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民今吃茶粥为养生

2021-02-08 12:48:22热度:158°C

食粥,似乎一直是广东人的一种传统嗜好和“特别专利”。而时下的上海滩,将吃粥视为一种养生方式的市民正在与日剧增。“阿拉吃粥去”成了时下申城最为流行的“口头禅”,并构成了东方大都市又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线。

在浦江两岸,有不计其数的大小餐店、馆。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几乎都可看到它们竞相悬挂的关于“粥”的广告幌牌“煲粥”、“豆粉粥”、“薄荷粥”、“藕汁粥”、“果奶粥”、“菜汁粥”、“鸡汁粥”、“什锦粥”、“菊花粥”等,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平均每家餐店、馆的“粥”品种都达到了10种以上。沪西地区一家粤式馆,堪称申城最大的“粥城”之一,一次可同时容纳200多人吃粥,“粥品种”、“粥功效”、“适用人群”的“菜单”悬挂在厅堂正中,十分醒目。比如:“杭白菊花粥”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适用于肝火旺的人群;“焦决明粥”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头痛眩晕,目暗不明的人群;“金银花粥”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可以消除痱子;“枸杞粥”能益精明目,对肝、肾有好处;“枫斗粥”能生津润喉,对舌干嗓燥有辅疗之效……其中高档一类的“养颜煲粥”,用香大米配有虫草药汁及龙井汁久煲而成,每煲价格为28元;最廉的“清神粥”,用绿豆、百合、山药、绿粉末等炖熬而成,每煲价格为8元。这一煲可供三口之家美美地“呼呼”一顿。据笔者的耳闻目睹,这儿每天光临的“粥客”川流不息,馆厅里“呼呼呼”的吃粥声每时每刻都在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好一幅情趣盎然的“沪民食粥图”。该馆“老广掌柜”喜形于色地称:这儿平均每天要烧炖各种档类的“大锅粥”100多锅,5位身怀“粥技”、炖粥有方的老师傅忙得喘不过气来……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为数不少的饭店老板别出心裁,根据上海市民平时用餐喜欢啃嚼禽骨、鱼鳍、虾头的特点,便大胆开发并“隆重推出”一种叫作“龟鳖粉粥”的新粥品,即是将龟鳖壳这些废弃物洗净后,放入特制的磨粉机里磨成粉末,再掺入乌龙粉、大米里一同下锅,用旺火和文火有序地交错炖熬。如此这般制作出来的粥,其风味鲜得不得了,不仅营养十分丰富,而且还有很好的消暑解热效果,且价格低廉,每大碗仅售3元左右,因此极受工薪粥客的欢迎。浦东新区的一家大众室,每天早晨要售出这种“虾鳖粉粥”达5000多碗,效益十分可观。一些周而复始的粥客这样津津乐道:“虾鳖粥,实惠爽口,两碗下肚,精神抖擞,综合利用,老板多谋。”

食粥,自古以来都是用一个“喝”字来概括,而如今却要以一个“吃”字来取代?一细琢似乎显得有点不大贴切,然而要知道,如今食粥不仅仅是喝,粥客们还要配上各种珍馐佳肴以相佐。此外,还有各种特式风味的糕点、包子、馒头等,任凭选择,保君如意,以尽其兴。

“昔日喝稀为果腹,而今吃粥为养生。乍看两种食粥现象虽有某些沿袭和相似之处,但细悟本质上却截然不同。现在粥里的‘花色’、‘内容’已有着极大的丰富,其口感、风味、质量等与传统粥品不能同日而语、相提并论。”这是申城一些家、美食家“触景生情”的“有感而发”。

茶叶筛分机龙井茶叶批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