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元“茶品”:给你沏一杯茶

2021-03-04 12:33:01热度:204°C

记者王海坤乔国栋

这样一则广告频繁见诸媒体:“人品如品,好的人如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金般品质,百年承诺,中国茶——张一元!”这便是茶界名企、京城老字号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从2001年始使用的形象包装语,它浸透了“张一元”的经营理念,并带来了骄人的业绩:2001年实现销售额1.3亿元,年利润900万元,年人均创利、人均劳动生产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2002年6月15日,媒介同仁们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三楼“抓住”了“张一元”的领头人——女经理王秀兰,并从她近一个半小时的发言中领悟到“张一元”窜红的秘笈——“茶品”营销。

“百年承诺”诚信为本

“张一元”是京城著名的茶庄老字号,据说最早开业于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创始人张昌翼,字文卿,店名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说。据记载,1925年“张一元”在福建开办了茶场,按季节采摘制作新茶,并选用上等的茉莉花就地窖制。从此,“张一元”的茉莉花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等特点享誉京城。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一元”经历了公私合营、国企生涯、文革安溪茶更名……于1982年又恢复了原来的字号。1992年女经理王秀兰上任,拿王秀兰的话说,当时的“张一元”惨状可以素描为:一张旧办公桌、一把旧茶壶和一个茶庄。其实“张一元”并没有祖传的百年制茶秘方,有的只是世代相传的企业精神——诚信为本,王秀兰将之上升为“张一元”特有的茶品,并推出所谓的“茶品”营销。

“张一元”首先在福建建起天然无公害污染的茶叶基地,面积达万亩以上,专门生产自己的产品,从源头保证茶叶质量。从1995年起,在消费者对“农药残存量”这类名词还很陌生时,“张一元”就主动将产品送到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入世以后,“绿色壁垒”使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5万多家茶企业陷入尴尬。一时间,所有茶人都豁然明白,中国茶必须打出品牌茶,否则,连自家的市场都可能保不住。而品牌茶最需要的就是诚信——越悠久越好,“张一元”适时地找到了、打出了自己的“百年承诺”!今年3月,北京市质监局的最新抽查报告显示,近六成有机茶含农药,北京茶市的有机茶抽样合格率仅为43.3%,而“张一元”和北京吴裕泰茶叶公司、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均以抽查产品质量过硬凸显。

打造“金般品质”

“金般品质”诠释了茶叶质量纯正,用它来作广告语只能靠听觉想象吸引消费者,“张一元”从1999年起,举起绿色健康茶品的大旗,连续为北京人举办了四届茶文化节。

在2001年8月的第二届茶文化节上,“张一元”用长达15天的时间,以北京市所有的张一元连锁店为核心场所,向消费者精心解释了一个概念,即“张一元”的核心竞争力:茉莉花茶的“金般品质”——茉莉花茶系列产品是以福建闽东“张一元”基地生产的精制春茶茶坯为原料,选用上等的鲜茉莉花,严格按照“张一元”的加工工艺制成的。

今年4月13日,“张一元”又举办了为期9天的第四届茶文化节——绿茶节,主题定为“科学饮茶、享受人生”,特设绿茶知识课堂,教消费者如何品饮每一种茶,并配合以现场专家咨询。同时现场推出名茶炒制工艺演示,将现炒的茶免费让消费者品尝,并且明令现炒的茶不现售,只因为还缺一道“闷香”工序,做足了“茶品”秀。

中国古茶叶人喝茶喜欢约三五好友于静山幽林,汲来山泉,细煮新茗,调琴抚筝,放浪形骸,品人评事。所以中国人很早就将茶品和人品相容,有“茶如其人”之说。“好的人和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是“张一元”给员工描述的做茶和做人的境界,“做好茶的同时做好人”,“做茶,先要学会做人”,占领市场、取信于消费者不仅要靠茶品,更要靠人品。

“茶品”架起连锁路

引入连锁经营,一直是无品牌茶、无“巨无霸”的中国茶界不敢想的,然而“张一元”依靠自己的“茶品”率先在中国茶界架起连锁路,自1993年出现第一家连锁店开始,至今已拥有22家连锁店。通常这些店都在“张一元”的五统一管理制度下运行,即统一标识、统一商品质量、统一商品包装、统一进货、统一服务方式。当然,对无法深刻认识张一元的企业精髓——“茶品”的店面,“张一元”只好忍痛割爱。据说,至今为止,“张一元”已忍痛清除了四家不合格店面。

潮湿茶叶茶叶排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