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打造“中国硒锶有机茶之乡”

2021-03-03 10:24:36热度:143°C

中国茶网贵州站讯:新增12万亩园、15家茶叶加工企业、上亿的年产值、连接上万户茶农,涉及10个乡镇、47个村,这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近五年来向全县人民交出的答卷。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5至10年,让全县茶园面积突破20万亩,实现茶叶年总产量12000吨、产值10亿元,带动10万茶农增收致富。这是全县人民努力的目标。

山青水秀 景美茶香

素“黔蜀门屏”之称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树木繁茂、云遮雾绕,环境独特,资源丰富。孕育出来的水如仙露,茶如酒中茅台。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有着三百多年的种茶历史,产品曾出口欧美,是上世纪贵州七个产茶重点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10万余亩,年产值1亿多元。拥有洛龙镇野生大茶树和棕坪乡万亩野生“天茶”等宝贵茶树资源。

仡佬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三幺台”,传承千年的油茶饮用习俗赋与其深厚文化内涵。

道真有发展茶叶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发展高品质生态绿茶的资本和底气。

道真属中亚热带湿润高原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多云寡照,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森林覆盖率达49%。土壤多为黄壤、黄棕壤,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和出产高品质有机绿茶。

高端运作 抢战先机

进入“十一五”以来,道真县委、政府决定把茶叶产业作为发展道真农村经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以茶兴县,以茶扬县,以茶富民”的发展方略,把茶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产业,出台“高端运作、抢战先机”的系列举措,坚持“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做大道真茶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改变未来。

2007年,贵州提出打造全国绿茶产业大省,500里茶廊茶业发展目标,遵义实施100万亩茶海工程,道真县委政府审时度势,规划“十一五”期间新建茶园10万亩、“十二五”期末茶园面积突破20万亩的目标。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把茶产业定位为农业特色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2007年出台的6号文件指导下,和该县的多个政策举措下,使起步较完晚的道真,起点较高,发展较快。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道真茶叶产业无论是茶叶的种植面积、茶叶加工、企业发展还是品牌打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茶产业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

五年时间过去,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大力扶持下,道真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目前,该县五年来利用进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扶持茶产业县的机遇,投入中央财政支农资金0.4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近2亿元,全县已建成茶园14.2万亩(含老茶园1.8万亩),其中有机认证0.7万亩,无性系良种比例达87%。建成清洁化加工厂4间,加工点11个,名优茶叶加工生产线5条,年加工能力1800吨。新建年产500吨茶多酚加工厂1间,年产1.5万吨绿茶饮料加工厂1间。

打造“中国硒锶有机茶之乡”

经中科院贵州地化所和贵州省理化测试中心定量化验分析,道真境内土壤是国内罕有的富硒富锶地带,PH值在4.5到6.5之间,特别适宜茶树生长。经取样化验,道真茶叶除具有普通名优茶香高味浓、香味持久、色泽翠绿明亮、滋味清醇鲜爽的特性外,所含锶硒等微量元素还具有防癌治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独特保健功效。

独特的地理和土壤等自然优势,为道真发展生态硒锶有机茶具有了不可复制的优势。

道真茶叶的快速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肯定,贵州省省长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王富玉、遵义市委书记喻红秋等领导曾多次深入道真考察指导,增强道真各级干部以及茶农大发展茶叶的信心和决心。该县明确提出了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茶园面积突破20万亩(其中通过有机茶产地认证3万亩);可采摘面积达到15万亩;至2020年,实现茶叶总产量12000吨、产值10亿元的目标,同时还将发展油茶种植面积30万亩,通过有机茶产地认证5万亩。新建茶叶精深加工厂9间,粗制茶叶加工厂31间;打造2个集仡佬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三幺台”、“油茶”于一体的旅游观光茶园,逐步建成“茶产业—茶旅游—茶文化”于一体的茶叶大县。把道真打造成“中国硒锶有机茶之乡”。

云南茶叶批发市场茶叶店计划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