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国留下的千古悬案

2021-02-07 12:54:54热度:177°C

埃及金字塔、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无论中外,每一座帝王陵墓的发现,都为人们打开历史的密码,都会引起举世的轰动。

1000多年前,云南大理地区曾有过两个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地方王朝--南诏国和大理国。从1999年起,人们把探寻王陵的目光投向这两个神秘的古国,期望能够再次出现震惊世界的考古奇迹。然而,时至今日,考古学家希冀已久的发现却始终没有出现。南诏国和大理国,成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发现王陵所在的古王朝。

南诏和大理国究竟有没有王陵?如果有,又在哪里?这是神秘古国留下的千古悬案,吸引着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为它殚精竭虑、苦苦追寻。

"金瓶藏耳"记载王室火葬习俗

南诏和大理国是唐代和宋代在中国西南地区由乌蛮(今彝族的先民)和白蛮(今白族的先民)建立的两个地方政权,和唐宋相始终。南诏国从第一代国王细奴罗到末代王舜化贞一共历时13代,他们的丧葬制度反中原王朝棺葬的习俗,实行火葬。而白蛮在唐代之前,一直"依汉法为墓",实行棺葬。到宋代,由南诏国的辅佐大臣白蛮段氏贵族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地方政权后,由于崇奉佛教,大理国王族及白蛮依佛教葬俗,也实行火葬。

"踏访马古道"报道组日前在大理地区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一个夏季的傍晚,600年前南诏国都城所在地的巍山县,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轰隆的雷声促使一位进山采药的彝族老汉加快了脚步,他要赶紧找个地方暂避风雨。大山里通常会有很多的洞穴,老汉在草丛中寻找着,果然发现一个小小的洞口,急忙走了进去。洞中漆黑一片,地面上也坑坑洼洼。就在火光照亮前方的时候,老汉惊呆了,山洞深处显现出一些金灿灿的东西。这是些黄金打造的罐子。这时,老汉好像受到了更大的惊吓,他全然不顾外面的狂风暴雨,跌跌撞撞跑出了山洞。也许是因为受了惊吓和淋了雨水,老汉回家后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随着老汉的去世,刚刚被发现的山洞又失去了踪迹。

南诏史研究专家杨光樑说,传说南诏国和大理国王死后只把双耳割下藏入金瓶,皇家葬掉以后,派人将金瓶藏到密室里面,这个秘密只有继位的南诏王才知道。为了不让后人发现这个金瓶的所在地,南诏王会派出第一批人把金瓶储存收藏好,埋好以后,再派出第二批人,把知道这个洞穴所在地的人全部杀掉,从此,这个藏有"金瓶"的洞的所在地就永远成了个谜。

"从唐宋以来历史文献记载知道,南诏国和大理国王族及境内的乌蛮和白蛮民族在唐代和宋代都实行火葬。"大理彝学研究会副会长字开春说,按照《云南志·蛮夷风俗》记载,南诏王族死后,"不墓葬,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收两耳,贮以金瓶,又重以银为函盛之,深藏别室,适时将出祭之",说明南诏王族的葬具确实是"金瓶"和"银函"。

"看来,巍山彝族老汉的发现和人们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国王的金瓶的确存在。"杨光樑说。可是1300多年来,有关南诏王族的金瓶和银函的放置地点却从不见史料披露,它们究竟哪去了,成了千古之谜。

35代君王的陵墓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有

从细奴罗创建南诏,南诏曾一度成为云南一带最强盛的地方王朝,后到南诏国灭亡,一共有254年。在这期间,南诏曾有13代君王即位。当南诏国的时代过去后,大理国立国并沿用了南诏的都城,在苍山洱海一带又延续了316年,即位的国王有22代。直到公元1253年,忽必烈攻占云南地区,南诏和大理国500多年的历史才最终结束。

"在大理地区,人们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大量的火葬墓。这些墓穴中只有一个装着死者骨灰的火葬罐。随着死者身份的不同,火葬罐的材质也不同。"大理彝学研究会会长字开春说,从大理地区保存下来的火葬墓中,我们看到,即便是普通百姓,实行火葬后,死去的人也还是要有一个墓碑的。普通百姓也就是一个陶土烧制的罐子,贵族的墓葬中是一些精致的火葬罐。可是,数百年来,人们却没能找到这些君王的墓碑。

字开春说,500多年里, 两个地方王朝皇室三十多代的王、后、妃的人数加起来应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这些君王的陵墓始终没有被找到。于是,从1999年起,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成立了"唐南诏、宋大理国古陵调查组",开始在全州范围内搜寻南诏、大理国王陵。

据考古学家的推测,南诏王族的葬具可能采取三种安葬形式,一是封藏在岩洞或山洞中,二是收藏在地宫里,如都城、祖庙和寺院中,三是安葬在地下。因此,"唐南诏、宋大理国古陵调查组"一遍又一遍地在大理州内的岩洞中、寺庙里、古城下探求"王陵的蛛丝马迹"。

"从南诏时代,大理州剑川县的石宝山成为了佛教胜地,南诏大理国的国王们曾命工匠在这里开凿石洞,修筑佛像。南诏大理国的君王们在为神仙打造石像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石像也置于其中,连同他们的家人、重臣。"剑川石钟山石窟管理所负责人董增旭说,在石宝山上的佛教雕像中,人们一共找到了三位南诏国国君的石刻。人们传说,石宝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山洞,存放着南诏大理国国王们的金瓶。可几经查找,还是一点痕迹都没发现。

据"唐南诏、宋大理国古陵调查组"成员薛琳介绍,他们听说在剑川县的石钟山上有一些未发现的石窟和石岩洞,或许就是南诏和大理国王族收藏火葬"金瓶"的"悬宫",实地调查后,这些猜测都被专家否定。此外,调查组还在南诏故都巄嶼图城、大理雪人峰白王洞、大理三塔、苍山、洱海甚至祥云水目山、洱源佛光寨山、弘圭山古墓群等地实地调查,希望能够找到南诏和大理国王族的陵墓,可最终都是无功而返。

"有关这两个王朝的文字记载也寥寥无几,为州里的调查增加了不少障碍。"字开春说,明朝朱元璋平云南后,把大理地区南诏国和大理国两个古王朝的历史文献全部烧毁了。"因此,寻找南诏大理国王陵的踪迹在仅存的文字中始终没有收获。"

千百年考古终将揭开"王陵之谜"

"南诏和大理国王陵肯定存在。"南诏史研究专家杨光樑说。根据史籍记载和近百年来考古发掘的有关资料,南诏国王陵可能存在的地区为"南诏故地巍山和大理苍山洱海地区",大理国王陵所在地则锁定"大理苍山洱海地区"。但从元代开始,历代的文人学士和达官贵人到大理都十分关注南诏、大理国王陵,但都没有查访到。从古至今,到大理苍山洱海地区探寻南诏、大理国王陵,成了千百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梦寐以求的事业,但都未能如愿以偿。

据了解,在中国唐代,与南诏同时存在的还有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吐蕃、南诏和大理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态势,在中国历史上曾显赫一时。在宋代,和大理国同时存在的还有契丹、西夏等地方政权。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中国考古工作者已在青藏高原发现了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后裔吉德尼玛衮在阿里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地方政权的遗址,遗址上有宫殿、寺庙和400余座佛塔,佛塔就是吐蕃王朝及其后裔的古墓葬。"南诏史研究专家杨光樑说,在内蒙古草原上发现和发掘了契丹陈国公主及驸马的古墓葬,出土了大批的金器、银器、玉器等随葬物品,印证了契丹王国的兴旺。

杨光樑说,在西北贺兰山东麓发现了西夏国的王陵,帝陵内有陪葬古墓葬200多座,保存完好的有9座,其余均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所破坏,在遗址上出土了一批西夏国的文物,都很好地佐证了文献中西夏国的历史。"吐蕃、契丹、西夏国等地方政权王陵的发现和发掘,揭开了中国历史上这些地方政权的神秘面纱,证实了这些地方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和它们存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南诏和大理国在唐宋时期,金戈铁马,驰骋云贵高原,新旧唐书和宋史都有光辉历史的记载,然而南诏国和大理国王族的王陵至今无踪影,他们的辉煌只停留在历史文献上,从实物中没有找到证实的痕迹。"字开春说,尽管如此,探究南诏大理国王陵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歇,亘古的秘密终待人们去揭开。

"当这个千古之谜破解之时,也会像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秦始皇陵陪葬兵马佣一样轰动全世界。"大理白族自治州"唐南诏、宋大理国古陵调查组"成员苏琳说

银毫茶叶茶叶观察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