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由来已久

2022-03-28 01:21:05热度:92°C

 

原标题:吃茶由来已久

古籍中关于吃茶的记载

《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叶可炙作羹饮”;

《桐君录》等古籍中,也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

《广雅》云“......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日本延续荣西禅师从宋带回的习惯,喝的是末茶(日本称为抹茶)。简单地说,就是将青的茶,经过蒸,磨成粉,倒在碗里,用水和了,像薄粥一样,整个喝下去。

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煮的时候,往往会加入盐、姜等一块煎煮成汤而食, “以茶当菜、煮作羹饮”,是吃茶的一种方式 。

茶在饮用之前,多入药或入汤羹食用。 那时,用茶的目的一是作为解毒药用,一是增加营养。

当然,古人以茶入食,吃茶,用的也都是健康放心的生态茶,吃茶,食茶,利用的是茶的全部成分。

古人“吃茶”演变史

嚼茶

茶的发现,起源于茶的药性,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

《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此开启了生嚼鲜茶叶的茶史,那时候古人常以嚼茶的方式来提神、缓解疲劳,这个时期的茶叶是用来生吃的。

▲神农尝百草图

粥茶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尝试用煮茶的方式,来丰富吃茶的体验感。

《膳夫经手录》中记载:“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到春秋时期,人们从茶树上摘取枝条和芽叶,放入水中烧煮,煮沸后食用。鲜叶直接煮,也被称为“苦茶”。

汉魏时期,古人在煮茶时,配以葱、姜、枣、橘皮、薄荷等佐料一起煮成茶羹,食用。

煮茶是“煮作羹饮”、“与瀹蔬无异”,以茶入鼎、釜而煮,即是用鲜叶或干叶烹煮成浓稠的茶汤并且加以佐料食用。

煎茶

唐开始由加料的羹煮发展成清茶的烹煮,最多煮茶时加点盐调味;煎茶法成为主流饮茶方式;晚唐以后煮茶不加料成为完全的清饮。

煎茶法是从煮茶法演化而来,区别与汉魏时的煮茶,“煎茶”特指陆羽所创的一种煮茶法。

煎茶是以茶入沸水(水沸后下茶),鲜叶要先经过捣茶、炙烤、碾罗成末等步骤,在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总的来说唐朝煎茶法,就是把茶碾磨成末茶,煮水,放末茶,清饮;

点茶

宋代发展起来的点茶法源于煎茶法,是沸水入茶(先置茶后加沸水)。

是将茶碾成细粉末茶,放入茶碗里,注汤少许,调成膏稠状,再注入沸水, 边注边用茶筅搅动击拂,茶沫上浮,形成粥面。

明代以前人们饮的不止是茶汤, 是将茶汤连带茶叶不溶于水的部分一起吃下,因而古代多称饮茶为“吃茶”,所以“吃茶”的叫法被一直保留下来。

到明朝朱元璋废团改散,从此进入了散茶时代,人们重品茶汤,这便是延续至今清饮法,叫做泡茶喝茶。而吃茶有更久远的历史。

@声明: 内容仅供分享

本文综合自网络

探寻|生态环境是一杯优质铁观音的源头

探寻|采茶这个“技术活”

探寻| “看青做青”的传统工艺

探寻|“一茶三香”的滋味

一杯生态茶,尽饮山林春

日常清扫体内环境,为什选茶?

▲点击『上图』品味自然,品味道远~

分享健康生活方式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