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发展的五个时期

2022-11-02 12:15:12热度:127°C

历代茶书、茶诗对黄茶的记载极少。关于黄茶及其加工的确切记载,主要在明清时期,而较早的资料仅偶有记载。经梳理,我国黄茶的发展历史,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在我国的发展从萌芽到衰落经历了五个时期,这里来分时期分别详细看看黄茶的发展历史。

萌芽期:西汉至隋朝

这一时期,黄芽之名已出现,主要是出现了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这两种。蒙顶甘露早在唐贡茶之前就已名动天下,但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具体的产生时间均不明确。霍山黄芽纯粹因芽头发黄而被称为“黄芽”,工艺上基本上仍是晒青。它的“黄”,指芽头天然发黄,仅为色素缺乏的表现,是一种低色素茶种。

发展期:唐宋时期

《唐国史补》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项、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福州有方山之露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芽;靳州有靳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书中所记“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可能是早期蒙顶黄芽的肇始。岳州“邑湖含膏”就是清朝记载的“岳州黄翎毛,含膏冷”,也就是今天的黄小茶——北港毛尖。“寿州黄牙”就是沿用唐之前的“寿州黄芽”,不过已由晒青团茶演化为蒸青团茶。“蕲门团黄”与“寿州黄芽”属于同一产地。

上述的蒙顶茶、霍山黄芽和邑湖含膏三种黄茶始祖,都是有文字记载的唐朝贡茶。而“霍山黄芽”至宋时,开始出现向散茶的演变。

北宋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了一段饼茶加工中的“过黄”:“茶之过黄,初人……焙之,次过沸汤烤之。凡如是者三。……八火之余六火,火数既足。”这里的“过黄”,指的是一种特俗的干燥方式,干燥中以沸水“烤”之,类似现代工艺中蒸汽,制成后的饼茶表面略微发黄。

高峰期:明朝

黄茶的闷黄技术正式出现。明代,霍山黄芽炒青口感虽好,但韵味保存不够长久。采用闷黄技术后,茶叶韵味更厚更易保存,品质更为突出,能将霍山黄芽香高味甜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同时,也解决了炒青茶香味易散、陈化较快、口感较苦涩等缺点。后来,蒙顶茶也发现了黄变后口味更甘和,韵味依然出色,慢慢摸索出一种炒黄与闷黄相结合的易保存的甘和的茶品,这就是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和蒙顶黄芽沿着两条不同的演化路径,发展出不同的闷黄技术。霍山黄芽为突出低色素、氨基酸含量高的特色,朝高甜度高茶香方向演变,采用了三锅或者两锅杀青,高火烘、湿闷,延长摊放时间,缓慢氧化发酵的技术,口感接近绿茶,但内含物充分转化,茶质保存了绿茶的营养物质,提高了甜度,却无重火重发酵之弊。蒙顶黄芽则充分发挥了蒙顶茶芽紧致的芽头优势,采用了三炒三闷的技术(随机推荐:花茶有哪些,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关 注:www.guniangcha.com),因而极易保存,韵味独特,甘甜平和。

此时,霍山地区出现了新的黄茶品种——霍山黄大茶。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因制作程序繁复、成本高昂,不适合平民饮用,而黄大茶采用较为简便的制作方式,可大批量生产,满足平民的需求。霍山黄大茶采用粗老原料、重发酵、高火烘、大批量制作等降低成本的方法,形成了粗枝大叶高火香的特色,是一款真正平民可饮用的黄茶。这就形成了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作为贡茶高端茶,霍山黄大茶作为平民茶的黄茶格局。

明许次纾《茶蔬》记载:“江南地暖,故独宜茶。……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黄萎,仅供下食,奚堪品斗。”由此可见,黄茶是由于“不善制造”而产生的。这段记述与现时黄大茶大致相似。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品质特征和制法特点。可见黄大茶至少有400多年历史了。

颠峰期:清朝

清朝是我国黄茶的颠峰时期,各地独自发展的黄茶技术开始成熟,很多黄茶纷纷出现,如平阳黄汤、贵州海马宫茶、广东大叶青、莫干黄芽。

清赵懿《蒙顶茶说》(此文约作于1892年)记:“名山之茶美于蒙。……岁以四月之言采,僧十二人入园,官亲督而摘之,尽摘其嫩芽。……每芽只拣取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火。以纸裹叶釜中,侯半焉。出而揉之。诸僧围坐一案,复一一开所揉。匀摊纸上。于釜底口,烘令干。……焙稍瓮,则叶背焦黄。稍嫩则暗黑。此皆剔为余茶。”文中描述的就是蒙顶黄芽的加工工艺,其闷黄阶段是分两步。一是用纸包好后,用竹叶包好放到釜中,然后揉捻;二是闷烘,放到釜中,绷紧釜口后,再烘干。

衰落期:民国以后

民国战乱频繁,加上为了用红茶绿茶出口挣外汇,很多黄茶竟然失传了。

解放后,很多茶区绿改红。计划经济时代,又有很多黄茶因为产量减少,技术也开始遗失。至上个世纪70年代后,传统黄茶除君山银针和沩山白毛尖还有霍山黄大茶,别的黄茶基本停产或遗失。到现在,能炉火纯青地掌握黄茶制作技术的师傅已屈指可数了。

解放后至今,能够见到黄茶本来面目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很多茶友和专业茶人都只能以大师们当初定制的标准为参考来衡量所有见过的黄茶,但标准是统一的,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就出现了不以茶的品质来衡量,而是以黄变程度来衡量黄茶,越黄越好,汤也是越黄越好,根本就抛弃了黄茶本来甘甜平和的本质特点,甚至还出现了以是否鲜爽作为黄茶标准的茶人,标准混乱的一塌糊涂,黄茶一时变得真假莫辩。

寻中国茶叶版图的黄茶历史脉络

黄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在唐代起即为贡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品质特点,被诸多王侯将相、贤达雅士所看重。改革开放后,保守的中国茶叶产业开始慢慢松动。绿茶就不说了,近10余年时间,黑茶、白茶、红茶,你方唱罢我又登场,轮番上阵,中国茶叶市场看上去很热闹。唯独黄茶作为座上客,看看热闹的同时,众多黄茶开始“黄”改“绿”以求生存,甚至销声匿迹。


黄茶黯然失色的背后故事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唯一位列十大名茶的品牌。2008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参观完君山岛后,为君山银针欣然提笔——“君山银针,黄茶之冠”。

2005年,湖南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岳阳市供销社、君山公园,整合“君山”商标,组建全新的君山茶业。君山品牌整合之初,当年销售额不到200万元。从2005年到2009年,绿针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导致以往并不多见的针形绿茶,如群笋破土般出现,省内外出现了诸多绿针品牌。绿针多起来,就意味着其市场稀缺性下降。由此,君山茶业因为绿针带来的快速增长的利好局面出现了停滞。

2010年,君山品牌以“中国黄茶世界品”为企业愿景,复兴中国黄茶,期望以回归黄茶的战略。与此同时,安徽霍山县在北京召开了霍山黄芽(北京)高层论坛,以此带动霍山黄芽产品的销售。远在四川省雅安市的蒙顶山跃华茶业也开始调整企业战略,把目光转向了黄茶。

黄茶的前世今生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当时正在做一期关于黄茶的专题报道。2010年4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采访了于观亭先生,于观亭阐述了两个观点:第一,黄茶是个好茶类;第二,黄茶市场潜力很大,关键在市场开拓。并且,于观亭对黄茶做了很全面的系统介绍。刘仲华教授在近两年对君山的黄茶科研中也验证了黄茶的特点,黄茶特别适用于当今的亚健康状态人群饮用,以及应酬较多,抽烟喝酒人群的饮用和保健。

黄茶还能复兴吗?

有的黄茶已经完全消失了,尽管存留下来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已经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市场成绩,但和其他茶类的代表品牌比较起来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业内人士也在呼吁发展黄茶,重视黄茶,实现中国六大茶类的均衡发展。

为什么如此优异品质的黄茶在全国都在恢复传统名优茶的背景下却日落西山呢?《茶周刊》采访过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杜晓,他很看好黄茶市场的复兴,认为消费是多元化的,六大茶类都会有大的发展。黄茶只要能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加工工艺、加强基础实验研究就能走出一条新路。

时隔两年半的时间,我们再看中国茶叶市场格局,虽然黄茶品类所占份额依旧较小,但相比两年前却有很大的起色,增长速度非常迅猛。湖南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君山茶业、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这两年旗帜鲜明地提出复兴黄茶,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君山茶业,依托湖南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三甲的强劲后盾,收购岳阳北港毛尖,无论品牌形象,还是产品开发、市场拓展,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蒙顶山跃华茶业也进入了中国茶叶百强企业榜单。

不单是中国六大茶类的消费者长期以来此消彼长,普遍的商业规律也是如此,历史没有终结,繁华不会永恒,每个茶类都有它的消费群体和产业周期。根据茶行业的产业规律来看,黄茶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被许多专家和企业看好。

在这两年间,中国黄茶产业最重要的事件是首推岳阳市荣获“中国黄茶之乡”,并依托黄茶之冠“君山银针”的龙头带动作用,举全市之力打造岳阳黄茶产业。其次是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在岳阳开建,自主研发的自动化黄茶生产线,预计一期工程今年年底竣工投产。科研进展也在稳步推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在岳阳成立中国黄茶研究所的协议已经敲定,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也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成立了跃华黄茶研究所,随着科研工作的推进,相信在未来3年至5年的时间内,黄茶科研成果和工艺改进会有质的飞跃。

我们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专家、企业都希望黄茶能够重振荣光。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黄茶复兴的道路充满荆棘。黄茶中的主要品种均为历史名茶,底蕴深厚,再加上其品性温和、口感鲜爽、保健功效独特,这是黄茶显著的优势,而不利优势是黄茶企业均势单力薄,无论在加工工艺、市场推广宣传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如果黄茶产地政府、所有黄茶企业能够联合起来,抱团出征,黄茶市场才有可能闯出一片天地。

“霍山黄芽”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近日,“霍山黄芽”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公布,这是霍山县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

  “霍山黄芽”是连续三届安徽省著名商标,多年来,霍山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霍山黄芽”商标的使用、管理和宣传,“霍山黄芽”商标在国内外的公众知晓度大大提高,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带动了霍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霍山黄芽”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对“霍山黄芽”商标的保护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霍山茶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