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创建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2021-03-01 13:36:21热度:144°C
2021-03-01 13:36:21热度:144°C
中国茶网资讯:勐海县众多普洱茶企业秉承“质量创品牌,诚信共发展”的理念,为普洱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企业,为勐海普洱茶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同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日前,勐海县委、县政府对在普洱茶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大益集团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勐海陈升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叶有限公司等7家规模以上先进普洱茶企业进行了表彰授牌。(上图)
勐海,勇敢之人居住的地方。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与茶的历史可谓渊源流长,为世人书写了一章章传奇故事。近日,勐海又有大动作:全县各族人民将携手强势推进筹建“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此举为勐海县建设“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保护、开发和利用茶产业资源并科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提供了有效途径。号角已吹响,风帆已扬起,只待续写勐海普洱茶新的传奇。
世界茶源彰显风采
勐海县,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和普洱茶发祥地,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是我国最早的普洱茶出口基地县,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种茶民族,有最古老的野生型和栽培型茶树王,有最古老的种茶山寨……
1962年,《中国茶叶》月刊向世界发布了在勐海县巴达发现野生茶树的消息。经现场测量、当地历史考证及多位知名专家联合认定,树龄超过1700多年,成为当时发现的世界上存活树龄最长的古茶树,被誉为“茶树活化石”,在世界茶叶界引起了轰动。中国是世界大叶种茶起源地的论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据有关文献记载,晚清至民国时期,为开发边地茶树资源,发展茶叶贸易,一些手工业制茶商云集佛海,鼎盛时期全县23个茶庄年产紧压茶外销达到4万担。1938年,云南个旧人白孟愚创办南糯山制茶厂,开创了佛海茶区办茶厂和用机器加工茶叶的先河。1940年,茶叶专家范和钧建成佛海茶厂,也就是勐海茶厂的前身,是云南较早的规模化机器制茶企业。1951年,云南省农科院在勐海县南糯山茶叶实验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茶树种质理论研究,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行“土肥、修剪、采摘、养蓬”关键技术和“密植、速成、高产、稳产”栽培法,实现了云南大叶茶由“乔木”向“矮树”的革命性跃进,为滇南茶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勐海县政府于1958年成立“茶叶办公室”,是云南省设立时间最早的茶叶技术推广机构,至今仍然在全县茶叶种植、低改和技术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勐海县属亚热带高原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8.7℃,年平均相对湿度78%。雾多是勐海的特点,年平均雾日107-160天。“高山云雾出名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肥沃,极宜茶树生长。浓雾的滋润使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茶味独特,富含多种营养素,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勐海味”。遍植于各生态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许多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的地方品种,既可从中选出良种推广,又可作进一步选育良种的种质资源。这一优势,为全国其他茶区所望尘莫及。经审定,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3个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长叶白毫、云选9号等11个品种为省级茶树良种。勐海成为茶树良种的种质基因库。
有关史料记载的“濮人植茶”也证实了布朗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在布朗、傣、拉祜等民族的生活中,无论生养婚娶、饮食起居、往来应答、岁时节令、占卜禁忌、丧葬祭祀、信仰崇拜,都离不开茶。如今,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藏于深山老林中的无公害古树茶也受到广大爱茶人的青睐,成为了茶农的摇钱树。曾经寂静的山村成了热闹的茶叶交易市场,勐海人因茶而富,勐海县经济因茶而盛。每年春茶开采之际,县城宾馆爆满,茶商涌上茶山寻茶、守茶成了一个不变的约定。
多年来,勐海县委、县政府一直把茶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扶持,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广运用科技成果,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扶优扶强普洱茶龙头企业,扶持优质茶叶原料建设,打造普洱茶品牌,确立了把勐海建成全国最大、最优、最安全的普洱茶生产加工基地县的目标。目前,已形成了“大益”、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等为龙头的普洱茶精加工企业群,成功打造出了大益、八角亭、七彩云南、庆沣祥、陈升号、兴海、福海、朗河等普洱茶著名品牌。茶品牌享誉海内外,茶叶产业逐步成为全县重要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在推进勐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全县茶园面积达45.06万亩,其中古茶园4.6万亩;干毛茶产量2.02万吨,精制茶产量2.14万吨;茶叶的工农业总产值达34亿元;创造税收收入2.1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7亿元的30%。在工商局注册的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共1460户,近3万人就业。其中,初制所653户、精制厂229户、茶叶销售企业388户、茶叶专业合作社190户、涉茶商标535件,均为全省县级第一。全县33万多人口中有茶农近20万人,茶农人均来自茶叶纯收入达3000元左右,占全县茶农纯收入近50%。
创建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2013年6月,勐海县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创建“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11月初正式获准筹建。此举标志着勐海普洱茶产业在进军国家级品牌战略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也是勐海茶叶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从示范区获准筹建之日起有两年的创建时间,全县上下将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抢抓机遇、创新措施、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努力把勐海建成普洱茶原料基地最优、产量最大、品质最好、品牌最响的县,茶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最好、发展最兴旺的县。
为此,勐海县科学制定工作规划和制度。结合城镇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规划,将尽快制定出台“普洱茶产业品牌建设发展规划”,出台品牌建设的鼓励性措施,并将对全县的茶资源分布情况和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各类问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摸底排查,找到破解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把创建工作作为第二批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抓好落实,最终把创建工作打造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大特色亮点,成为帮民、扶民、助民的一项民生工程。
勐海县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以“茶樟间作”为主的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到2015年,全面建成茶中有林、茶在林中的生态最优普洱茶原料基地。着力推进初制加工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晒青茶生产水平和品质特色,大幅度提高初加工水平。着力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全面提升茶叶产品品质和档次,提升茶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品牌和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全面提升品牌效益,扶持茶叶企业争创品牌,促进茶产业向品牌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实现该县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全部荣获“普洱茶产业中国知名品牌”称号,并建立规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着力加强流通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建设,构建“勐海普洱茶”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渠道。着力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突出“勐海味”特色,认真落实包括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加工工艺、外形特征、内在品质、包装方式等技术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体系。夯实品牌建设的质量基础,不断加快建立茶叶质量整治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建立统一的普洱茶生产质量标准,有效遏制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加快建立质量诚信联动机制,建立茶叶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建设统一的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快筹备建立检测水平高、专业性强的勐海普洱茶公共检测实验室,以及计量基础建设、认证认可等工作,有效发挥标准化工作效能。
勐海县委、县政府还将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保障“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也不断加大协作力度,充分挖掘论证有潜力的项目,为引进资金、技术、拓宽外部市场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茶产业发展。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与乡镇茶叶示范样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勐海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建设“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明确部门、乡镇(农场)、行政村(组)和企业职责,细化各项任务,倒排时间、倒逼责任、倒推进度,形成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各职能部门加强业务指导,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农场)、有关部门精心策划,细化方案,落实责任,把任务具体明确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行政村(组)也积极组织动员群众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真正成为创建工作的主力军。
勐海,正在凝聚全县人民之智,汇集全县人民之力,强力推进“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
西洋参和茶叶一起泡旅游区茶叶上一篇 : 专家:喝茶可消除油腻 茶醉时赶紧吃块糖
下一篇 : 推陈出新,让小黑茶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