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传源:追逐朝阳的领路人

2021-03-06 13:58:18热度:175°C

福鼎市郑源工艺有限公司座落于东海之滨、晴川湾畔、素有“海上仙都”之美称的太姥山脚下,公司主要从事具和木雕茶具工艺品生产,拥有厂房1090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员工310人。公司主要生产黑檀木、红檀木花梨木三大系列茶具、木雕等工艺品。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韩国、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高档茶具的厂家,企业多次被福鼎市授予工业生产先进企业、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省AAA级信用企业和省级讲诚信重质量单位,公司五个茶具外观设计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认定,“郑源”品牌在国内茶具、茶叶界已是一个知名品牌。

当人们在称道福鼎市郑源工艺有限公司的时候,就更会称道它的开拓经营者---郑传源。

崭新的天地

中等微胖的身材,正直乐观的个性,刚满60岁的郑传源总给人一种亲切而睿智的印象。从1967年插队到农村进行劳动到目前拥资千万的公司老总,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神奇,也有太多鲜为人知的艰辛。

郑传源1967年至1977年,十年间的生活都在福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度过。十年间,他干过农活、当过学徒、做过裁缝,别人要学三年的裁缝手艺,他只有学了短短的三十天就出师了,其间的苦衷只有他一个人才能知道。1980年他被招到供销社当采购员,从此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对工作兢兢业业,采购足迹遍及了全国各地,得到了供销社领导的厚爱及职工们的拥护。

命运总是垂青于吃苦耐劳的人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名台湾客户需要一批茶具,他凭借着自己所具备的胆识与气魄,经过对市场的预测与分析,决定自己建厂生产所需的产品,他求亲靠友筹资十万元,在福州租用简易的厂房,经过维修改造,按照台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了设计、加工,并对台商表示一定按时交货。

订单虽然拿到手了,但如何兑现承诺?“只有拼命干!”他多次往返于工艺品生产、研究机构,虚心求教。经过60多天的努力,终于向台商交出了所生产的样品。看着郑传源生产出来全部设计与质量均符合标准的样品,台商竖起了大拇指,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生产的过程是艰辛的,一次他出差收购木材,为抓住商机,大冬天冰天雪地里,起早贪黑的往返于农村。几天几夜下来,浓眉下的一双大眼熬出了红眼圈,微胖红润的圆脸庞连熬带冻没了血色。他就是这样,无论干什么都没喊苦叫累,既当厂长又当师父,亲自下车间手把手的教工人。苍天不负有心人,到

年底效益好了,职工工资足额发了,外债还清了,高兴的泪水溢满他的眼眶。

正当公司生产走上正轨的时候,1990年,公司经营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变故。由于那时海峡关系紧张,台湾客户突然撤单走人,单一的销售渠道使得产品全部积压,工厂面临倒闭与生存的考验。怎么办?要闯关,就要不怕艰难!反复思考后,他选择了“傍大船御风浪”的求生之路。“外不行求内,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他不分昼夜上北京、下广州、跑上海,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终于经过一年的艰辛,达成了与国内部分客商的合作,“你不认识我,但我早已认识了你,促成我们合作的是你的诚心,还有你的创业精神。”难关度过了,苦涩难熬的一年挺过来了,企业终于摆脱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若想实现质的飞跃,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之路。从1992年到1998年,企业两次顺利扩大生产规模。1999年,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原有的规模已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也为了能够为家乡做点贡献,应福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邀请,企业从福州部分迁到了秦屿镇,工厂面积扩大到10900平方米,员工增加到310多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长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茶具工艺品生产企业。

闪光的品牌

在茶具市场,“郑源”就是一个闪光的品牌,它之所以光彩夺目,是因为“诚信、质量”四个字铸就。企业连续四次扩大发展的,也是郑传源真正开始探索、总结进而形成具有自己的以诚信、质量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和理念。他充分借鉴大企业的管理经验,在企业与员工、顾客、社会三个层面开展了包括企业制度、理念、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建设。

他完善了规章制度,建立了企业的管理体制,对售后服务做出了承诺,并建设性的制定了生产、营销制度。

他选送了一些职工到相关行业进行技术交流培训,并规定厂内所有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技术轮训。

他要求职工每月必须提出合理化建议,逐条批语,好的公开奖励,被采纳的立即督办。

他与商户签订售后服务承诺书,要求产品出厂必须把好“三关”,即原料入口关、生产关、检验关。

他建立了货物统一监管制度,客户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产品可退可换。

他提出了成熟的企业理念,在职工中反复贯彻,让他们心中有理想、行为有遵循、工作有方向,使

企业真正成为了服务大众、造福社会、培训员工的阵地。

他带头学习提高素质,搞培训,访客户,找问题。其他企业的成功之路和企业管理的典籍是他常翻常看的必备书籍;定期培训、集中讲课是他提高员工素质的方法;生产技术、经营之道、竞争因素、讲价方法、顾客心理学是他学习、传授的主要内容。

效益一年好似一年,顾客投诉量也从每年的几起降到2004年后在员工人数翻了数翻的情况下的零投诉,顾客满意,客源增加,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和谐的音符

郑传源在经营管理中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心系顾客,关爱员工,回报社会。企业无亏损,员工无下岗,并取得了骄人业绩。 他注重帮助贫困群众和下岗人员。对刚进工厂的员工,从培训到上岗从不收任何费用。他说:“虽然企业损失点儿,但为政府解决了难题,让贫困户家庭和下岗职工也有了饭吃,我的心也安了”。现在工厂里绝大部份的职工是出自贫困户家庭及下岗职工,一说起“郑源”,个个神采奕奕,因为那就是个职工温馨的家!

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他就把部份资金转向了社会福利事业。他每年都会拿出资金帮助乡村修筑公路,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资助特困户和贫困学生,逢年过节都要去看望贫困老人。他还资助了两名贫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费用,现在一个学生已从武汉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另一个学生从福州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研究生。

郑传源带给大家的不只是安宁和富裕,更有他个人美好宽广的胸怀。他把互相关爱、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融入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有困必解、有难必帮。老人有病了,他带头看望;连夫妻间闹别扭找他,也带人去劝慰。连职工都说:这哪是大老板,快成“管家婆”了。但就是他这个“好管家”,打闹没有了,敌视的情绪消除了,工作理顺了,一个健康和谐令人称羡的生产、经营氛围树立起来了。这就是郑传源,他积极应用现代管理理念,使企业与员工、与客户、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更加健康和谐!

美好的前景

在企业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郑传源又把目标瞄向了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在企业发展方面,他根据近年来我市农业和渔业生产发展较快,但农副产品深加工、销售没有相应跟上,制约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情况,经过几年市场调研,决定开发农副产品、海产品精加工项目。他于2004年投资5200万元创立了郑源食品有限公司,并在2005年6.18福建省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对接上了两个院士项目,为公司发展农副产品精加工项目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在谈到公司今后的发展规划时,郑传源说:“公司今后一段时间将致力于扩大现有产品的经营规模,引进高新技术,生产加工名优农副产品,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步配套高档茶具工艺生产线项目,实现高档茶具工艺和精品茶叶、优质农业和渔业产品生产、销售一体化系列开发”。目前公司已引进了新、优农产品品种,开发了以农产品冷冻干燥、湿冷保鲜技术及珍稀海产品的深加工项目。正着力于占地30亩的开发区新厂建设,工程计划2006年初完工,2006年中旬投产。

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六十年的酸甜苦辣,三十年的波澜壮阔。面对企业的发展他谦虚地说:“是赶上了好时代,好政策,好员工!”。有人说他富了,而他坦率的说:“只有员工富了,过上了好的生活,不再为住房、孩子上学犯愁,这才是我最欣慰、最荣耀的地方,再苦再累我也无怨无悔。联系困难群众,帮助解决难题,促进就业、创业那是我的执著追求。”

这就是一个民营企业家无怨无悔的选择!

这就是一名民营企业家的心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