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乌龙茶名品四花旦

2021-02-09 14:01:17热度:110°C

为国饮,闽茶为优。有人说,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提到福建茶叶,肯定绕不开的,就是闽南的乌龙茶

  闽南乌龙茶品质特征鲜明独特,香气似兰似桂自然清香,滋味醇厚甘爽,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而对大多数国人来说,闽南的乌龙茶就是安溪铁观音,不过,对了解福建茶叶的人来说,闽南又怎一个铁观音了得?

  梅占、佛手、毛蟹、本山、黄金桂、石亭绿、白芽奇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第一茶叶网》网罗闽南乌龙茶,特推出专题“还有多少闽南乌龙茶值得细品”,以飨茶客。

除了铁观音、黄金桂等在闽南乌龙茶系中有极高的荣誉外,《第一茶叶网》从闽南收集的资料中,发现人杏仁、大叶乌龙、永春水仙、漳平水仙茶饼确实称得上闽南乌龙茶系中的四大当家花旦。

  安溪杏仁
  安溪杏仁茶系我所选育培植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系。1998年5月经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技术鉴定,确认杏仁茶是一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制优率高的乌龙茶茶树新品种。
  杏仁茶原种在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的千里眼佛庙前山坡上。据民间传说,它是清水祖师佛栽种,专供往来香客采摘治病之用。《清水岩志》记载:“鬼腔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这是古人对杏仁茶品质特征的形象描述。60年代初,清水岩管理人员就曾剪取其苗穗育苗,并在母树周围开恳种植。杏仁茶茶树乍看起来既象铁观音又似本山品种。但其采制的乌龙茶不同于铁观音也不象本山,具有独特的品种香型(似杏仁香)和滋味,若与铁观音拼配则可提高铁观音的鲜爽度。

  大叶乌龙
大叶乌龙,又称大叶乌,原产安溪长坑珊屏。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长坑人苏龙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民国年间,为纪念该品种的发现者苏龙氏亦称大叶苏龙。该茶品系较多,有软技乌、小叶乌龙和尖叶乌龙等。当前,在安溪还可细分为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竖乌龙、早乌龙等品系。在安溪主产区为长坑、西坪等乡镇,面积约1万亩。并在省内外茶区被广泛引种。1984年,大叶乌龙被认定为全国良种。


  永春水仙
  水仙茶是中国传统优良茶种,于清咸丰年间(1857年),由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成为“闽南水仙”茶的发源地。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品饮水仙茶,沸水冲泡时,茶汤飘逸缕缕似天然兰花独有的清香,未饮先畅;品尝几口,则韵香醇甘,津生喉润;几经冲泡,汤色明亮,韵味尚存,余香绵绵。永春现有水仙茶园1.8万亩,年产1300多吨,为闽南地区产是最多的县份。永春水仙屡获全国茶叶评比大奖,是名闻海内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

  漳平水仙茶饼
  漳平市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源于元代,明清时已有专门茶叶加工作坊。水仙茶最早产于双洋镇中村村,由邓观金从建殴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生产历史。漳平水仙茶制作是以武夷山岩茶制法为主,参考闽南水仙茶工艺流程初制而成,多为扁平方块状,外包白纸,称“水仙茶饼”,1公斤约50块。水仙茶饼具有干色乌揭,油润,干香纯正,内质香气高爽,且花香型优雅,滋味醇正,味中透香、汤色深橙黄、清澈明亮、叶片肥厚黄亮、红边鲜明、喝后不伤胃等优良品质。它以形、色、香、味兼优,被省茶叶学会列为福建省名茶之一。从1981年起,先后十三次获省级以上“名茶奖”和“优质奖”。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0年6月市农业局经作站麻启甘农艺师制作的水仙茶饼,经茶叶专家认定为中国名优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陈列展示。

昭平故乡茶叶茶叶得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