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茶文化孕育三千年醇厚风雅

2021-02-28 12:40:26热度:168°C

客人临门,泡上一壶好,好友来访,斟上一杯香茗。茶馆里一坐,一折纸扇,上下五千年任由评说;二三好友邀邀约约,品茗听书饮茶看戏……宜宾人好茶,由来已久。宜宾种茶、品茶,宜宾的茶谚、茶歌,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茶馆品茗的习俗,折射的是这方水土的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折射的是这方水土滋养孕育的醇厚风雅。今天,宜宾更是青睐这一片片青葱绿叶,将它打造成造福民生的绿色产业。

史料记载,3000多年前的宜宾就有产茶记录。历史变迁湮灭了前尘往事,但茶一直留在宜宾人身边。如今,宜宾仍然是四川的茶叶主产区,茶文化在宜宾源远流长,已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品茶香

话茶道沧桑变化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僰道是宜宾最早的行政称谓,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始建僰侯国,其时,人们就开始了茶叶种植业。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自古是西南边疆联系内地的交通要冲,宜宾成了四川茶叶流向江南的重要港口。宜宾四季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20世纪50年代,宜宾县蕨溪黄山便发现了上千年的野生大茶树,以后又在高县、筠连、屏山等地发现同类大茶树,经四川省茶科所鉴定,这些野生大茶树与云南野生大茶树一样古老。因此,宜宾也是茶的故乡之一。

在茶业兴盛的唐、宋时期,宜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茶马互市”特别兴盛,宜宾各地大力发展茶业,用以换取马匹、盐及其他日用品,形成了专门的“买马场”和“茶马交易市场”,茶叶的品种逐渐增多,筠连的黄芽茶、雷波的黄郎毛尖、宜宾的明前毛尖等品种,在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除大宗的团茶外,还有品质优异的“上用茶”(即贡茶),产于宜宾县蕨溪黄山等地的龙芽茶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时代变迁、朝代更迭、战争影响,龙芽茶在明代以后便逐渐失传。明代中期以后,四川的茶叶转向加工生产砖茶(黑茶)。宜宾生产的南路边茶,更是成为了朝廷羁縻边疆民族的政治商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过去的茶庄相继被茶叶公司、供销合作社取代,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茶叶更是成了国家专营的商品之一。市场开放后,宜宾城区经营茶叶的商店更是达到了100余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1986年,宜宾已被确定为四川省十二个出口茶生产基地县(市)之一,标志着宜宾茶叶生产已初具规模。相传,宜宾市境内的百里冲山梁上,以前共修筑了四十八座庙宇,人称“四十八庙到觉华”,如今,庙宇已然不复存在,而当地农民,却依然继承着庙宇种茶的遗风。

闻茶歌

寄情于茶 喻茶感事

茶树漫山遍野,新芽初绽。旧时,采茶女们背着背篼像蜜蜂似地一边在茶园里穿梭忙碌着,一边用清亮的嗓子唱着各种鲜活的采茶歌。她们自编自唱,歌词淳朴,曲调优美,如: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箩茶叶一箩歌;妹儿山上采春芽,阿哥炒茶等妹喝……

茶歌,流于口传,行于民间。宜宾现存有100多首(个)茶歌、茶谚、茶传说,是宜宾茶文化得以保存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在各区县农村流行,多为即兴演唱。文人载于茶诗,市井见于茶歌、茶谚和茶的传说。

宜宾茶歌有《月亮出来茶籽生》、《采茶采得口儿干》、《采五更茶》、《采姐妹茶》、《采增广茶》等,内容有如宜宾县商州的薅秧歌:“二月采茶茶发芽,哥哟莫想就吃它。等到三月清明后,妹儿上坡来送茶”。又如屏山的儿歌:“侧儿根满坡生,我是家婆的亲外孙。我从家婆门前过,家婆喊我屋头坐。倒碗茶,冷冰冰;端盘菜,几根根……”等等。宜宾茶谚、茶对联有:“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等等。

宜宾还有一些与茶相关的传说故事。如筠连县联合苗族乡的《茶小伙与盐姑娘》的故事,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向往;珙县孝儿双田村的《玉香茶》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恶徒的憎恨;还有江安县《酽茶解毒》的故事以及屏山县《药王的传说》等等。这些扎根于民间的茶故事,相传甚久,影响深远。

逛茶馆

茶里乾坤 江湖百态

宜宾茶文化,不能不提茶馆。茶馆是民间的沙龙,朋友相邀于茶馆,品茗听书、饮茶看戏,谈天论地,好不自在。

据史载,在唐代,宜宾只有茶水摊,路人渴即饮之,多出自士人义工的善举。宋代“茶马互市”在宜宾兴起后,有了专门售茶冲饮的“幺师”和迎送的“堂倌”,茶厅里有鲜花和名人字画作装饰。清代曲艺进入茶馆,柜台上方挂有艺人曲目牌,供茶客在雅间点唱。

宜宾茶馆兴于清代而盛于民国,流行于当代。三次移民入川后,小小的宜宾城里有茶馆二三百家,其中有名气的大茶馆也达数十家,如火神楼、杨泗楼、望江茶园、乐宾茶园、德园、留园、三江茶社、锁江亭等,有帮会茶馆和行业茶馆之分,也有高级茶馆和市井茶馆之别。

茶馆里,老虎灶和盖碗茶具必不可少。所谓老虎灶,即是一个大灶台上有多个灶眼,许多烧水壶便坐其上面。各灶眼内之火大小不同,壶中水沸也就时段不同。那时,高级茶馆,装饰考究,设有八仙桌、太师椅等;而一般茶馆,即为大众茶室,有竹木方桌和长案,以及长短木凳子、竹靠椅。

从20世纪初起,宜宾男女共进茶馆已很平常。在城区各个茶园,夏日饮茶乘凉者络绎不绝。茶棚内和室外树荫下,长案横列,方桌任意挪动,花生、瓜子等干果之类茶碟,任你选用。那时,民间艺人在茶馆卖艺,叫做“漂叶子”、“钻阁子”。如曾在宜宾红极一时的曲艺名角曾剑秋、何东秀、何玉风等,就是从茶馆里走出来的。

“在茶馆一坐,一聊就是一天。”今年60有余的宜宾市民刘大爷回忆当年自己喝茶时的感受,那时候刘大爷还是个武侠迷,特别喜欢看武侠小说,小说中,茶馆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是“江湖”上打探消息的地方。他还记得盖碗茶的样子:喝茶前要拿盖子拨一下茶叶的动作;当时聊得来的茶友,把听来的消息又讲给别人听,引得大家一阵阵惊叹时的得意。“经常混茶馆的人,大多都是‘万事通’”他说。

今日之宜宾茶馆,尤其是大型的茶楼、茶坊,早已从单一的喝茶、打牌之地过渡为请客聚会、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日趋变得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宜宾各类茶楼、茶坊、茶苑已是中西合璧,富丽堂皇,雅俗共赏。

看今朝

宜宾茶走向世界

近年来,宜宾茶产业紧紧围绕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365”战略,按照创新驱动战略部署,加快发展,不仅在茶叶品质、产销量上有所突破,同时也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入。

立足于宜宾茶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宜宾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宜宾将加快建设“世界红茶文化中心”、“中国茶叶博览城”和“宜宾茶国际会展中心”等三大中心,并通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成为四川省千亿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把“宜宾茶”打造成为宜宾第二张城市名片。

从2008年至今,宜宾已连续开办了八届中国宜宾早茶节。

宜宾茶香飘海内外,为更多人所知晓。

在2013年于成都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上,包装精美的宜宾茶、茶多酚、茶食品等惊艳亮相,赚足华商眼球。

2014年是宜宾市全市茶产业创新转型的起始年,宜宾早茶在全省较为早期的采摘,吸引了不少客商踊跃订购。

2015年,在成都举行的“宜宾早茶品介会”上,来自各国的嘉宾共饮宜宾早茶,欣赏茶艺表演。斯里兰卡驻成都领事馆领事坎迪潘说,宜宾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造就了宜宾红茶独特的味道,宜宾茶的特点很快让人记住。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雅各布称,参加宜宾早茶品介会是一次美妙的体验,他深深地感受到宜宾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多年的努力,宜宾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茶园面积与综合产值接连攀升,在四川省打造“千亿茶产业”和“茶业强省”战略中领头羊的形象日益显现。宜宾正倾力打造响当当的宜宾茶品牌,通过品牌引领带动宜宾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倾力将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

宜宾力争到2020年,建成中国优质茶种植加工核心区、健康养生茶休闲度假示范区;世界红茶采购中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四川省边茶、黑茶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中国西部茶饮料绿色食品制造基地。全市生态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100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0—500亿元。

家乡茶叶茶叶永川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