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藏茶,这些知识你得懂!

2021-01-05 11:24:36热度:187°C

  四川黑茶自唐朝有记载以来,已有千余年历史,历史上主要指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是汉族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产于四川省,属黑茶类,因销路不同,又分为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

  藏茶即传统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低氟藏茶、特种藏茶的总称。2005年,四川雅安兄弟友谊茶厂最先提出“藏茶”一词,今主要以“雅安藏茶”为代表。

  四川边茶历史发展

  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公元1371至1541年)就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后改为“批验茶引站”。

  清朝乾隆时代,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灌县、崇庆、大邑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称“西路边茶”。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茶叶实行“保证边销”的方针,大力扶持边茶生产,使四川边茶迅速恢复和发展,产量超过历史水平,品质不断改进,并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正向连续自动化前进。

  南路边茶

  南路边茶是四川生产的、专销藏族地区的一种紧压茶,过去分为毛尖、芽细、康砖、金玉、金仓六个花色,现简化为康砖、金尖两个花色。过去主产于雅安、乐山两个地区,现已扩大到全省茶区,在雅安、宜宾、重庆、万县等国营茶场(厂)集中加工。

  南路边茶是四川边茶的大宗产品,鲜叶粗老并包含部分茶梗,须经过较复杂的制造过程才能使有效化学成分铰充分的转化,便于熬煮和饮用。

  依鲜叶加工方法不同,可把毛茶分为两种:鲜叶采割下来,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亦叫“金玉茶”);鲜叶采割下来,杀青后还要经过较复杂的蒸揉及渥堆做色过程后,始行干燥的,称“做庄茶”。

  由于“毛庄茶”制法简单,品质较差,茶区推广“做庄茶”而逐步淘汰“毛庄茶”。

  西路边茶

  西路边茶简称西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一带生产的边销茶,用蔑包包装。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称方包茶;北川所产的为圆形包,称圆包茶。现圆包茶已停产,改按方包茶规格加工。

  西边茶原料比南边茶更为粗老,以采割1-2年生枝条为原料,是一种最粗老的茶叶。产区大都实行粗细兼采制度,一般在春茶采摘一次细茶之后,再采割边茶。

  有的一年割一次边茶,称为“单季刀”,边茶产量高,质量也好,但细茶产量较低;有的两年采割一次边茶,称为“双季刀”,有利于粗细茶兼收,但边茶质量较低;有的隔几年采割一次边茶,称为“多季刀”,茶枝粗老,质量差,不能适应产销要求。

  价值功效

  生产工艺

  品鉴选购

  南路边茶分两等六级:上等又称细茶,包括毛尖,芽细、康砖三级;下等称粗茶,有金尖、金玉、金仓等三级,品质依次降低。

  南路边茶品质优良,经熬耐泡,制成的“做庄茶”分为4级8等,做庄茶的特征为茶叶质感粗老,且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有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的香气,冲泡后汤色换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滋味平和。而毛庄茶或叫金玉茶,其叶质粗老,不成条,均为摊片,色泽枯黄,无论是外形、香气,还是滋味都不及“做庄茶”,南路边茶最适合以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式饮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西路边茶茯砖和方包虽其毛茶较为粗老,但成品品质规格要求较高,尤以内质较讲究。茯砖砖形完整,松紧适度,黄褐显金花,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红亮,叶底棕褐均匀,含梗20%左右。方包篾包方正,四角稍紧,色泽黄褐,稍带烟焦气,滋味醇正,汤色红黄,叶底黄褐,含梗量60%。

  存储方法

  1.阴凉忌日晒,防止茶品极速氧化,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化学成分,如日晒味,长时问不得消失。

  2.通风忌密闭,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最好选用牛皮纸、皮纸等通透性能较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储存。

  3.茶叶忌异味,其具有极强的陇南 茶叶 品牌吸异性,不能与有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

  4.最好是长年保持在常温环境下,防止高温促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