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闻名天下市场销售为何不尽人意?

2021-03-04 12:16:43热度:201°C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在中国的绿茶市场上,徽早已名闻天下,甚至早已进入了国宴一品茶的行列。但是,令人尴尬的是,虽然拥有众多知名品牌的徽茶,却在市场上不尽人意。据不完全统计,毗邻安徽的浙江一年的茶叶销售额达到了近20个亿,而产量相当的安徽却只有不到10亿元。

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名优茶的浪潮,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很多区域名茶一跃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名茶,徽茶也一举奠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但是盛名之下,徽茶却在市场上迟迟未盼来自己的“春天”。

新茶市场的尴尬

老万是安徽霍山人,他的老家是霍山黄芽的产地,他在合肥开了间茶庄,已经有7年的历史。这几天,眼看新茶即将上市,老万却开始担心起来。“第一轮上市的新茶肯定不是安徽本地茶,很多都是外地茶冒充的安徽名茶,本地产的安徽新茶还在茶园。”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在安徽的茶叶市场上已经有大约15年的历史了。”老万告诉记者,这些外地茶很多来自湖北等地,外形特别好看,与徽茶相比,叶薄,味淡,老万形象地说,行内人称之为“湖北一张皮”,这种茶指的就是湖北银针。

他告诉记者,在合肥的茶庄内,充斥着很多这种类似茶叶,但是在销售时它们全都披上了诸如黄山毛峰等安徽名茶的外衣,这种现象在礼品茶市场更为严重,因为作为礼品赠送的茶叶,一般消费者更难识别它的真伪。这种现象在前几年尤为严重,市场上90%的礼品茶几乎被湖北茶占领。

徽茶“落了后手”

由于地理位置的茶健康缘故,每年春天新茶上市时,由于安徽的气温茶商网较一些南方省份而言较底,导致徽茶一般要到清明左右才能上市,而南方一些省份由于温度高,茶叶生长期短,因此,在档期上,一些南方省份的新茶比徽茶要早10至15天。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徽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夏涛博士称,这种地理上的优势导致徽茶在还没有上市时就受到了第一波的打击,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新茶上市正迎合了消费者喜欢喝新茶的习惯。他告诉记者,这种外地茶入侵安徽的历史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一开始是福建等地的茶叶,曾一度引起徽茶的恐慌。而这几年主要是安徽周边省份的产品,这些省份的茶叶与徽茶品种差不多,但造型精致,作为礼品大受欢迎。

由于新茶上市价格很高,而茶叶的销售高峰时期就是新茶上市的一段时间,因此,由于外地茶的冲击,等到徽茶上市时,已经在时间上落后于自己的对手了。

作坊式生产难成气候

安徽市场的区域性名茶很多,《中国名茶志》收录的安徽名优茶就有89种,比浙江的75种多了14种,2003年安徽名优茶产值达到了7.21亿元,产量比浙江高3个百分点,但产值比重却比浙江低10个百分点,尤其是名优茶平均价格我省为38.15元/公斤,而浙江省这个数值为65.80元/公斤。

专家介绍,目前茶叶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名优茶的竞争。由于我省目前的茶叶生产方式落后,很多茶区的生产加工仍然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手工制作,一些小作坊的小型加工厂,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导致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夏涛介绍,在机械化水平上,我省与外省比较,目前尚有很大差距。“很多浙江的茶厂老板是通过收购、租赁等手段进行整合,建立起大的规范化茶叶企业。”这样保证了茶叶生产的规范化、质量标准化,产品规格化。相对于此,我省的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低。结果导致徽茶在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

市场呼唤茶业“航母”

“在时间上,徽茶与外省茶没有优势可言,在市场竞争上只能通过品牌和质量来取胜。”夏涛认为,安徽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很高,但是这只是对安徽茶的认可,对于安徽来说,安徽茶的品牌却未必认可。

对于徽茶的这种困惑,夏涛认为,徽茶的出路在于扶持龙头企业,塑造知名品牌,通过市场的力量,由大企业对市场和品牌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支柱型的品牌企业,由强势品牌进行支撑。通过这些龙头企业,改变我省目前的这种尴尬境地。

“这方面做比较好的是台湾的‘天福’,这家公司主要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经营乌龙茶进入大陆市场,主打自己的品牌,以文化理念营销茶叶。”夏涛称,这种方式可以作为徽茶的一个成功借鉴。

茶叶蛋吧亨大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