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那种比较好?简述大红袍的品种

2021-01-28 10:58:27热度:151°C

  大红袍是武夷山岩茶中的代表性存在,而且是乌龙茶中的精品,它有着茶中之王的称号,汤色红润,滋味甘醇,回甘明显,一直以来都是贡茶的存在,只有最近几年才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那大红袍那种比较好呢?具体如下!

  1、大红袍品种划分

  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属于乌龙茶。按品质不同,划分为特级大红袍、一级大红袍、二级大红袍;按茶香不同划分为清香型大红袍和熟香型大红袍;按产地不同划分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

  2、根据品质不同划分

  (1)、特级大红袍

  春季采摘的大红袍级别是最好的,春茶时节一般无病虫危害,也不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所以这个时节的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佳的。茶叶外形紧实,香气浓长幽远,滋味醇厚甘爽。

  (2)、一级大红袍

  夏天采摘的大红袍适逢炎热天气,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但也容易老化。茶叶中氨基酸、维生素含量减少,使得香气不及春茶浓烈;而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增加,又使茶叶口感稍微苦涩,因此品质稍逊于特级大红袍。

  (3)、二级大红袍

  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不足,采摘的大红袍茶叶通畅较为枯老。茶树又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茶叶营养有所缺失,因此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佳,叶色较黄。

  3、根据茶香不同划分

  (1)、清香型大红袍

  清香型大红袍滋味甘爽,略点青涩,岩韵不够突出。汤水橙黄至黄绿色,较淡。叶底鲜活,赏心悦目。但清香型大红袍香气不耐储藏,品质易变。该类型适合于刚接触武夷岩茶的新消费者。

  (2)、熟香型大红袍

  熟香型大红袍汤色澄黄,香气扑鼻,叶底鲜活,绿叶镶红边,滋味醇厚、岩韵强而耐泡,茶性更温和、不伤胃。但熟香型大红袍带杂味、闷味、陈味等味道,更加适合品饮大红袍无数的“老茶鬼”。

  4、根据产地不同划分

  (1)、正岩茶

  正岩茶茶青采自武夷山名胜区,品质最好,条索饱满,颜色纯正,茶汤清澈,岩谷花香,喝完口齿留香。

  (2)、半岩茶

  半岩茶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品质相较正岩茶稍差。

  (3)、洲茶

  洲茶采自武夷山名胜区附近的乡、镇地方,是通过嫁接而生长的茶叶,因此品质较正岩茶、半岩茶再低一筹。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

  1、采摘

  大红袍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均臻成熟,呈驻芽,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纤维素老化,果胶物质少,滋味淡薄,香气粗劣。

  2、萎凋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

  3、做青

  岩茶制作工艺最重要的阶段是做青,做青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

  4、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主要的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杀青过程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

  5、揉捻

  大红袍制作工艺中,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6、初焙

  岩茶传统碳焙工艺“三道火”:初焙、复焙、炖火。

  7、簸扇、凉索与拣剔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8、复焙

  第二道火,即复焙,俗称"中足火".拣剔后的茶条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这样就可以防止茶叶霉变和减少茶叶的苦茶叶杀真菌茶叶地除草涩味,茶叶的醇厚度就提高了。

  9、分筛与归堆

  根据各成品茶的品质要求和火候标准对茶叶进行分筛、归堆。

  10、炖火

  第三道火,即炖火,俗称“炖火”,也就是茶在足干的基础上,进行文火慢焙的过程。炖火过程的细致处理,为岩茶所独有,而为任何其它茶类所不及,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

  11、装箱

  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综上所述,大红袍根据品种的不同、制作工艺的不同不过、等级的不同,分为多个不同的种类,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特点,但是都是值得品鉴的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