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崛起”如何打好发展这张牌
2021-03-02 18:46:00热度:140°C
2021-03-02 18:46:00热度:140°C
中国茶网资讯:“茶香幽远千年史,茗色不减万古情。”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安徽,气候宜人,茶产业发展由来已久。但品种多、品牌少,有名茶、无名牌,一直是困扰安徽茶产业发展的瓶颈。
7月30日,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加强徽茶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茶产业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来自全国以及安徽省的茶界主管部门、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论道徽茶实现振兴的崛起之路。
困境:徽茶缺少关注和顾客
“安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产品种类众多,文化底蕴丰富,但多年来却并未有太大的发展。”会上,应邀参加高峰论坛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表达了担忧。他说,60年前,安徽与浙江、湖南并称中国三大茶叶大省,2010年,安徽茶业总产量仅8.3万吨,不仅大大低于浙江16.3万吨、湖南16.6万吨,更低于福建27.3万吨、云南20.7万吨、四川16.9万吨、湖北11.8万吨,居全国第7位,总量在全国的占比也有下降的趋势。
“安徽茶叶经济的增长关系到全国茶叶经济总量的提升,也关系到全国茶农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作为本土的茶叶企业,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天霁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安徽茶叶在全国从第3位掉到第7位,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很焦虑,这不是安徽茶叶应有的位置。”
那么,徽茶正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到底缺少什么?“企业是创造顾客的组织,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适用于安徽茶企和茶行业来思考。”殷天霁介绍说,在云南基本上只有两种茶:普洱和滇红,其中,普洱茶的拥护者和知情者的数量就是徽茶的两倍。
而另一项调查显示,100个调查者中,只有11%关注徽茶,29%关注普洱,7%关注铁观音。而关注徽茶的11%如果分到各个徽茶品牌,每个品牌份额不到2%。“徽茶其实缺少的就是关注和顾客。”殷天霁说,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徽茶的品牌打造,才能逐渐走出困境。
出路:徽茶欲打造“四大王牌”
中国名茶榜中,徽茶占据4席。但早已闻名天下的徽茶却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处境,虽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却在市场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如何实现徽茶崛起?如何在市场上寻找徽茶自己的春天?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必定总结了目前徽茶在全国的地位:发展条件在全国居上,发展能力在全国居中偏上,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中偏下。因此,突出品牌是徽茶产业振兴的重大事情。
茶产业究竞发生了哪些变化?安徽省的茶产业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突出徽茶品牌建设?“安徽已经在全局上相继提出了一些品牌战略。”程必定介绍,安徽省政府在今年2月份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提出“突出王牌,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安徽省茶叶“王牌”。在地域上,每个市县也应有自己的“王牌”,整合提升,推进名茶向品牌跨越。而从企业来看,应发展大企业、大品牌、大示范。此外,他建议说,应从文化层面推进徽茶品牌建设。目前,茶的内涵已由饮料扩展到文化茶,发展茶产业,应以徽文化基本价值为中心,打造徽茶品牌。
展望:徽茶要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
与全国形势相比,茶叶企业小、散、弱现象在安徽表现得更为典型。徽茶在整个市场化开拓方面滞后于沿海地区。市场化程度低,文化宣传、品牌建设不足,使得徽茶的市场培育期较长。
那么,如何提高市场化程度呢?“重点在企业,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黄山市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一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茶企做品牌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即品质上追求质量的稳定和实力上保证足够的数量。对于品牌的理解,谢一平坦言,“以研究设备、扩大基地建设和生产为主,市场拓展销售为辅,这是10年前自己关于创建品牌的做法;而现在坚持的是用市场拉动和引领销售,通过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地彰显茶企和产品的整体品牌优势。”
“茶叶不是奢侈品,茶产业做强做大要依靠大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适应情况,由于整个市场组织化程度低,门槛低,按照小农经营的固有模式很难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基础薄弱的茶叶产业来说,总体上一二三产业连接并不牢靠,有长远的路要走。”黄山一品有机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福寿认为,徽茶要走产业化之路,只有加强组织化程度建设,在产、供、销各个环节中相继培育出一批实力较强的领军企业,通过发挥各自的实力优势,相互配合、协调支持,才能符合茶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
此外,程福寿还表示,茶叶应是富有文化的健康饮品,也是大众化消费产品,并非奢侈品。一些地方文化和整个产业已经背道而驰,太急功近利,把茶叶产品的一些本质东西丢掉了。如天价茶叶,以及一些人为炒作、包装、宣传过度等。对此,他呼吁:“对于茶叶来说,培育品牌及规范市场是个很长的过程,企业应在做好产业之后赋予其文化的灵魂,落脚点一定要做老百姓能喝得起的茶。”
民国茶叶那里批发茶叶上一篇 : 茶叶月饼提前抢滩中秋市场 普洱茶、铁观音等仍成主流
下一篇 : 古丈推进良种茶苗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