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中也很特殊的一种:白鸡冠

2022-11-06 08:25:05热度:81°C

白芨关是所有岩茶中最容易辨认的茶,它的叶子是嫩黄色的。走在茶山,可能一眼就认不出水仙花、肉桂、大红袍茶树,但一眼就能看到白芨关,即使是百米开外,嫩黄色依然醒目。

事实上,白芨关是一种白茶。它的叶子从深绿色变成淡绿色,从淡绿色变成乳白色。秋天,茶树树枝上的叶子会变成米黄色,有一层淡白色。树枝上深绿色的叶子镶着金色的锯齿边,艳丽而美丽。

白芨关单位产量不高,种植面积小,很难栽培制作,所以白芨关产量极低,喝白芨关茶更珍贵。

故事传说

作为武夷山的道茶百家馆,它的出现必然与武夷山知止道观所主持的白玉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宋代著名道士白玉蟾在武夷山大王峰下的知止寺道观主持修道,偶然在白蛇洞发现一棵茶树,为白玉蟾所创,因其叶似梳子,芽似黄白,故名“白芨关”。

武夷岩茶几乎有一个或多个美丽的传说。白芨关作为武夷山四大名丛之一,一定有很多版本的传说。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传说1:明朝时,有一个知府家去武夷山游玩,住在武夷宫。儿子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腹胀如牛,到处求医无效。刚过知止安,一个男孩在门前端茶,告诉他这茶叫白芨关。于是知府谢了末代皇帝,皇帝尝过之后,就赏了,封为御茶。每年赐银102米,石40石,令道安守树封贡。

第二个传说偏向民间:相传北宋燕京人李在武夷山定居打扫卫生,白天喂一只懂人性的白公鸡,在茶园啄虫锄草,晚上睡在道士身边修行。很多人都知道,这只公鸡已经有光环可以更在乎了。有一天,公鸡被凶猛的山鹰打伤了,受伤的公鸡在茶园里飞奔。鲜红的鸡血遍布整个茶园,最后死去。从此,这个园子里的茶树长势旺盛,茶叶由深绿色变为淡绿色,再变为淡白色。远远就能闻到香味。道士们泡的茶汤是米黄色的乳白色。只有那时你才意识到,公鸡用一腔热血来报答你的恩情。因此,这种茶被命名为白芨关。

品质特征

俗话说,白遮百丑,但是白化茶的味道好像还不错。成品茶外形紧实,色泽墨绿色、黄色,干茶有淡淡的药香,类似凉茶的香气,有一种特殊的长寿感;大多数岩茶的叶子是棕色的,但是白色的鸡冠花是带绒毛的乳白色。

汤色鲜橙,清香、清凉、甘甜。与其他武夷岩茶相比,汤色较淡。不细看,真以为是花茶。适合初次接触岩茶的朋友。味道和香味都很柔和,很容易被接受。没有像其他岩茶那样强烈的刺激和苦涩;茶棍味甜,很受女茶客的欢迎。

白鸡冠花的味道很特别,有特殊的药味和天然森林的草原气息,有茶友形容为蘑菇味,鲜玉米味等等。

武夷岩茶焙火程度对应口感!

岩茶焙火程度对茶叶口感的影响,仅对单号茶叶纵向对比。一种茶叶在轻,中。足火对比。

武夷岩茶的焙火程度的高低对茶叶香气及茶水醇度及岩韵表现具体如下:

轻火岩茶:香气高以花香为上,以茶水中类盖香为上,岩韵表现较弱,初品岩茶者宜选。

中火岩茶:香气幽以花香为显,茶水较醇久厚,岩韵表现适中。初品及茶客较喜之。

高火(足火)岩茶:开泡火香冲。茶质香气含蓄以果香为上,茶水醇厚,岩韵表现强。对岩茶有一定喜好者最爱。(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喝的大红袍到底有多乱?

那天在回武夷山的高铁上,听见邻座两人在聊武夷山的茶,其中一人说,大红袍就只有在景区的那几棵树,外面卖的都是假的,忽悠人的东西。

当时我正看着窗外,虽然类似的评价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听到,但话从耳边传来还真有些让人百感交集。

大红袍给人留下的这种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喝茶人之间,里头的争议是众说纷纭。

是的,太乱了。

大红袍到底是什么?

我们熟知的那六颗母树大红袍,分别有三个品种(奇丹、雀舌、北斗),在2006年就被要求停止采摘,现在已成为景点供游客观赏。然而关于母树的品种问题,也是各有各说法,这里仅仅只是讲我知道的。

有据载,大红袍原栽于九龙窠及北斗峰、竹窠等处。武夷山的老书记赵大炎先生曾在某个专访中讲过,(真正的大红袍还在九龙窠内,但谁也说不清,谁也没看见过)。(原话)

那六颗母树,经省农科院专家们鉴定,三个品种的香型,口感基本一致,武夷山政府为了更好的推广武夷岩茶,因而统一命名大红袍。

后来这三个品种经武夷山茶科所进行无性繁殖研究成功,正式推向市场,同时号召茶农们广泛种植,以纯种大红袍命名,才有了今天市场上的所谓纯种大红袍。而今武夷山已经普遍公认奇丹就是大红袍的说法。

这里我想借此说句,武夷岩茶四大名丛是不包括大红袍的,也没有什么五大名丛。四大名丛只有铁罗汉、半天妖、水金龟、白鸡冠。

严格意义上讲,我个人并不认同纯种大红袍这概念,前面已有说明,真正的大红袍,到现在谁也不知道其是什么品种,谁也没见过。

为何要把名字强加于它们身上?既然这三个品种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应该称其原名。把三个品种都算作大红袍,未免有些荒唐。

而奇丹即大红袍的说法也说不过去。至于这其中的原因或者利益纠葛,就不深究了。

另外,几颗母树到底有没有坊间流传三百多年,以及那些状元归来致谢为茶树披红袍、给皇后治病、猴子采摘等故事,也只能当故事来看。

说完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接下来不得不提及另一个概念——拼配大红袍。

它同样是为了推广武夷岩茶应运而生,即不同品种的岩茶,取长补短拼配出来的茶品,在市场上也被称作商品大红袍,因拼配而实现商品化。

拼配大红袍的出现,更是进一步的推动着武夷岩茶,或者说大红袍的发展。

比如香气好的茶与茶汤口感好的茶各取所需,听起来是简单,但不是随便拿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茶混在一起就能叫作拼配。

拼配师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茶叶审评能力,在原料上严格把控,原料火功要一致,香要融合,水要兼容,按一定比例调和,把茶叶价值最大化,拼配出的茶喝起来才会让人觉得自然。

各家拼配的大红袍都会不同,喝的时候最好不要追着人家问里面拼了什么品种,问了也是白问,多数人是不愿意告诉的,算是各家的秘密,但还不到玄乎程度。

在市场化运作下,大红袍如今已经演变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也正因这一系列的概念,才让很多人浑淆,把世人整晕。

市面上的大红袍有多乱?

不可否认,大红袍的宣传推广是成功的,所以才有现在的茶界地位,让(推荐阅读::安徽茶叶,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关 注:www.guniangcha.com)大家能够耳熟能详。

以至于有人只知大红袍,知道大红袍来自福建武夷山,知道它的传说故事,却不知道武夷岩茶,甚至也没听过水仙与肉桂这两大当家品种。

如果你仔细留意,应该就会发现市面上多数的岩茶包装,都是直接标着大红袍三个字,行业人称其为通用包装。

由于是通用包装,每家茶店所包装的茶叶自然是不一样,这就容易造成同一款包装,你在A茶店买的可能是水仙,在B茶店可能买到的是肉桂,C茶店或许是其他品种岩茶。而且价格还不同。

所以我常能遇到一种情况,有茶友跑来跟我说他在某处喝到一款大红袍,很好喝很喜欢,把喝茶感受描述一番后,发来一张通用包装的照片或茶汤照片,问问我这有没有类似的茶,品质如何,多少钱等等。每次我会都用没喝到不好评价之类的回答来婉拒,不然呢?

有人肯定要疑问了,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带各品种名称字样的包装?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嘛?

其实茶店也是无奈,主要还是因为大红袍名气太大,把水仙装在水仙的包装袋上无人识,装在大红袍的袋子上效果就不一样了。

举个实际例子:在家家户户喝茶的潮汕地区,大部分茶客的认知里,水仙是比大红袍低一级的茶叶,换个意思讲就是水仙是便宜茶,大红袍则是相对比较好的。

不信的话,若你在潮汕,走进任何一家茶店,看看是不是大红袍的包装最多。

相比之下,品牌包装的大红袍则会规范些,一般都是以拼配大红袍为主,不会出现同个包装,卖几个品种的混乱事。

虽然品牌茶包装规范,产品信息都有标注按国标生产,生产地址也是在武夷山,但每家茶企情况不同,乱象一样存在,有的茶企虽然生产地址是写武夷山,实际上他们的真实生产制造地址却不在武夷山。

也有茶企生产地址在武夷山,公司的一些产品使用的茶叶原料不一定是武夷山产区的茶,多来自周边地区,俗称外山茶。

如果我跟你说近几年市面出现了安溪大红袍,你一定会诧异。

当年金骏眉大受追捧,掀起了全国茶产地一片红,安溪出了个红茶叫观音红,也有把观音红当正山小种销售的情况,要么就干脆做成金骏眉的外形当金骏眉卖。

而现在除了红茶,安溪很多人在做用铁观音茶青制成的大红袍,由于岩茶行情连年上涨,铁观音市场行情一路下滑,茶农们为谋出路,于是就开始了这种创新。

做出来的大红袍成本价格低,傍大红袍之名销售,能卖个好价钱,普通茶客又不易辨别出区别,在利益驱使下,自然有人愿意这样干。除了铁观音,福建漳州平和县的白芽奇兰也有仿制大红袍的情况。

更有意思的是,曾经铁观音行情好的时候,也有人从外地制作铁观音拉到安溪销售。现在这事出现在武夷山,仿制大红袍却是来自曾经一样被仿制过的铁观音。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尝试工艺创新,制出新茶品,完全是可以并值得支持的。但做出来的红茶就叫正山小种,做出条形茶就叫大红袍,这就不对了。

武夷山其实还有许多优秀的名丛品种,但在大红袍面前,则不是那么被大家所过多关注和熟知。

因为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外界对岩茶、对大红袍的误解,也是问题之一。

乱象也远远不止这些,如果做茶的人,卖茶的人,能够将自己的茶说清楚,相信茶客们也会接受。毕竟谁也不愿意稀里糊涂的被当傻子。(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