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防治茶树病虫害

2021-02-08 16:08:27热度:116°C

随着气温的回升,树病虫害发生量逐渐增加。为了有效地防治茶树病虫害,又符合无公害茶生产标准,笔者提几条技术措施,供广大茶农参考。

一、优先选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一方面容易增加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另一方面长时间地进行化学防治,病虫抗性增强、容易导致再猖撅现象。所以尽量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利用中耕、除草、修剪等农业措施,消灭病虫,消除病虫源。物理防治:利用采茶、人工摘除虫叶、灯光诱杀等消灭病虫害。生物防冶:利用生物农药、害虫天敌消灭病虫害。

二、达到防治指标后再进行化学防治
广大茶农要纠正“见虫就治”、“无虫先治”等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只要病虫害没有明显威胁到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鼻时,就不一定要采取化学防治。这里有一个化学防治指标,即需要进行化学防治的茶树病虫为害程度。没达到这个指标就不需要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指标:茶尺蠖,4500头/亩或10头/米茶行;茶毛虫,1个虫群/米茶行;小绿叶蝉,夏茶5-6头/百叶,秋茶10-12头/百叶;黑刺粉虱,2-3头/叶。

三、挑治和普治相结合
许多病虫害在发生初期往往是局部发生,这样就只需对发生部分进行化学防治,而不必全面化学防治,既降低防治成本,又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环境。如茶毛虫、茶尺蠖、螨类等在局部发生时,只需进行挑治。普治最好掌握在茶季间隙时进行。

四、掌握对症下药和防治适期
每种农药都有自己的防治范围,对不同的病虫害要采用不同的农药,并不得任意提高用药量和用药浓度。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防治适期,如蚧类、粉虱类在卵孵化盛末期;茶毛虫等食叶类害虫在3龄前幼虫期;叶蝉类在发生高峰前期;茶树病害在发生初期。

五、安全间隔期和最多农药使用次数
每种农药有安全间隔期,茶叶采摘必须在安全间隔期以后才能进行。为降低一种农药的农药残留,一般每种农药一个茶季只能使用一次。小米茶叶茶叶的用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