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荣辉:我只想还原茶的健康本质

2021-03-01 14:18:47热度:162°C

园采用人工深挖除草

茶园生机盎然

早春的茶园景色怡人

“水千口,打一字。”

9日,见面伊始,袁荣辉就抛出了一个字谜让我们猜。

袁荣辉是福建华辉九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水千口”是企业的注册商标。别看谜底简单,是个“活”字。然而,当初取用这三个字作为商标,袁荣辉可谓费尽思量。

水润千口,茶香万里。“水千口”取自朱熹理学 “源头活水”。它包含了三层涵义:习总书记在任宁德市委书记时说过一句话,做企业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力,袁荣辉推崇的正是水的这种韧劲。其次,做企业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企业发展是个积水成河、聚沙成塔的过程。第三企业之树要保持长青,企业家要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情怀。此外,“水千口”的商标设计让袁荣辉道出了内心的感悟。一片展开的茶叶叶脉恰似甲骨文里的“水”。

这些,也是袁荣辉在与茶相伴中累积的宝贵人生体验,亦成为他这十来年经营企业的坐标。

制茶世家,万里茶路闪耀百年荣光

袁荣辉出生于制茶世家,与茶结缘,并非偶然。

袁荣辉的茶园位于武夷山市东部的上梅乡上梅村,这里也是与“丝绸之路”齐名的“万里茶路”上的重要起点之一。

上梅的茶经济可以追溯到清代。据当地史料记载,清代这里居住的多为袁姓人家,以制茶卖茶为生。最著名的莫过于与九龙山隔山相望的袁氏茶庄。一座清代制茶厂的残留旧墙基遗存至今,约百米长,据其长度与宽度推测,当年这座制茶厂占地约数千平方米,并拥有健全的生产与生活系统,规模之大,令人惊叹,这也是当年茶叶生产繁华景象的最好明证。

“上梅三十六场,场场三十六人,出了一个袁天龙。”民间流传的这句谚语描绘的正是袁天龙所创办的袁氏茶庄红火情形。而袁天龙,即是袁荣辉的先人。袁荣辉家中至今还珍藏着一张1936年国民党省政府颁发的全省特产比赛一等奖奖状。具体颁奖内容为:品类——武夷茶,出品人:袁天龙,出品经福建省特产竞赛会审定给予一等奖奖状。奖状上还有当时的福建省政府公章以及颁奖人的私章。

袁氏家族世代做茶,传到袁荣辉时已是第七代。由于种种原因,武夷茶生产一度步入低谷,一公斤茶售价不过二十来元。茶农无收、无心事茶。很多人仅是种少许茶供自家人饮用,袁荣辉家亦如此,这片茶山也因此没有完全荒废。

树林茂密、虫鸣鸟叫,袁荣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在古茶山度过的。在长辈的记忆中,小时候的袁荣辉是个不折不扣的淘小子,甚至有人断言,这孩子不会有什么大出息。谁也没有想到,在氤氲茶香里长大的袁荣辉,心中早已植下了一片绿,他选择了握紧祖辈传递下来的“接力棒”,并以另一种方式续写家族制茶史的荣光。

种烟养茶,人家“下海”他“上山”

袁荣辉是如此的爱茶,即使在武夷茶价廉备受冷落的那些年,也不肯弃它而去。

在办企业前,袁荣辉曾种过烟。身为茶叶技术员的他,卖力种烟原因竟是为了以烟养茶。人家“下海”他“上山”。2003年开始,袁荣辉着手垦复古茶场。荒山林里,他四处寻找当年在福建省特产比赛中一举夺魁的老茶树,先后有100多株“水仙”品种的老茶树被保护下来,而后又集中种植到立地条件最好的地点。经过不断扦插繁育,这些茶树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多亩。

武夷山戴上“双世遗”的桂冠后,茶、旅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扶持产业。茶产业的春天到了!敏感的袁荣辉神经立刻兴奋起来。他自筹资金创立了上梅乡首家集茶叶育苗、栽培和加工于一体的公司,并从妻子及自己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为公司命名华辉九龙岩茶发展公司。随后,他清理了长栋头、梅岭具有茶文化背景的古茶园遗址,对遗存于村落周边的百年老枞水仙古茶树进行科学管护,重新整出300多亩新茶园。武夷山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后,袁荣辉又将贷出的4万元全部用于扩建茶厂。

企业,开始艰难起步。

重建生态,高山密林种出天然好茶

在武夷山,袁荣辉的茶企不是最早创办,也并非规模最大,能在短短十来年在业界声名鹊起的是他坚持种有机茶的理念。

上世纪90年代,“有机茶”才在国内首度提出。在那个许多人几乎不知道有机茶概念的年代,袁荣辉将茶园定位为“有机茶”,鲜有人能理解这种近似疯狂的执着。

袁荣辉的想法很质朴,虽说“岩韵”是武夷岩茶特有的风格,但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那只是茶人的一种感受。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更注重的是喝进嘴里的茶是否安全、是否对身体健康有益。喝茶,是人们追求健康、营养、养生、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如果连茶的安全都做不到,说什么都不实际。

方向就是力量,袁荣辉打定主意奔着“有机”而去。建园之初,他就独具慧眼,把有机茶园建在位于海拔700米以上的梅岭。这里冬暖夏凉。高山日出迟,日落早,终日云雾弥漫,日夜的温差比平地小,不冷不热,极适宜于茶树平稳生长。高山紫外线较强,有利于芳香物质形成。选好了基地,他便不惜重金投入500多万元资金,进行有机茶园建设。

茶本来就是自然农耕的产品,干净土壤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口感明显不一样。因此,别人种茶先砍树,袁荣辉却是应了“见缝插针收成好、大树边上好种茶”等茶谚,费心倾力为茶树生长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如今,园内森林密布,降雨量丰沛,相对湿度大。云雾缭绕中,太阳的直射光转变成漫射光,更有利于茶叶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的积累。常处在云雾笼罩之下、处于密林怀抱中的茶树,因此也拥有了天然香气和空灵品质。

在茶园管理上,袁荣辉也是一丝不苟,一一按照有机茶的生产标准,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化学食品添加剂等,茶园土地的肥料是购自光泽圣农的禽粪肥,并采用人工除草,将拔除的草埋在茶树根部,再用泥土覆盖一下,就等于施了一次肥料。而套种在茶园的多种绿肥植物,则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平时除虫则是通过灭虫灯和生物链进行的,保护瓢虫、鸟等一些茶树害虫的天敌来达到以虫治虫,使生物生态达到平衡。

坚定信念,做一杯喝得放心的武夷茶

有了更高的定位、更大的目标、更远的愿景,自然就有了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十年多间,袁荣辉在有机茶园的建设上已投入上千万元的资金。

为保护茶叶品质的绿色、纯天然,袁荣辉还在制茶工艺上下了大功夫。他采用的是武夷岩茶传统独到的手工制作技艺——“文火慢炖”式炭焙。炭焙能使茶产生理化上系列变化,从而形成丰富的口感。而炭焙茶则更耐泡,汤色明亮,叶底绵软,有淡木香,类似于大自然的感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年的发展华辉九龙岩茶发展公司已升格为福建华辉九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成为一家集武夷岩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及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公司的茶山面积增至千亩,袁荣辉个人拥有的有机茶面积在武夷山首屈一指。公司建有标准化厂房、制茶车间、传统焙坊、品评室、包装室、贮藏室、品茶大厅等,拥有先进的生产、加工、包装设备,以及一批经验丰富的制茶师、评茶师和茶艺师。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生产的老枞水仙、奇兰、红茶(金骏眉、银骏眉)等大红袍系列产品,已通过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获准产品执行标准号、卫生许可证号和国家批准使用原产地域产品标志。企业在丽江、连云港、赣州、厦门、漳州等城市均设有连锁店,在武夷山还开办了形象店。

百年古茶山能重焕生机,袁荣辉说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而他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努力回馈社会。

除了为武夷山当地的教育事业慷慨解囊,袁荣辉的茶园还作为武夷学院、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的学习科研基地,为茶产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做茶需要信念。”

“我只想做一杯好喝、能喝、喝得放心健康的武夷茶。”

“水千口”,诠释的正是袁荣辉做人、做茶、做企业的心得。

合川茶叶四明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