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爷山岩茶的来历

2021-02-07 12:05:14热度:124°C

传说古代交城县狐爷山景色秀丽,清水长流。原平川、中西川、滋窑河、瓦窑河都发源于此。特别是原平南川的上白泉、下白泉一带泉水四溢,水味甘甜,被称作神泉。滋民灌地,百姓丰衣足食。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交城来了一个云南思茅籍的县令宋堪。此人习经学易,精通五行八卦,遣神驱鬼无所不能。一年冬天,他微服入山,体察民情。从传经道(岭底―官道沟―古交)进入交城后山,发现原平南川内虽寒冬腊月依然泉水叮咚,白雾蒸腾,大感惊异。循水觅源,到了狐爷山脚底才得知那水从一石洞流出。老百姓称此源泉为夏柏泉。据说夏朝开国君王大禹,在治理水患时曾在此山洞居住。县令饱学胆大,便捆了一把柴禾用打火石点燃,弯腰钻了进去。那洞时宽时窄,时上时下,走了约三里之遥,眼前忽然一亮,已到洞顶。洞厅阔约10丈,高近5丈,洞顶石乳五颜六色,屡屡相垂,洞底石笋玲珑剔透,层层叠叠,正中央,一根大笋粗约7尺,上有一眼泉水涸润涌出。县令掐指一算,明白乃是狐山灵泉。不声不响地原路返回。

原来宋堪老家云南山多水密乃化外之地,水多瘴气,大都不宜饮用,民生凋敝。久欲找一宝泉,偷回老家以改天换地。今日觅得此泉,欣喜万分。急忙修书一封,与同样精于易学的胞兄思茅县龙潭寺主持宋琼共谋盗泉。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要取走水必先培植木。其兄选择吉日采下一枝野树(小叶茶),用钵盂盛水培植,斋戒三日,一路奔交城县而来。三个月后其兄悄悄抵交,夜宿县衙,兄弟密计。翌日动身前往夏柏泉。找到泉眼后把钵盂一翻,倒掉原水,盛上石笋灵泉,点燃八卦灯,念动循物真言,而后一言不发,退出山洞,登上狐爷山顶,到竹林寺内打尖。

随后几天大雨倾盆,夏柏泉洪水暴涨,浊浪滔天。原平川人纷纷逃离故园。数月后,雨退人归,那甘例的泉水却没了踪影。连那个山洞也被淤泥严严实实地填没了。从此夏柏泉再也没有丰溢甘甜的泉水了。

宋琼进住竹林寺后,不久便因为禅学深厚,法力高超,成为主持。他常常独自外出。但无论寒暑总要带着那只钵盂。而钵盂里的水谁也没见少过。他经常泡饮一种野茶。四周的农民都视他为神人。一个端午节石沙村村民曹开联、兆峰村村民韩玄甲上山采药材。碰到老僧背着一筐叶子,手捧钵盂,就向他讨水喝:“师傅,你看你累不累,背着箩筐捧着碗,像得了啥宝贝似的,把水给我们喝口,快渴死了!”

老僧一听,惊诧地说:“这水可不能给你们!哎,想不到天机尽泄。你俩也算有缘人,把这一枝野茶给你们吧!”说罢往俩人面前丢过一枝树枝。急匆勿地走了。从那以后人们冉也没见过那和尚,竹林寺也渐渐颓废了。

曹开联和韩玄甲拿起树枝顺手放到中药筐里。他俩常见和尚泡饮这茶。快进兆峰村时,韩玄甲嚼了一口野茶,涩苦难咽就扔了。曹开联回到家,老婆在拾掇药材时,发现了不伦不类的树枝,就问开联是啥药材?开联说不是药材是茶,老婆一听不是药材,顺手扔到屋顶。

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融雪时石沙村的人们发现开联家门洞内流出血迹,大惊。急忙叩开街门,开联和他老婆也惊奇万分,原来房顶院里都是血红一片。后来终于在屋顶找见了原因,就是那株岩茶已长大了,一层落叶染得到处血红。开联便给大家讲了所经历的事。村民们以为那老僧是神仙,这血红的东西可能是什么宝贝,便纷纷拿了些回家饮用。结果好多病人日渐好转,愈传愈神奇。从那以后原平川一带的人就渐渐形成了饮用岩茶的传统。现在下石沙、兆峰村还有一株大茶树。有人说狐爷山上还有更大的一棵茶树,至今盛夏时还有南方人过来采摘。

因为那和尚是思茅县人,原平川的人都把这种植物叫茅县茶,后来演化为毛尖茶、或北方毛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以此入药的就有二十多种药方呢。现代医学也证明确实常饮毛尖茶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润肠通便、降脂降压之功效。

鸭屎茶叶汕头的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