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发展面临的四大难题

2021-03-04 12:37:35热度:128°C

20世纪90年代类结构调整,全国名茶加快发展。名茶中有历史名茶,更多的是新创名茶。随着名茶产量的增加和产值的不断提高,使茶业开始成为优势产业、效益产业、支柱产业,茶农脱贫致富,进入小康。各产茶省、市、自治区名茶都在发展,东部发展快,中部次之,西部发展慢了一些。但共同面临的是名茶太多、质量差距大、原产地难保护和名茶缺名牌四大难题。

1、名茶实在太多

全国有多少名茶?据各地农业部门自行上报,《中国名茶志》统计的共计1017个。其中湖南131个,湖北12个,四川、重庆90个,安徽89个,广东77个,浙江75个,广西74个,云南61个,江西54个,福建47个,江苏、河南、台湾各自38个,贵州37个,陕西32个,甘肃14个,山东5个,海南4个,西藏1个。90年代后期又继续增加。

浙江常务副省长章猛进今年3月,在中国农科院茶科所视察时讲名茶发展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其中一句话讲的是名茶太多了。章猛进讲的很有道理。有的地方名茶太多,生产分散,加工标准很少,品质不优,效益不高,茶农难富。浙江名茶发展成功经验之一是“一县一品”,符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我国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要求。

新昌是典型一例。80年代开始发展名茶,以后呈现6个名茶。其中大佛龙井有知名度,品质好,卖价高,该县就重点发展。1997年制订了全省第一个龙井茶地方标准《大佛龙井茶》,标准包括采摘、制作、收购、销售各个环节,现在全县标准化覆盖面在90%以上。茶叶经销人员到茶叶交易市场,也需要提交《名茶标准培训结业证书》。《大佛龙井茶》标准化的实施,提高了龙井茶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去年受高温干旱严重影响,茶叶产量4225吨,较上年减产15.2%。产值2.84亿元,却增长5.1%。其中名优茶2835吨,减少10.3%。产值2.76亿,却增长5.75%。名优茶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63.3%提高到67.1%,产值占96.6%提高到97.2%。全县6.5万亩茶园平均亩产值4369元,平均亩产值增加147元。大佛龙井占全县名茶产量的90%以上,成为“一县一品”致富的名茶。

“一县一品”致富的启示,就是一县农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本地、本省和在全国叫的响的名茶。“一县一品”实质就是搞活茶区的一种手段,代表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代表这个地方在本地和全国茶叶市场享有的声誉。“一县一品”首要条件是最能体现本地优势,面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实现茶农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保持社会稳定,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缓解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矛盾,促进茶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2、质量差距太大

名茶健康茶过多,名茶品质差距也很大。“中茶杯”1-4届、第二届全国农博会、西湖茶博会、南京、苏州、云南、湖南古丈、上海、浙江、厦门和国际名茶1-4届评比,审评的3千多个名茶,包括日本、韩国、越南、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和台湾名茶。奖项分金奖、银奖、优质奖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参评的都叫名茶,有的品质很好,有的品质差。

名茶审评专家认为名茶质量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江苏、浙江等省名茶生产起步早、发展快、效益好,依靠的是重视一县一品,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员进修、培训,引进良种和机械化生产等措施。专家也指出,相当多的名茶存在的问题是,外形色泽深暗、花杂、似陈茶,造型不规则或无特色似大宗茶;香气不高,熟闷、老火、偏生、夹异味等等。

改善和提高名茶质量,重点是扶持和发展新茶园,实施老茶园良种化,建立良种茶苗基地,培育一批名茶龙头企业,按名茶标准生产加工,拥有注册商标,建设名茶市场。以全面提高质量,确保名茶真正有名,名茶效益高。

3、原产地受到侵犯

近年来,浙江龙井、江苏碧螺春、福建武夷岩茶铁观音、四川蒙顶山等名茶,相继获得原产地域保护。在中国入世后,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要使名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其实行原产地保护是最佳选择。由于名茶的优良品质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景观及传统精湛的生产加工工艺,根据地理标志的定义,名茶大多可以进行原产地域保护的认定注册。通过原产地域保护来证明名茶的正宗、地道、纯正,也是进入市场的“护照”、“身份证”,对保护名茶的精品,促进这些高价值的名茶健康发展,抑制假冒伪劣,减少贸易摩擦,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都有重要意义。

实施原产地保护3年来,龙井茶的生产和销售上还面临许多问题,假冒、仿冒龙井茶,以次充好现象一直发生,特别是非龙井茶产区,甚至是海外的一些生产厂家,也打着“龙井茶”的牌子销售,使龙井茶市场鱼目混珠,扰乱了市场秩序,龙井茶的品牌被平庸化,使真正的龙井茶受到侵害,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以假充真方式多种:一是原产地造假。龙井原产地有的茶农,在其他茶区收购鲜叶,按照龙井茶加工方法制成的茶叶也叫龙井茶;二是有的茶叶贩子在全国各地茶叶产区加工龙井茶,冠以“正宗龙井茶”销售;三是有的商人少量收购原产地龙井,再把大量的外地茶叶拼入其中,以假乱真,牟取暴利。

《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已出台实施。西湖区政府还专门定制了一批防劣标签,按各户茶园面积和产量核发防伪标记,以防止西湖区茶农制假造假。龙井茶至今为何还遭遇冒假,其原因多种。龙井茶原产地生产分散在各家各户,仿冒者难以监督,外地仿冒者都采用使用龙井茶工艺采制加工,品质难以衡量真假。从全国各地来看,真假龙井有的能区分,有的难区分。龙井茶虽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但流通领域还未完全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杜绝“龙井赝品”还任重道远。

值得一提的是西湖龙井茶为“原产地身份”投保。多年来,各大中城市茶叶市场、各茶叶商店都有“西湖龙井”,有的茶商还打出正宗梅家坞西湖龙井的牌子招揽顾客。西湖龙井茶产区茶园面积30078亩,全部生产龙井茶,茶叶产量仅为946吨。由于产量有限,很难买到西湖龙井,特别是梅家坞龙井,今年3月,进京销售自己正宗梅家坞产的西湖龙井的卢正浩牌茶叶厂家,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定了保险合同,按双方签定的协议规定,卢正浩牌龙井茶专卖店必须保证其生产和销售的茶叶为正宗的梅家坞龙井,如有质量问题,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为“原产地身份”提供保险,对西湖龙井是新鲜事,对全国名茶生产史和流通史也是首创。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4、名茶缺的是名牌

各地名茶众多,一部分注册,大多数没有注册。一些名茶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新创名茶中,有的品质佳,有名山、名湖、、名人背景。这两大类名茶缺的是名牌。名茶注册商品为何不多,著名的名茶为何缺名牌?其原因有多种。

首先是观念误区。受小农经济影响,市场意识淡薄,只顾眼前利益,只要生产出名茶就有销售、卖好价就行了,而不考虑依靠自身的品牌进入市场参与公平竞争。消费者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认品牌,只是买名茶而已。。产销双方对品牌没有足够的重视。

其次是茶叶分散生产与营销。今年3月,印度茶业局局长在上海中印茶业研讨会上讲,印度茶叶产量是85万吨,直接和间茶叶李昌宁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