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茶解烦闷
2021-03-07 13:13:25热度:133°C
2021-03-07 13:13:25热度:133°C
茶之于无能之辈如晋惠帝,不过是解渴之物,但对于壮志未酬的英雄豪杰像晋朝大将刘琨,却成了解闷之物。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也就是八王之乱的末期,东海王司马越在与诸王的混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滞留在长安的晋惠帝即被东海王越请回京都洛阳。当时奉命前往长安迎还惠帝的便是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青年时与祖逖为友,两人枕戈待旦,意气雄豪,闻鸡起舞一典即出自他和祖逖。
当时北方匈奴见西晋八王倾轧,战乱频繁,即乘虚而入,蹂躏北方并州、冀州一带。光熙元年(306年),刘琨任并州刺史,他剪除荆棘,招徕流亡,孤军坚守并州近十年。建兴三年(315年),刘琨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与代王拓跋猗卢约定共讨匈奴,但次年猗卢被其子所杀,部落星散,刘琨功亏一篑。匈奴羯人大将石勒率军袭来,刘琨悉发其众反击,石勒据险设伏,结果晋军覆没,刘琨被迫放弃并州。
刘琨作为一位志士,眼见晋室内讧,天下大乱,北方匈奴等胡族又乘虚而下,攻城略地,天无宁日,后来竟在建兴四年(316年)灭了晋朝(西晋)。他自己虽率军于最前线与匈奴抗争,终因势单力薄,丧师失地,因此,内心时常愦闷不安。常言道:解闷以酒。但刘琨却以茶解闷,而且不喝则已,喝必好茶。
当时在北方边地的刘琨曾在一封给他的侄子南兖州刺史刘演的信中说:以前收到你寄来的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这些都是我所需要的。但在当我感到烦乱气闷时,却常常要靠喝一些真正的好茶来解除,因此,你可以给我买一些好茶寄来。
南兖州在今江苏江都县东北一带。刘琨喝茶要寄信给在南兖州当官的侄子捎带,说明在那时南兖州地区产茶,而且是好茶。刘琨长期行踪于只见刀光剑影,不晓品饮茶事的北方边地,却能知茶涤虑,千里求茶,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但是当时天下大乱的形势下,浅浅一盏茶,又怎么能慰藉孤臣之心呢?建武元年(317年),与刘琨结为兄弟的幽州刺史段匹(鲜卑族)推举刘琨为大都督,献血为盟,传檄各地共讨石勒。后来却不料祸起萧墙,段匹的堂弟被石勒收买,从中离间,刘琨竟遭毒手,被段匹缢杀。刘琨终究是壮志未酬,遗恨千古。陆纳以茶待客
一生中就喝过一碗茶的晋惠帝在光熙元年(306年)被东海王越毒死后,后晋王朝由于连年战乱,元气大伤,勉强维持到建兴四年(316年),终于被匈奴刘氏所灭。318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即帝位,是为东晋。
随着晋王朝政权的南移,当时在北方的士族、大族也纷纷南迁。在南北方人杂处相交过程中,茶作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显示出在南北方发展的差异。
四川曾是饮茶之风盛行的地方,但从三国时孙皓的以茶代酒一事来看,江南也风行饮茶。而在北方,饮茶之事却罕有所闻。到了东晋时期,茶在南方的发展远远超过北方,北方人因对茶尚处于一知半解的境地,所以甚至闹出了笑话。比如《世说新语)中记载说,东晋新安(今河南渑池)人任瞻(字育长)年少时即颇负声望,后因新安被北魏所占,被迫渡江南迁。有一次,任瞻在与众人一起饮茶时,问人说:这是茶,还是茗?当他感觉到对方露出奇怪的神色时,就赶忙辩解说:我刚才是问这茶是热的还是冷的。茶是冷是热还需相问?任瞻露出的这只马脚一时被传为笑柄。下面这则发生在东晋孝武帝(372至396年在位)时的故事更能看出,南方饮茶之风远甚于北方。
在淝水之战(383年)中卓有政绩的谢安与吏部尚书陆纳颇为交好,谢安常去陆纳家拜访。对这位已位居卫将军之职的贵客的上门,陆纳并不大肆铺张、盛席相待,只是清茶一杯,辅以鲜果而已。对此,陆纳的侄子陆俶非常看不惯,背地里常埋怨叔父不会做人,但又不敢当面相问,于是有一次陆俶自作聪明,暗地里准备了足够十多人吃的菜肴。谢安来了,陆纳照例是以茶果款待客人,而陆俶却为谢安一行人摆出了丰盛的筵席,山珍海味,美酒佳馔,好不诱人。席间,陆纳没说什么。谢安走后,陆纳便火冒三丈,叫人把陆俶狠狠打了四十棍,并且怒斥道:你这小子不能给叔父增半点光,却为何来沾污我一向谨持的朴素之风!
谢氏一族原是北方陈郡的世家大族,而陆氏在孙吴之后即为江南大族。陆纳认为客来敬茶是最好的礼节,而且颇能显示自己的清廉之风和高雅之举,在像谢安这样的权贵面前尤其能展示一种不卑不亢的风范,是以陆纳在官场交际中,视茶为举足轻重之事,是以陆俶的弄巧成拙才招来一顿乱棒。但陆俶之举也足以证明,当时珍馐必具的盛筵风行于官场之中。作为北方士族的谢安,只有在陆纳家中碰到这样特殊的礼遇,而在更多的地方,所遇必佳肴盛馔。
从孙皓的以茶代酒,到陆纳的客来敬茶,显示了饮茶在江南地区已有深厚的基础,而当时在北方、在已经南迁的北方人中,饮茶还是一件令人陌生的事。10克茶叶茶叶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