沂蒙绿茶业有限公司、兰山区太公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知名茶叶企业。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公顷,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临沂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且山清水秀,地貌良好,素有“山多高,水多高”的特点,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特别适宜优质茶的生产。我市属高纬度茶区,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茶树光合产物积累多,茶树鲜叶内含成份明显高于南方茶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临沂生产的沂蒙绿茶汤色嫩绿明亮,叶形舒展,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素有“叶片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的美誉,得到了国内外茶叶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截止到2015年底,茶园面积发展9万亩,干毛茶总产3100吨,产品主要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其中名优茶总产1909吨,占61.6%,名优茶产值3.7亿元。
1998年,日照市政府提出“打造江北绿茶第一基地”,广泛种植茶叶,目前,日照绿茶区域内茶园面积已达到12万亩,茶园面积占到全省的茶园面积半数以上,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素称“北方第一茶”。其中东港区巨峰镇1000亩有机茶已通过欧盟国际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1966年山东临沂南茶北引试种成功。
莒南绿茶区是临沂典型绿茶生产基地,1978年莒南绿茶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评定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的优质特征。目前莒南县茶园面积己达3万余亩,年产优质莒南绿茶100万公斤。
1995年在第二届全国博览会上,莒南绿茶区有5个品种荣获二项金奖,二项铜奖,并代表山东名茶参加了第二十九届世界农业博览会; 1997年在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该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哈尔滨、济南、青岛等各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开发前景美好.
1964年青岛南茶北引试种成功以后,试种基地转到青岛市崂山区,试种初期,由于幼苗成活率低,没能够普遍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青岛市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改良茶叶种植方式。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崂山万里江茶、崂山云雾茶等十大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目前,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近年来中国北方各地南茶北引试种成功案例不断报出,由于气候,士壤,栽培技术等原因,没有能够形成普遍种植的局面,最近的一次是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于家湾子村的茶树试种成功。
山东茶产业首席专家丁兆堂教授在临沂指导茶叶栽培
五个阶段
零星种植阶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县率先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1959年,省商业、农林、供销等部门从安徽黄山引进茶籽,在东南沿海7个县种植约330公顷,除青岛中山公园所剩几株外,其余全部死亡。
计划引种阶段(1965~1970年)
1965年首先在五莲、青岛、临沂等地试栽,1966年扩大到淄博、烟台、潍坊、泰安等地。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种茶的地形必须是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1970年种植160公顷,成活率达95%。
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公顷,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总结提高阶段(1980~1990年)
茶园面积大幅度回落,到1980年,全省茶园面积仅剩4700多公顷。1984年,国家取消了茶叶统购统销,但茶农面对放开后的市场却束手无策,所产茶叶无处可卖,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省农业厅适时提出了“巩固提高现有茶园,即使是在东南沿海茶区,发展新茶园也应严格选点,进行集约栽培,提高单产,质量第一,讲究效益”的发展思路。
面积扩大、质量提高、效益增长阶段(1991~至今)
山东省“南茶北引”工作在经历了引种、发展、回落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又呈现出面积逐年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效益显著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17200公顷,茶叶产量9800多吨,高于相同立地条件下其他农作物收入,效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茶叶生产已形成了3个优势区域:东南沿海茶区,主要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和临沭等县市;鲁中南茶区,主要包括沂水、沂南、平邑、泰安、新泰和莱芜等市县;胶东半岛茶区,主要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即墨、莱西、平度等市县。
临沂市全国首创金银花红茶茶饼
北茶品牌
南茶北引试种成功以后,在北方出产的茶叶命名为“北茶”,反之为“南茶”,目前北茶品牌主要有沂蒙绿茶,日照绿茶,崂山绿茶,乳山绿茶,莒南绿茶,再详细划分:日照绿茶品种以雪青茶为主,崂山绿茶主要有六大茶类品种崂山金螺(红茶)、崂山香茗(黄茶)、东海龙珠(绿茶)、崂山龙须(白茶)、崂山紫芽(普洱)、崂山翠龙(乌龙茶)等等。
主要贡献者
任介民,男,山东金乡人,1930年生,农专学历,中共党员。自幼热爱农耕文化与书法、篆刻、诗词艺术。但以农耕科技文化为毕生职业,以文学艺术为业余爱好与精神调节剂。原任沂蒙地区茶科技所所长、山东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离休后任山东多家茶叶科技文化单位技术顾问、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高研员、桂林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国际美联会员、中国科学发展研究院院士、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其各类作品入编于国内国际130余部教科文典籍,并获科技论文国际金奖,诗词与书法作品获国际特别金奖、荣誉金奖、中日书法名匠勋章等奖项,并获爱国艺术家、翰墨丹青艺术家、国际知名书法艺术家、世界华人杰出书法艺术家称号。
国际合作
1982年原四川省省委书记谭启龙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推荐山东绿茶,中国农业部派遣时任临沂茶科技所所长任介民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传授北茶培植方法,1987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茶苗试种成功。
上一篇 : 草木如织山东茶一份来自礼仪之邦的深切情谊
下一篇 : 这次,我们打算给「山东的茶」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