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茶芳香之外的“隐忧”
2022-03-28 03:54:16热度:111°C
2022-03-28 03:54:16热度:111°C
点击黄山日报关注我哟
☀ 立足黄山本土,以最重要、最迅速、最关注、最贴心的权威信息以及延伸性解读和独家观点,关注社会热点,回应公众关切,服务读者网友,是黄山地区最有态度、最有温度的公众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商务推广:0559—)
核心提示我市拥有茶园70多万亩,茶农70余万人。茶产业是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健康产业、朝阳产业。当前,我市茶产业正迎来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机。在阳春时节访茶乡的走访当中,我们也发现了黄山茶产业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劳动力短缺、茶农收入总体偏低、区域茶叶品牌散乱、茶叶农残等问题,希望能引起重视并得以解决。
▉ 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掣肘生产力
4月15日,休宁县渭桥乡上演村碧云茶厂茶园基地,满眼碧绿、茶香四溢,在这片千亩茶园里,几十上百的名茶农在忙着采摘茶叶。据了解,这些茶农大都来自本村或附近渠口村的留守妇女,一打听,茶农中年龄最小的50岁,年纪最大的80岁,平均年龄65岁。
一支典型的“3860采茶部队”。
来自渠口村的项仙女告诉记者:“囡仂家(当地土话,音译:孩子们)都在杭州打工,老伴去世十多年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孙女,孙女上学了,我在家没啥事,每天5点多钟从家里步行至渠口,晚上5点多钟下班回家。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
在休宁,除了渭桥,我们还走访了茗洲、鹤城、新安源等村庄,无论是在企业的基地,还是农民的茶园,山上忙碌的都是徽州女人勤劳和步履蹒跚的老人的身影,偶尔有一两个年轻人出现,那是回家休假的学生,或是在外打工赶回来帮忙的“临时工。”
休宁县茶叶局副局长单顺仙说:“茶叶劳动力短缺是当前休宁茶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问题不止是“有机茶之乡”休宁存在。
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区徽州区富溪乡富溪村更甚。
4月16日下午5时许,正是卖茶的高峰期,富溪村道路两边尽是卖茶的茶农和收茶的经纪人。今年54岁的潘香翠来自附近的洽舍,家里有5亩多茶园,由于子女都在浙江打工,家里的茶叶采摘售卖都是她和老伴的事。
徽州区茶叶站茶叶专家吴卫国说:“之所以一些地方茶叶产量上不去,就是因为茶叶价格下来之后,茶农请来采摘不划算,没人采,导致茶叶的产量上不去,效益因此而降低。”
在黄山区太平猴魁的主产区,由于茶叶已经成了家家户户经济的主要来源,因此亲戚间、邻里间和乡邻间都已经请不到人采茶,因此每年开园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这个村的合作社便通过人力市场从安徽、河南、江西等地请来茶工,虽然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但成本也不低,120元—150元一天,包吃住、还报销车费,因此,若干茶卖不起价,茶农也叹没钱赚。
“这几年或许还能勉强支撑,再往后,茶农没有增加,新生代茶农替补不上来,老茶农年龄越来越大,以后茶叶由谁来采,是个大问题。”说起劳动力结构问题,吴卫国不无担忧。
“不只是记者所到的地区,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已是我市茶产业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市茶叶站负责人许乃新说。
▉ 茶贱伤农或拖黄山茶“后腿”
从2014年黄山市茶产业发展报告中看出,2014年我市茶农人均收入达到4350元,为历史最高。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对于核心产区没有问题,但对于非核心产区就不尽合理了。
以休宁县五城镇月潭村为例,该村程宇明户有茶叶面积2亩多,但一年的茶叶收入却只有七八百元,原因是茶园没人管理,茶叶不起价,茶叶没人采,一家人的茶叶只靠老母亲一个人采,采茶只是为了自己吃和送人。
不只是月潭,即便是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区也存在茶叶贱卖、伤农的情形。洽舍乡的潘香翠户就是其中的典型,家里有几亩茶园,正常年份一年收入2—3万元,但由于茶叶是个赶季节的事,一天一个价,家里只有老俩口采摘,经常采摘不及,不得不到附近的村子里请来采摘,一百块钱一天,还得找车接,要管中饭。采摘下来的茶叶卖给经纪人或企业,还得看脸色,行情好能多挣点,行情不好,去掉请人的开支,剩下的就只是是辛苦钱。
对于此,徽州区茶叶站负责人吴卫国称,相比较而言,茶农的收入还是偏低,他打了一个比方,以4月16日毛峰鲜叶15块钱一斤,请两个人采,共采了20斤,300块钱,除掉工钱200,中饭20元,车费10元,到茶农身上的只有区区的70元,若按时下打小工的工资,潘香翠等于给经纪人或企业打了一天工,而免费提供了优质鲜茶。吴卫国说,长此以往,这茶叶还有谁采?
茶园也会步当下农田之后路,没人种,被抛荒。
因此,如何保护茶农的积极性?茶叶合作社、龙头企业在积极创造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担当起社会责任。同时,如何发挥好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政府层面的政策扶持、茶旅、茶文的产业延伸,提高茶叶的品质和效益,推动黄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还应下大力气。
▉ “跨界”、“串牌”有损黄山茶整体形象
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另一种现象。随着黄山茶叶品牌日响、价格日高,或是企业发展效益使然,制作工艺的“跨界”、品牌“串牌”现象已经在我市多地出现。
4月15日,在休宁县的一家企业,这是一家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小型企业,企业主打有机茶、无公害绿色天然品牌,茶农采摘的茶叶被分成多个形状,有大芽、小芽、大片、小片等,原来这些被分类的茶叶是要被制作加工成多个不同品牌的茶叶。经介绍,其成品可谓琳琅满目,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等本地“名茶”,更有六安瓜片、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等国内名茶。老板说:“黄山的气候环境好,茶叶品质佳,只要掌握了制作工艺,做什么茶都是好茶。”
据我们了解,这家企业目前的茶叶订单已满,产品供不应求。
还是在休宁,一家原来以生产加工新安源银毫的小型茶企已经转型生产起了祁门红茶。老板说,现在红茶吃香,销售趋好,转型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对于我们“这是否跨了地域”的疑问?这位老板说其所属的地界和祁门的地理、气候、环境在同一个区域,不存在跨地域。
生产“跨界”、产品“串牌”在休宁有,其它区县也有,但总体略好,专心只做本地主打的品牌。只有个别家庭作坊和小茶企有类似情况,不成规模和气候。尤其是大的茶叶企业,都在专一的围绕企业的拳头品牌下功夫,如新安源的银毫、松萝的嫩毫、光明的毛峰、太平的猴魁、祁眉的红茶等。
另外我市目前的茶叶品牌仍较多,整合相对滞后。特别是黄山毛峰,生产企业多,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真伪难辨,有损黄山茶整体形象。
▉ 农残隐患影响黄山好茶名声由于采访中正值茶叶的采摘季,因此我们无法了解备受关注的茶农使用剧毒高度农药和高污染的杀虫剂等问题,但私自使用、不按规定使用农业部门按统防统治要求使用农药在采访中却有所耳闻,同时我们还听到市一些茶企出口的大宗茶叶因农残问题被退货。
“我们向茶农免费发放农业部门提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可一些茶农只顾眼前利益,存在茶园化学投入品(农药、化肥、除草剂)滥用现象”,说起农残安全,一位茶叶站负责人称。
据了解,尽管近几年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大了茶叶质量监督和查处力度,但部分茶区仍在销售和使用茶园禁用农药,农残隐患和茶叶加工掺杂使假现象依然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虽然我市“三茶”认证茶园比例已达97.6%,但“重认证轻管理”的现象依旧存在,部分茶园不能按有机、绿色、无公害要求管理。
对于有机、绿色、无公害是否就是不使用农药,茶叶站相关专家认为这并不科学,因为从科学的角度讲,任何农业作物还不可能做到没有病虫害。因此,减少残留,实际上是提倡正确的使用农药,而不是不使用。
正如这位专家所说,4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关于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草案认为,当前全面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尚不可行,全面禁用并不利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有些高毒农药降解快、残留低,只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草案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动剧毒、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同时增加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市茶叶站许乃新说:“2015年,我市将狠抓统防统治。加快推进以村级组织为主体的统防统治队伍建设,加大农民培训,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引导茶农安全用药用肥,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强茶园禁用和限用农资(肥料、农药、除草剂)销售管理,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
后记阳春时节茶乡行,除了上述,我市还存在茶园基础水平仍不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茶叶合作社带动力不够、产品延伸开发不深入、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融合度不够高、宣传形式还显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引起了茶叶专业部门和专家的重视,有的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并着手解决。
2015年,市委市政府结合黄山茶叶实际,提出要按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品牌塑造、企业扩张和市场拓展五大行动,全面提升茶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2015年全市实现一产产值30亿元,综合产值110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4280元。
(记者 程向阳 吴玉莲 樊成柱 汪悦 文/摄)
责任编辑 江恬薇
“魅力新安江”美文美图竞赛活动开始啦,亲们快来参与吧!
上一篇 : 一品黄山茶
下一篇 : 【黄山茶知识小百科】爱上黄山,爱上黄山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