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代替酒饮成为“国饮”有没有可能?

2021-03-04 12:16:42热度:211°C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文化也由此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日前,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农业部茶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等8家国家级机构联合倡议:建议将茶定为“国饮”。

本期嘉宾是省政府公务员黎明、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峰教授、有恒服饰企业总经理曹竣。

主持人:据考证,中国人饮茶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在很多人眼里,茶文化已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将茶饮代替酒饮成为“国饮”,有没有可能?

黎明:我认为这个建议不太符合现在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酒宴的饮料,也应该是多品种的,比如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喜欢喝碳酸饮料,还有人就喜欢喝凉白开。伴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不同样也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嘛?适当饮酒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拿我来说吧,一喝茶就胃疼,那我是不是还不能参加“国宴”啦?我认为,不要把茶作为酒饮的惟一替代品,而是在宴请时多增加一些让人们选择的茶类饮品,这样做可能更合乎人情,也更合乎国情。

陈峰:前天,我们刚刚请了一位在美国的中国教授来我校讲课,课题就叫“绿茶与癌症的关系”。这位教授是在国内做的科学研究,他说,多饮绿茶能够预防癌症。所以,我认为这个创意非常好。至少它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曹竣:在应酬中很多酒是不能不喝的,所以,让人感觉身心都很疲惫。有一句顺口溜不是说嘛健康茶“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坏了身体活受罪”。有时候为了避免喝醉,我都会随身携带一张胃切除的假病历。所以,我举双手赞成这个倡议。不过,现在我觉得政府机关和一些高层次的宴请就让人很轻松。只要不劝酒,我还是很愿意和新朋老友聚会的,否则,我宁愿呆在家里喝稀饭。

主持人:长期以来,国人已经习惯了在酒桌上灌酒,可能通过酒的媒介作用,起到联络感情的目的,也比较容易办成事。如果“以茶代酒”,会不会使酒桌上的气氛冷下来,让人不太适应?

黎明:所谓“无酒不成席”嘛。在酒桌上,可能一杯酒就是感情的稳固剂,但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前不久在我的一次大学同学的聚会上,就有一位不能喝酒的同学,大家商定,我们喝一小杯酒,他喝一大杯茶,最后恰恰就是喝茶的人先倒下,而且还“醉”得不轻。在医学上也有“醉茶”一说,而且有医学专家指出,醉茶比醉酒更伤害身体。所以,我们不能断章取义。所谓灌酒,也是反映了一个人,甚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问题。只有全民素质都提高了,就不存在灌酒、灌茶一说了。南非一些国家的国民每天都离不开咖啡,咖啡可以说是他们国家的国饮,但从来没有听说他们硬性地把咖啡定为惟一选择,而只是多了一个让人们挑选的饮用品种。西方人喝酒就很讲品味,先摇一摇,再嗅一嗅,然后才是浅尝辄止。我们下一步可能要做的就是提高酒品。

陈峰:刚开始肯定会有这种情况。我想,慢慢就会好的。茶文化可能文化层次高的人过渡期会短一些,层次低的人这个适应期相对要长一些。

曹竣:这就是从一个习惯到适应另一个习惯的问题。惯例要靠人去打破,如果大家都能明白健康的重要和茶文化的深刻内涵,慢慢就会适应的。

主持人:这8家机构还在倡议中指出:要提倡茶德,以茶倡廉。是不是在酒桌上禁酒就能发挥廉洁的效应?

黎明:这是两码事。不是说我们的干部喝了一顿酒就是腐败了。我倒认为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有相关职能部门抓一抓茶叶的质量问题,看看所有的茶叶在质量上能不能达到“国宴”的标准。

陈峰:我不这样看。政府宴请时以茶代酒和倡廉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只是一个防微杜渐的手段和一种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有些酒是“应酬酒”,不得不喝的,而且喝过酒还得回办公室办公,这就会让人比较累,而且会误事。出席国外的酒会或参加高层次的酒宴,一般都不会劝酒,自斟自饮,这样的社交场合比较宽松。

曹竣:我们不能说喝一顿酒,干部就会腐败,那不是照样还有滴酒不沾的贪官吗?这要一分为二地看,有些场合领导干部喝些酒,特别是红酒,对身体无害,对感情有益,这不是挺好嘛。但可以肯定地是,大开吃喝之门,大刮吃喝之风,的确会带来不良后果。我认为只要掌握好一个度就行了。我希望通过这个建议,我们的政府部门在宴请时应该倡导“以茶代饮”,顶多上一点红酒。多饮茶,少喝酒,不吸烟,让我们的国人身心更加健康,使“茶饮概念”深得人心。

茶叶费马连道茶叶一条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