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包装业亟待“二次提升”
2021-03-01 17:26:39热度:118°C
2021-03-01 17:26:39热度:118°C
中国茶网资讯:步入中国茶都茶叶包装市场,就如同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包装“百花园”。货架上,齐整地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包装盒;过道上,重重叠叠地堆叠着“五光十色”的包装袋。各种包装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近年来,我县茶叶的市朝、产业化迅速形成,对包装需求量剧增。据了解,2012年,我县茶叶包装需求超过10亿元,且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开始注重创立品牌,茶叶包装、特别是高档包装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本地包装企业未能满足这种需求,致使一些茶叶企业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县外。本土茶叶包装如何“二次提升”,占据市场主导?记者就此展开了一番走访。
广阔市场为何花落旁人
日前,魏荫茶业从省外定制的一批茶叶包装盒陆续运抵安德物流公司,魏荫茶业设计人员黄东华在一番严格查验后,将它们一箱箱装车运往公司总部,再根据各地茶叶销售情况,转运全国各地。黄东华告诉记者,不仅魏荫茶业,近年来,县内品牌茶企所使用的中高端茶叶包装物,几乎都是“外来货”。
目前,本地印刷包装企业(包括个体)为数众多,已有上百家。本地名牌茶企定制包装物却为何舍近求远呢?
对此,黄东华透露,本地产包装盒、袋,文字图案和色彩搭配稍嫌不足、缺乏新意。“公司对礼盒的质量要求较高,而中高端礼盒以厦门、浙江等地设计生产的为最佳。”
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亦对记者直言,“中高档茶叶,特别是礼茶,对包装的需求不仅要美观、卫生,而且要能够很好地凸显不同企业的个性、文化。”当茶企的要求在县内无法满足时,不得不舍近求远,寻找县外包装公司。
2012年我县茶叶包装需求超过10亿元。然而,如此庞大的市场却几乎被外地企业瓜分殆荆据了解,本地茶叶包装物80%由外地企业提供,本县包装企业仅占20%的市场份额,且大部分茶叶包装企业仅提供中低档通用包装。
一家县内包装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其实本土企业都想把家门口的市场牢牢抓在手中,但由于设备老旧、包装印刷设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缺乏创意等原因,并不能满足本地客户的需求,使得全县除茶叶通用包装外,大多数中高档市场被厦门及浙江、广州、江西等县外包装厂家所占领了。
此外,本土企业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泥潭,恐怕也是市敞落旁人的另一原因。目前我县真正上规模,专门从事茶叶包装生产的企业一共只有4家,分别为广福、怡龙、正浩、源鑫包装公司,看似相互间竞争并不充分,但由于他们在创意上都不具独特性,且专利意识淡薄,所以新设计很容易被复制,企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更直接导致企业重材料,而忽视设计。
本土企业亟待“二次提升”
日前,记者来到联合包装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印刷生产线飞速传动,喷墨均匀,终端“吐出”的图案清晰逼真,色彩绚丽。企业负责人詹振惠说,2010年,公司投资近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从浙江购置回一套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中高速印刷机和凹版印刷机,新设备极大提高了印制质量。
詹振惠透露,“设备提升后,许多茶叶生产厂家纷纷慕名来下订单,公司不仅成功地承揽了本地安溪铁观音集团、祥华陈双算名茶等品牌茶企的包装业务,还将市场拓展到了市外、省外。”
近两年来,面对严重流失的市场份额,我县各大茶叶包装企业动作频频,一些企业开始在机器设备上“更新换代”。如,广福包装极为重视跟踪先进设备,添置先进机械,培养熟练的操作人员。近年来,通过彩印设备升级,企业销售额明显提升。
此外,不少企业还采取诸如高薪外聘设计人员、将设计业务发包给专业的设计机构等做法,弥补创意的不足,赢回了市常
位于美法工业区的森隆包装,是一家年轻的企业,设计团队不足5人,但公司各类创意包装产品却层出不穷,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创意总监陈昌生透露了其中的奥秘:“我们与厦门、浙江等地高端设计顾问企业达成了修改协议,由他们来实施创意的二次提升。”
看来,想要收复失地,光靠自身的人才资源是不行的,而且一个尚在成长中的企业包揽下市场调研、设计、开发、生产等所有环节,成本太高了。陈昌生就明确表示,如果借助更多外“智”,企业不但能大打包装“创意”牌,还能腾出手来,专注于市场调研、同茶企沟通,对包装质量进行改良。
硝烟渐起的“收复战”中,政府部门也是一个不能缺席的角色。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本土茶叶包装行业收复失地,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关部门应尽早对这一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布局、整体规划。
在广福包装负责人林为棒看来,将茶叶包装行业笼统归入服装箱包鞋帽行业协会,不利于针对性地整合茶叶包装行业资源。可成立茶叶包装协会,引导包装企业上研发项目,改善技术水平,引进高端人才,帮助包装企业与县内茶企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詹振惠亦建议,相关部门应规范市场,引导企业良性竞争,通过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扶持包装产业链上相对较弱的化工、网络、文化创意等专业公司,完善整个茶包装产业链。
茶叶标签贴开家茶叶店上一篇 : 青龙乡送科技信息进茶区
下一篇 : 贵州茶叶企业集群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