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虫害——茶树茶刺蛾

2021-02-08 16:05:45热度:152°C

刺蛾又称茶奕刺蛾、茶角刺蛾,是我国茶树刺蛾类的一种重要害虫。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除为害茶树外,还能为害油茶、咖啡、柑橘、桂花、玉兰等多种植物。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6毫米,翅展24~30毫米。体和前翅浅灰红褐色,翅面具雾状黑点,有3条暗褐色斜线;后翅灰褐色,近三角形,缘毛较长。
卵椭圆形,扁平,淡黄白色,半透明。
幼虫共6龄。成长是体长30~35毫米,长椭圆形,背部隆起,黄绿至绿色;各体节有2对枝状丛刺,分别着生于亚背线上方和气门上线上方。体前背中有一绿色或淡紫色棱形斑。背线蓝绿色,气门线上有一列红点。
蛹椭圆形,淡黄色,翅芽伸达第四腹节,腹部气门棕褐色。蛹茧卵圆形,褐色。
2、习性及规律 茶刺蛾在浙江、湖南、江西等省一年发生3代,在广西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茶树根及落叶和表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浙江、湖南、江西于4月化蛹,5月羽化;在广西桂林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
蛹大多在白天上午羽化。成虫白天栖息在茶丛下部叶片背面,夜晚十分活跃,有较强的趋光性,卵散产与茶树叶片反面叶缘处,卵在茶园中的分布与茶树长势有关,幼龄茶园、改造复壮茶园及长势旺盛的茶园中的卵量往往大于茶树长势不良、树势衰弱的茶园。在同一 块茶园中,靠近园道茶树上的卵量比原理园道茶树上的卵量大。在同一丛茶树上,以茶丛中、下部叶片上的卵量居多。
卵孵化后,初孵幼虫活性弱,一般停留在卵壳附近取食。1、2龄幼虫大多在茶丛中下部老叶背面取食,3龄后逐渐向茶丛中、上部转移,夜间及清晨常爬至叶面活动。幼虫喜食成、老叶,但当成、老叶被食尽后,则爬至蓬面取食嫩叶,当一丛茶树被蚕食尽后,逐渐向四周茶丛扩散。1、2龄幼虫只取食下表皮及叶肉,残留上表皮,被害叶呈现半透明的枯斑;3龄幼虫时呈不规则的孔洞;4龄起可食其全叶,但一般食取叶片的2/3后,即转另叶取食,大发生时则仅留叶柄,茶树一片光秃,影响茶树的安全过冬季数年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茶刺蛾幼虫体上有毒刺,人体皮肤触及后引起红肿、疼痛,妨碍正常的采茶及田间管理工作。
幼虫老熟后爬至茶树根际落叶下或表土内结茧化蛹,茶树落叶多、土壤疏松的,则就近结茧化蛹,反之则结茧较分散。入土化蛹的幼虫,起入土深度一般在3~5厘米。
茶刺蛾各虫态历期,在湖南长沙,卵期7~10天,幼虫期22~36天,成虫期4~6天。在广西桂林,卵期4~6天,幼虫期35~454天,蛹期15~17天,成虫期4~10天。
茶刺蛾一般以第二、三代危害较重。茶树受害轻重,一般取决于上一代的蛾量,蛾量大,次代为害重,反之则轻。除蛾量外,气候条件及天敌因子对茶刺蛾种群的消长亦有较大的影响。
茶刺蛾结茧化蛹期,对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土壤湿度大,气温在℃一下,有利于存活。若遇高温干旱,致使其存活率达为下降。
天敌因子是影响茶刺蛾种群数量的另一重要因子。在天敌因子中,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约作用尤为明显。此外,茶刺蛾幼虫期及蛹期还有多种寄生蜂及寄蝇,蛹常被白僵菌寄生,均对其种群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茶叶店赚钱福州的茶叶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