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小伙子:一柄铜壶走天涯
2021-03-06 13:49:50热度:201°C
2021-03-06 13:49:50热度:201°C
茶乡小伙子:一柄铜壶走天涯
“手握长嘴铜壶,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年29岁的名山小伙杨晓韵,凭借一技之长,从西部欠发达城市走到东方明珠上海,从上海奔赴新加坡,再从新加坡到日本。
杨晓韵在人生最珍贵的九年中,完成了一个农家小伙不敢想的梦。
走出去,前面就是别样的天空!
帮助杨晓韵走出去的,是他娴熟的茶技。这个出生于名山县万古乡的小伙子,依靠茶技行走天下。关于未来,如今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他有许多思考,唯一不变的是这辈子怎样也离不开茶。
从名山到上海
凭茶艺走遍大江南北
初中毕业后,杨晓韵就离开了家,踏上外出打工的路。1996年到2000年四年间,杨晓韵做过建筑工,学过厨师,搞过推销,但却没有一个行业能让他停留下来。
未来何去何从?他一度找不到答案。
时间到了2000年,杨晓韵回到家乡,发现茶园多了,人们的收入也渐渐丰厚了。茶,在渐渐改变着名山人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杨晓韵见识了茶技表演龙行十八式。看着茶技师手中灵活翻转的长嘴铜壶,杨晓韵心痒痒的,恰逢蒙山派茶技表演正在招生,杨晓韵毫不迟疑地报了名,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学习。
2000年底培训结束,杨晓韵带着茶技又一次外出打工。成都、乐山、张家界……他行走在各个城市的茶馆之间,依靠一身茶技挣钱吃饭。遗憾的是,技术在不断提高,可待遇却不见上涨。杨晓韵想不通:我掌握的是独特的技术,可工资却和一般服务员差不多……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西部,来到东方明珠——上海,寻找新的机会。
这一次,他的一身绝活让上海一些高档茶楼老板看见了商机。扎实的马步蹲姿,行云流水般优美的倒茶方式,引来茶楼高朋满座。杨晓韵也因此拿到了打工以来的最高月工资——3000元。在成都等地表演时,他的月工资一般只有千余元。
从上海到新加坡
将茶技带出国门
可是,年轻的心始终是不安定的。到了上海,杨晓韵见识更多了,南来北往的商人,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友人,从他们惊喜的眼神中,杨晓韵渐渐认识到,自己的一身茶技还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他开始尝试将舞蹈、武术中的动作融到茶技表演中,拓展茶技招式。
2004年,杨晓韵看见了新的“曙光”。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四川豆花饭庄到内地寻觅茶艺师,凭借精湛的技术,杨晓韵成功入选。
走出国门,来到新加坡,他的精湛茶技更加受欢迎。第一次,杨晓韵有了一种自豪感,从内心深处为自己来自于一个茶文化大国而自豪。同时,他也深感自己茶文化知识积累不足。于是,在新加坡期间,他一方面认真做好每一场表扬,不断翻新花样;另一方面,他开始学习各种茶叶知识,提升自己的内涵。并与同伴一起,编排了长嘴铜壶组合表演“桃园三结义”,在增加表演看点的同时,向客人介绍中国茶文化。
很快,杨晓韵就适应了在新加坡的生活,月工资也达到上万元。这个名山小伙子走出了国门,让四川茶技在新加坡大放异彩!
从新加坡到日本
弘扬中国茶文化
2008年4月,杨晓韵以“高级员工”的身份从新加坡调往日本,在一家合资企业担任茶艺师。
对于这次调动,杨晓韵这样解释:“当时公司在日本那边合资开办了一家豆花饭庄,非常需要一个熟练的茶艺师,就年龄和资历而言,我都拥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就去了。我想将中国茶技带到日本,日本人非常重视宣传他们的茶道,我也想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于是,杨晓韵开始了在日本的新生活。在茶技表演上,杨晓韵已轻车熟路,难的是语言不通。
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下午5点到晚上10点,这两个时间段是杨晓韵的上班时间。除此,杨晓韵几乎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日语上。现今,杨晓韵已经能用熟练的日语与当地人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杨晓韵的茶技表演在日本同样赢得了认可。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个大阪人听说了我们的茶技表演后,竟然从大阪坐车专程到东京来看,也有一些日本朋友专门向我们请教这套技术。”提起这些,杨晓韵脸上有着欣喜的笑容。
据他介绍,在日本工作期间,每天平均要接待客人200人以上,对每个客人都要用不同的斟茶方式。与杨晓韵合作的也是一个四川小伙,两人将中国武术的一些动作融入到茶技表演中,不仅增加了看点,更将中国茶文化表现得精彩淋漓。
在日本期间,杨晓韵的月工资上涨到人民币两万元。
小伙子说:
“我的生活不会离开茶了”
日前,杨晓韵从日本回到名山探亲,说起茶,他滔滔不绝。
对于当前中国的茶艺市场,杨晓韵认为,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的富裕程度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从精神享受层面来说,国人可能不及发达国家,这也导致茶艺在国内市场发展缓慢。
正因如此,像杨晓韵一样的很多茶艺师才走出国门,既寻找更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以此为载体,宣传中国茶文化。
杨晓韵谈到,日本人拥有自己的茶道文化,但他们仍然对中国茶技非常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茶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有足够的看点和底蕴。
谈到蒙顶山茶,杨晓韵觉得,蒙顶山茶要想真正走出去,营销上可以更直观一些,从消费者感兴趣的方面入手,然后再加诸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步步体现其价值,最终实现品牌梦想。
谈到以后的发展,杨晓韵说:“想法很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的生活不会离开茶了。”
上一篇 : 漳平以茶为媒推进闽台人才交流
下一篇 : 两岸黑茶文化交流会暨安化黑茶传统工艺高峰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