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四海三个精彩篇章:爱茶,迷壶,敬佛
2021-03-06 13:33:06热度:202°C
2021-03-06 13:33:06热度:202°C
前不久,我陪同赵本山先生幸会了在上海创办“当代茶圣”吴觉农纪念馆的许四海先生,这是一位我所见最爱喝茶的人。许四海酷爱喝浓绿茶,几乎茶叶满壶,茶汁苦青。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不喝壶浓茶,整天精神欠佳;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喝茶,大杯浓茶下肚,躺下就能进入梦乡,浓茶成为他最好的“安眠药”。
喝茶让66岁的许四海收获很大: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十岁,一年到头不感冒,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疲乏感,走路健步如飞,皮肤的质感也不亚于年轻人,看不到一点老人斑。
见到朋友和熟人,许四海总爱鼓励大家喝茶,他的口头禅是“喝茶无事,无事喝茶”。他的道理很简单:面对空气污染和农药化肥,人体防不胜防,充满毒素;茶能解百毒,是人体最好的“清道夫”和保健品,只要每天坚持喝茶排毒,就能保身心健康。
酷爱茶,自然酷爱中国茶文化。许四海除崇敬“茶神”陆羽外,还特别崇敬“当代茶圣”吴觉农。吴觉农是我国着名的农学家和茶叶专家,曾任农业部副部长,对新中国茶叶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许四海因为崇敬吴觉农,便在自家园子里建起了“吴觉农纪念馆”,免费向游人开放,借此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因为钟爱茶,许四海又与紫砂壶结缘。紫砂壶与茶,可谓珠联璧合,是大自然的绝配。茶因壶更香,壶因茶弥贵。太湖边的宜兴是紫砂壶的故乡,大都市上海则是紫砂壶的福地和龙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茶迷”变成“壶迷”的许四海居然辞掉上海的公职,义无反顾地到宜兴做紫砂壶厂的副厂长,正式开始了人生的“紫砂壶之旅”,很快成为紫砂壶的制作高手和鉴赏专家。在许四海的眼里,紫砂壶富有生命和精气神,能与人对话和交流,他视手中的一把把紫砂壶如同他的一群孩子,与自己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用自己制作的紫砂壶泡茶,更觉甘甜无比,清香四溢,喝后神清气爽,通体舒畅。
由于紫砂壶如此魅力无限,许四海很快将“做壶”和“藏壶”两者并举,不遗余力地收购紫砂壶,先后收藏明清以来的各类老壶一千多把,逐步成为国内紫砂壶界最大的藏家。在他的藏品中,最耀眼的是一把价值连城的“大亨壶”,收藏的经历也极为传奇。
“大亨壶”由清朝制壶高手邵大亨制作,因传世作品稀少,当时就有“一壶千金”之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朋友介绍,许四海在宜兴丁蜀镇一户潘姓人家看到了一把通体圆润、大气磅礴的“大亨壶”。百闻不如一见,气度盖世的“大亨壶”让他叹为观止,膜顶崇拜。他立马提出要买壶,潘家开出一口价三万,他兴奋之余也着实吓了一跳,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那时工薪阶层月薪才几十块钱。因太爱这把壶,他一咬牙同意了。但潘家不久却反悔,说要把壶拿到拍卖会上拍更高价。孰料潘家的预期落空了,此前扬言高价买壶的港台藏家在拍卖会上只出到一万六便叫停,许四海以两万三的价格成功拍到这把名副其实的“壶王”。为人厚道的许四海事后有点过意不去,又给潘家送去不少名人字画,算是补偿,双方皆大欢喜。
上世纪90年代初,许四海在上海创办了国内首家私人博物馆——四海壶具博物馆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在海内外紫砂壶界影响颇大。“大亨壶”成为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眼球。对于许四海来说,看到观众在壶具博物馆内驻足欣赏,在吴觉农纪念馆内细心阅读,他充满快乐。老天爷是公平的,他先后获得“海派紫砂壶的代表”、“海派文化的名片”等美誉。
茶能清心,向来与事佛有不解之缘。茶禅一味,说的是茶道与佛禅有异曲同工之妙。茶让人体健,壶让茶香馨,佛让人心静。精神空间不断延伸的许四海后来又迷上了佛像雕塑并收藏各类佛像,将自家园子命名为“百佛园”。佛淡定向善,大爱无疆,能让浮躁的心灵找到安静的归属和精神的家园。“百佛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佛像林立,加上“吴觉农纪念馆”和“四海壶具博物馆”,每天游人不断。
于许四海而言,爱茶,迷壶,敬佛,有着天然的联系和缘分,构成了他辉煌人生的三个精彩篇章。
许四海与赵本山最近有缘相会,两人相见恨晚。他们的共同点很多:都出身贫寒,没读过多少书,小时甚至要过饭,幼年时的人生愿望是吃饱饭。两位卓越的艺术家风云际会,以茶代酒,谈茶谈壶谈佛理,论艺论道论人生,兴致上来,两人先合作创作字画,许四海画壶,赵本山题字;后又合作创作“山海”紫砂壶,赵本山为壶题字“高山流水”、“五湖四海”等,许四海为壶配画。在赵本山看来,二人转与紫砂壶都带着泥土的芳香,两者在很多方面相通,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两人尤为契合的是,经历世事的沧桑变幻,两人都感叹人生如茶,苦尽甘来。是啊,而这天地不正是一把大壶,红尘中的芸芸众生浸染其中,也就酝酿出人生的万般滋味……
上一篇 : 台商郑正郁:让台南茶行时尚“登鹭”
下一篇 : 陈宗懋院士:以标准化生产做强川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