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种茶史

2021-02-07 13:11:16热度:173°C

关于包种史考,可供参考的文献无多,因为包种茶的兴起,仅百数十年之事。我人研究包种茶的制造方法,与乌龙茶之制造法相去不远,自粗制以至精制各种过程,虽有若干处理之差别,但技术处理可谓大同小异,由此可知包种茶之制造系脱胎自乌龙茶,是无须疑问的。这样亦可明白包种茶之制造方法仍然取法自福建。武夷岩茶与安溪铁观音的制法与品质,与其说是和台湾乌龙茶相像,无如说是和台湾包种茶更为接近。祇是福建在甚么时候开始有包种茶的名称,没有正确文献记录可资参考。

据日人井上房邦氏调查报告,包种茶的制造,系距今百二十余年前,系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业茶者王义程氏所创制,由他倡导并传授制法。此种茶叶制成后,用方纸二张内外相衬,放茶四两包成长方形之「四方包」,包外盖以茶名及头印章,称之为「包种」,或运往福州加实香花包出售,或经由厦门直接运销南洋。此应为包种茶制造之开始,亦即包种茶称谓之由来,惜确实年代无可稽。台湾从事包种茶的制造,据考许多文献所载均说系始自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盖以当时台湾之乌龙茶,遭受世界茶业不景气影响,再加以台北当时专制乌龙茶出口之五家洋行,认为台湾茶价昂贵,无利可图,乃一致中止收购,致使乌龙茶有行无市,陷于惨境。其后乌龙茶市况,日见衰退,大有「无人问津」一脉不振之势。此对台湾茶业之发展,显有莫大之打击。亦即清代台湾乌龙茶遭受厄运时期。当时台北一般茶商,鉴于乌龙茶之市况,自五家洋行中止收购以后,景气日衰,迫不得已,即将台北一带滞销之乌龙茶,大部份装运福州,悉数改制包种茶,当时在福州通称为「花香茶」。此固为台湾乌龙茶改制包种茶之由来,亦实为台湾从事制造包种茶之先声。

迨至光绪七年(1881),有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茶商吴福源氏(许多文献称为吴福老),因感到在福建改制包种茶获利不多,他为图厚利起见,遂带同技术工作人员渡台,在台北设源隆号专事制造包种茶;同时还有同府安溪县商人工安定及张古魁两人合伙组设建成号,亦经营包种茶。开始将茶经由台北之淡水运往其为集散地的厦门,再由厦门输往重要消费地的南洋诸岛。自是之后,一般茶户相仿制造,包种茶制造产量乃逐渐增加。到了光绪十一(公元1885)年,福建省安溪县地方,又有王水锦魏静二氏相继来台,在台北七星区南港大坑地方,悉心从事台茶研究,不论栽培或制造方法,加以研讨改进。一面提高产制技术,一面将其研究心得传教同业。特别将他们对包种茶之制造具有超越之技术,多方传授,并全力鼓励同业学习,遂使包种茶制造技术日见改进;到了日本占据台湾,日本政府为改进台茶,亦选择该地为包种茶产制研究中心,因此各茶区笃志农家遣送其子弟前往受其传教者甚多。

自1920年起,每年春秋二次,招集全省茶业界子弟,举行包种茶讲习会,由王魏二氏担任教师,热心教导。此时台北县农会及新竹县农会亦相继在该地方举行包种茶讲习会,分春秋二期,召集有关人员前往参加。这项工作,继续了十几年,是以本省茶业者,当时受教于王魏两氏者颇众。二氏对台湾包种茶产制技术之改进与贡献,其功甚伟。包种茶产区最早发达者,系台北县七星区(现阳明山管理局辖地),文山区次之。以制茶品质而论,则以文山区所产最优、海山、七星、基隆、新庄、淡水等地所产顺序渐次。至新竹方面(包括桃园,新竹二县)包种茶之发展,初期产区由台北扩展桃园中坜等地。祇是当时产包种茶数量无多。其后经十余年之推广,由于制造包种茶有利可图,农家对此发生兴趣,纷纷栽培制造,于是茶区遂扩展至大溪、新竹、竹东、竹南、苗栗各区;在这一带茶区,所产包种茶品质推竹东区为第一,而以竹南、新竹、苗栗、大溪、桃园、中坜、依序次之。

到了民国十九(公元1930)年前后,全省各产茶区域,皆能制造包种茶,产量逐年增加,输出数量且可凌驾乌龙茶之上。因此期中,日本占领我国东北数省,包种茶之市场除南洋一带外,有东北广大市场,是以产量输出遂年增多。本省光复后,乌龙茶大有「寿终正寝」之势,而此台湾第二种特色茶---包种茶,仍然可以「稳扎稳打」保持原有的大部份市场,虽然每年输出量比不上全盛时间那样的钜额,但亦没有像乌龙茶那般的惨淡,至少每年尚可以维持一百万公斤以上的输出量。而且包种茶每年在本省的消费量比其它茶种的数字亦较钜大。因为本省居民多数喜饮包种茶。是以包种茶在本省光复后没有像红茶绿茶的一时走红,确实它是固步自封在走它原有的道路,虽不兴旺,却也不是到了惨败地步。

茶叶茶减肥吗宣纸包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