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茶的品鉴如此粗糙?

2021-02-28 13:09:24热度:163°C

我常常会遇到自称不懂喝,或者自称懂茶的朋友。但谈到如何是懂茶,一款茶如何是好,往往语焉不详,这背后还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我们缺乏表达的语汇与体验的觉察。

比较经常碰到的评价是霸气,如果不是霸气,那就是柔了。霸气本身是一个描绘强度的语汇,强度应该是一个形容词,它的后面应该有一个被形容的对象才对,什么霸气?是哪一种香气,是汤质的哪一个特点,口腔感觉的哪一个层面?


如果我们不能说清楚,那就会产生一种荒谬的情况,仿佛一种菜以够不够咸作为好坏标准,那大家就会采用不同的手段来增加咸度。为什么缅甸某些极苦的茶价格一路上涨,从品鉴来说乏善可陈,但因为混在平淡的茶里可以增加“霸气”,所以仍然有很大的市场。

很多想深入学茶的朋友,会选择茶叶评审的方式,说实话我难以理解,如果不是想成为大厂的技术员,学习这种工业化的审评有多大意义?在这种审评当中外观占很大的比重(成熟体系中应该是5%,而现在茶叶评审中干茶汤色叶底加起来要占一半以上),描述口感语汇十分乏少,体感更是没有涉及。对于一种工业化产品,这种标准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想学习品鉴的茶友来说,是歧途。

从冲泡的方式来说,茶叶评审采取的是闷泡的方式,这也同样适合强调浓度的评价体系。有的人也会说,试茶一定要很浓,才能看出优缺点。但实际上我们要完整理解一款茶,不可过浓。道理很简单,香气与口感的感知与评价本身是有范围的:味精本来是鲜的,但我们如果单纯的加大浓度,就会变苦;适度的酸、辣和过度的酸、辣带来的体验完全不同。

过浓的茶汤还会掩盖茶本身的层次,令很多茶喝起来似乎差异不大,当浓到一定程度,古树和台地的差异也会模糊(农药影响除外),这正是茶叶评审所忽略的问题。


语汇与能力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建立了一些参考点,我们才能在品鉴这个话题中深入,无论在各个领域都是如此,传统文化在慢慢的浮现,什么是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文化体验,体验到了,各种语汇对上了,就是传承。而如果能提出新的参考点,赋予新的价值,那才是真正的创新。

在这个方面,台湾的茶人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生津、回甘、喉韵、茶气,这些语汇已经基本为大家接受,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让这些模糊的概念清晰。同时,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客观来说,普洱古树茶的口感与体感的丰富性要大于咖啡,不低于葡萄酒,但为什么语汇如此贫乏?同时茶的文化意蕴也有很大的体验空间,这方面东方文明有先天的优势,为什么反而很弱?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有的人说,搞那么复杂干什么,好喝就行了。其实细致的品鉴不仅是隆兴茶文化那么简单,品鉴的清晰同时也是在规范市场,让大家都能受益。如果我们都说不清好坏,那无疑造假者,忽悠者会大行其道;真正的好的东西价值得不到认可,就会被粗暴对待,消费者得不到好的体验,市场之中没有赢家。

作者:明洲/茗寿堂

编辑:茶泡泡网小林

杭州茶叶销售豪品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