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事野人与茶的故事

2021-02-07 12:43:09热度:177°C

朋友最近从神农架回来,对当地的景色很是赞赏,但是更叫他兴奋的却是“发现”了神农架有野人出没,说得声情并茂、有板有眼的,让人实在不忍心去反驳他,即便我很清楚,至今连科学家也不能肯定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有野人存在。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野人,从科学家那里不会马上找到答案,而从《经》中却能找到,那就是野人带着一个名叫秦精的安徽人采茶的故事。《茶经》里的故事来自《搜神后记》,原文是这样的: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忽遇一人,身长丈余,遍体皆毛,从山北来。精见之,大怖。自谓必死。毛人径牵其臂,将至山曲,入大丛茗处,放之便去。精因采茗。须臾复来。乃探怀中二十枚橘与精,甘美异常。精甚怪,负茗而归。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晋武帝时期,安徽宣城人秦精常常深入一座名叫武昌山的大山采茶。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了一个人,从山的北面而来,只见那人身长一丈有余,遍体是毛。秦精很害怕,暗自琢磨,估计自己小命不保了。那人径直向秦精走来,牵着他的手臂就往山的深处走,等到了一大片茶树林中后,就撒手放开了他,自己独自离开了,也不去伤害他。于是,秦精开始采茶。过了一小会儿,那人又回来了,而且还从怀里掏出20枚又甜又美的大橘子给秦精。后来,秦精就带着橘子和采来的茶叶回家了。

满身是毛,身长一丈,这不正是影视作品中标准的野人形象吗?茶本是文明的象征,现在它却和象征野蛮的野人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可以猜想得到,那一片茶树林正是由野人看护的,为什么会把文明和野蛮放到一起呢?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场景多半是小桥流水处粉墙黛瓦,柳树炊烟下鸡犬相闻,人们过着自然、自得的生活。这让现代人羡慕不已,但是古代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这样的生活已经不自然了,所以,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来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了,认为只有回归自然的生活才是最文明的生活。凡是物品,都以天然不加人力的为最好,即使加了人力最好也要师法自然,因为只有得到了所谓的自然之灵气和天地之精华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而人为恰恰是跟自然相反的。他们倡导以茶为饮,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要追求一种清淡的自然之韵。野人虽野却是天然不加雕饰的,是真正文明的代表和守护者。因此,将野人和茶放到一起,茶的身价自然就会大升的。

非常可惜,这个故事好像才说到一半就结束了,否则,我们应该能够看到,由野人指点采来的好茶一定会受到秦精亲朋好友的一致赞赏的。不仅他们会赞赏,我也曾经赞赏了一把。去年一位朋友送了我一些安徽池州地区所产的野茶,尽管我根本分不清它跟人工茶园里的茶有什么区别,但是喝起来也总觉得它就是从当年野人带秦精去采茶的地方采来的,喝起来感觉真是“味道好极了”。

因此,常常也能听到茶人们对安徽茶业的抱怨:安徽有这么多好茶,有这么多有据可查的茶事典故,怎么不去好好开发开发呢?就以《搜神后记》里的这篇为例,一个戛然而止故事,不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调动想像力的空间吗?《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星球大战》拍了一集又一集,甚至连《西游记》之后还有《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后又有《福星高照猪八戒》、《喜气洋洋猪八戒》,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溢,秦精的故事怎么可以就这样躺在故事书里原样不动呢?

不管现在的人高不高明,原文的作者还是很高明的,留一点想像空间给读者就多了几分神秘感,反倒更能抓住读者。

我曾经做过一本关于茶叶旅游的书,去过一些茶乡,在每个茶乡都收集到了一些当地茶叶的美丽传说,故事的内容多半都是菩萨、神仙或者野人把茶送给了一位像秦精一样的普通百姓,后来广为传播,形成了今天的气候。当然,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上天很看中当地环境,所以要把好茶赐给他们。这些故事一般都不会跳出这样的套路,听多了也就烦了。

这让我想起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叫:“第一个用花来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比喻美女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来比喻美女的就是蠢材。”野人赠茶出现在《搜神后记》里是创新,而现在只是换了一层皮,把地点和人物名称改一下,随处都去搬用,就流入俗套,变得下三滥了。同样地,我们的传统戏剧里,故事情节无非就是情定后花园、落难书生中状元,但是观众却百看不厌,可是《夜宴》一出来就被指责情节落俗,因为看上去像是《哈姆勒特》,原因跟上面的茶叶故事一样,“蠢材”讲的故事总不招人喜欢。

茶叶里的各种营销方案不也是这样吗?10几年前,新茶上市的时候,有人在茶庄门口支起大锅,从茶树上采来鲜叶,为顾客现场炒茶,人群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那场景可是相当壮观的!可是现在,大家都去现场炒茶了,往往,炒茶的、讲解的和服务的人还要比看的人多。茶叶拍卖也是这样,最初的时候,一款茶叶拍出上万块钱一斤就可以登上报纸头版头条了,现在一斤拍出一百万来,要是不给记者点车马费,连中缝夹层都上不了。再以重走茶马古道为例,2005年,茶马首次进北京,茶市上可是万人空巷,现在隔三差五就有一次马帮重走××路,搞得马儿跑累了,人也看累了。看来,做茶叶的人,想要做出点成绩来,还是要自己多动动脑筋,多搞几个原创来。

再来说说《搜神后记》吧。传说它是由大文学家陶渊明所作,但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说陶渊明的文章多不称年号,而以天干地支来纪年,加上陶渊明逝于元嘉四年(公元427年),而书中却有元嘉十四年和十六年发生的事,由此种种可以断定是后人伪托其名而作。也许陆羽也并不认为《搜神后记》是陶渊明所作,因为,他并没有把陶渊明列入茶人的行列。但是,就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不否认,《搜神后记》成书于唐代以前,而从文风来看,其中不少文章都有陶渊明式的潇洒飘逸,因此,说不定《搜神后记》就是陶渊明所作呢,只不过当中又由后人增添了一部分。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在这里,我们不妨再将其中的另一篇与茶相关的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原文是这样的:

桓宣武时,有一督将,畋时行病后虚热,更能饮复茗,必一斛二斗乃饱。才减升合,便以为不足。非复一日。家贫。后有客造之,正遇其饮复茗,亦先闻世有此病,仍令更进五升,乃大吐,有一物出,如升大,有口,形质缩绉,状如牛肚。客乃令置之于盆中,以一斛二斗复茗浇之。此物歙之都尽,而止觉小胀。又加五升,便悉混然从口中涌出。既吐此物,其病遂差。或问之:“此何病?”答云:“此病名斛二(二或作茗)瘕。”意思就是:大将军桓温(做过宣城太守)当政的时候,有一名督将,在一次打猎过后,不明原因生了病,身体虚热,而且很能喝茶水,每次一喝就要喝个一斛二斗才够,稍微减少一点都觉得不够,给家里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后来,有一个客人去拜访他,当时他正在喝茶,这位客人早先曾听说过这种病,便劝他多喝五升。喝完过后,这位督将大吐不止,并且将一个有升那么大的东西吐了出来。这个东西长了嘴,外皮像绉纱一样,样子像牛肚。客人吩咐把这个东西放到盆子里,用一斛二斗茶水去浇它,茶水全部被它吸进,看上去只觉得它微微胀满了,接着再加上五升,茶水便从它的口中喷涌出来,正是这种喷涌的力量,把它从督将的肚子里推了出来。自从这个东西从督将的嘴里吐了出来以后,他的病好了。关于他所得的病,客人说:“这个病名叫斛二瘕。”

知己茶叶观音王茶叶多少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