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明茶:深山养好茶
2021-03-18 17:19:55热度:735°C
2021-03-18 17:19:55热度:735°C
摄影 /印山林
传统的全手工惠明茶制茶技艺是个繁琐的活儿:首先采摘,以一芽两叶为主,大竹匾进行 6 ~ 8 个小时摊青,大锅高温杀青(锅底温度能到 200 多摄氏度),杀青后期逐步降低锅温,在锅中一边揉条、一边抛炒,当茶条初显弯曲时,改用滚炒与抛炒相结合的手法整型。此时进锅温再度略升,而后放置大竹匾上摊晾、冷揉,再放入竹篓焙笼上炭火烘焙,存放几日后再放入大锅中回锅复焙。看茶做茶,无外乎经验之谈:景宁山区湿度大,摊青时间多长、茶青含水量多高、杀青温度多少、做型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复焙、干燥时间几何……决定着成茶口感和耐泡程度,这都是日积月累的一本账。
当地炒茶师傅积攒了近三十年的茶经,手眼间的那本账及至制茶机械化时代也发挥着功用,机械也需要人为控制、计量的。而这套 20 世纪 70 年代制定的全手工“传统惠明茶制作工艺”,在延续了近 20 年后,也基本衰落。
摄影 / 廖跃平
进入 2000 年,景宁全面开启了茶业现代化的进程,茶园基地化开垦种植,制作工艺也进入了滚筒机杀青、揉捻机揉捻、电炒锅炒青、烘干机烘青的机械化生产时代。自此,景宁惠明茶走向全国市场,成为国内茶叶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惠明茶的本色
惠明茶早期也走过不少弯路,70 年代始,整个浙江各地均广泛引种乌牛早、龙井 43 号,因为采摘时间早,可占市场先机,而且龙井名气大,市场认可度高。加之伴随机械化的进程,本地鸠坑种的叶芽又较为细嫩,机械揉捻做型容易破碎,颇为影响卖相。在早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加之附和于现代快捷、直观的审美取向,有不少茶商热衷于采用独芽,制作直条索的茶。实际上,早春芽芯发育不完全,各方面内含物含量低,特别是叶绿素和茶多酚,如此制成的茶色泽发灰,汤色也浅薄,滋味更是平淡,全然不复惠明茶应有的特质与本色。因此,很长时期里,惠明茶沉寂,淹没于为众多浙茶供给茶青和贴牌加工之中,籍籍无名。
摄影 / 张光林
什么才是景宁的惠明茶?如何评价一杯好的惠明茶?这些问题成为当地人在茶业发展进程中亟待回答的问题。答案,显然不是以上种种。其实,“一杯淡、二杯鲜、三杯甘醇、四杯韵犹存”,赋予惠明茶如此口感的,正是其全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茶区生长环境、原生的鸠坑种及相得益彰的采摘规格、制作工艺等。传统的惠明茶回甘,亦有着高山茶应有的苦涩感;滋味丰厚,层次感鲜明,经久耐泡的特性,得益于一芽两叶的采摘规格,以及曲形茶、重揉捻,能够带来丰厚的茶叶内含物析出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多的景宁茶人们也意识到别处的好并非自家的特色,所谓“正本清源”,需知来处与本色,方才有发展与提升。
上一篇 : 2011农机补贴政策茶叶采摘步入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