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茶”到“振兴叶” 地标产品带动重庆茶产业“腾飞”
2022-03-10 17:01:30热度:161°C
2022-03-10 17:01:30热度:161°C
图为制茶工人查看"大树茶”杀青情况。 王毅 摄“我们把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南川茶叶产业发展的目标。”南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光模称,围绕这一目标,“十三五”期间,南川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注重品牌引领、科技支撑,以金佛山古树茶保护与开发为依托,坚持市场化运作,扩大基地规模,强化精深加工,推进“茶旅融合”,全面推行品牌营销战略。同时,以“金佛玉翠茶”“南川大树茶”两大品牌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国家茶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重庆市茶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预估2022年,南川全区茶叶产量5000吨,茶叶销售收入4.5亿元(人民币,下同),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0亿多元,茶叶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
擦亮地理标志“金字招牌”促产业发展助农民增收
2012年8月,经原农业部批准,“南川大树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9年,“南川大树茶”获准实施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之路上,“南川大树茶”无疑是当地品牌兴农、品牌惠农的一个缩影,亦逐渐成为当地产业兴旺的点“金”之笔。
培育和发展地标产品是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区域特色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之计。南川区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胡彬介绍,近年来,南川区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全产业链发力,不断擦亮地理标志农产品这块“金字招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作为特有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如何保护性开发,推动大树茶产业发展,成为摆在南川茶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南川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伟介绍,南川区依托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有关企业合作,积极培育特色优质品种,强化技术研究,形成生长、栽培、管理、加工相配套的标准化技术体系,为大树茶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促进精深加工技术、衍生产品的研发,实现品种多元化、工艺精深化和效益规模化。
在南川区德隆镇“南川大树茶”仿野生栽培基地,村民唐泽海的房前屋后皆被茶树环绕。以前,大树茶长在深山无人识,村民仅将茶叶采摘下来熬油茶喝,可谓守着“宝贝”过穷日子。
“现在不同了,按照这样的标准采收和制作,我们种出的茶都有统一的‘国字号’身份——‘南川大树茶’,品质也有明显提升。”唐泽海表示,如今茶叶卖得出去,价格也可观,村里的年轻人看到发展希望,纷纷加入到壮大茶产业的行列中。老唐的儿子便是其中一员。种了大半辈子茶,这样的变化让唐泽海对日子充满希望。
尽管当地茶人不少,但小规模、小农户现象也比较突出。如何促进小农户茶叶生产和现代茶业发展有机衔接,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当地给出的答案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建立产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村联合社,充分吸纳小农户茶叶生产者、家庭农场为村联合体成员,通过农村“三变”试点改革和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成果的推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
此外,南川区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茶旅融合发展。规划布局建设与茶旅游相融合的景观;鼓励支持建设以“南川大树茶”为载体的农家乐,推广茶家乐发展茶园模式等。力争2025年底,新建茶家乐20家,打造茶旅融合观光点20个,旅游收入及茶产品零售产值达到2亿元。
上一篇 :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好处多,咱中国人都知道!
下一篇 : 通道:着力发展茶叶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