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分类之二

2021-02-06 14:37:15热度:175°C

文人茶艺

中国文人艺兴起于唐的陆羽、皎然,历经宋元明清,代代繁盛,是中国茶文化的主导。

文人茶在用茶上喜用不发酵茶,特重江苏阳羡茶,宋代的日铸茶,双井茶,明代的虎丘茶、松萝茶,清代的龙井茶皆闻名于世。

文人茶对茶具的考究,在唐时有二十四器,在宋有十二茶具,明后以壶、杯、炉、注为四要,壶特重宜兴紫砂,杯重景德瓷杯,炉重惠山竹炉,注以汴梁锡制烧水器为优。

文人茶特重泉水品质,清雅的绿茶类须有优质泉水来表现,历来最闻名为无锡惠泉。在泡茶技巧上,综有标准茶量,上中下投法、温壶法,注意水的烧开温度等四项。在对客人的要求上,以客少为贵,五六即泛,七八谓施。在茶室布置上以「焚香、挂画、插花」为原则,在茶会举办上,提倡野外品茗,讲究茶筵布置,在人的要求上更重学养、人品及意气之相投,茶筵是文人茶艺重要活动,透过艺文活动与茶艺活动,表现整体茶文化是文人茶之特色。

僧 侣 茶 艺

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与宗教渊源颇深,其水乳交融,相辅相成表现在人、茶、器、技、及茶所,茶宴上。

「以茶禅定」是唐代禅师降魔降提出的理念,「茶禅相宜、以茶代酒,茶花书画」一体是唐代皎然禅师的贡献,「以茶敬佛」「茶汤会礼法」是唐百丈怀海所创立,「以茶悟道」是唐赵州从谂的行谊,这即是禅宗茶展开的过程。在对茗茶的贡献上,僧侣开山辟林、种茶制茶,研究品种,教导百姓,功不可没。禅师对茶器的贡献计有:赋予茶器象征意义,(如茶杓五寸,茶扇十骨之五方十界等),开发茶碗新器型,创造大型茶器供多人使用等。在茶技修行上,僧侣躬身力行,不烦童仆,几乎每人都喜于烹饮。在茶所的经营,要求精简朴实,岑静肃穆,直接影响日本茶室文化,在茶宴规定上,不仅有四季茶会,更有民俗茶会,迎新茶会、大众茶会,极为多姿,可说禅师茶是中国茶艺蕴藉最广,思想最深,礼法最富者。

富 贵 茶 艺

富贵茶艺是指帝王权宦的茶艺文化,以金银为汤器,以极品茗茶为诉求,在茶文化特质上极为突出。

金银茶器在历代占重要地位、茶铃、茶碾、汤瓶、茶壶、茶钟、茶碗等,皆以黄金为上,银为次,瓷为下,宜兴壶不被采用,黑陶重釉的建盏流行在宋、玉碗流行在清。

茗茶重味强,唐时顾渚茶即因此入贡,宋时福建茶以醇厚浓纤入贡,团型茶是贡茶制造方式,也是富贵茶的代表。除金银茶器,团型贡茶之外,富贵茶重茶术,尤特重水温,专技泡茶师在唐时即有之。讲究各种茶汤技法,对饮茶场所的要求,金碧辉煌,繁巧褥集,茶宴型态,分品茗、茶果、分茶、芼茶四大类型,尤以芼茶宴为富贵茶宴之正宗。

历代富贵茶人中以清乾隆最风雅,具有创意,朱元璋废龙团改贡茶为四品,最体恤民生,宋徽宗的生活最有品味与影响力,严嵩则为金银茶器的最大收藏家。

工 夫 茶 艺

工夫茶艺是指流行在明清的福建地区小壶泡茶文化。是商贾、文人、平民的生活文化。在茶艺主流由团茶转为散茶后,闽中一面汲取古典传统,一面私淑江南文文人,所形成之一种茶艺,流行在汀、漳、泉、潮等地,是台湾老人茶的源起。

工夫茶特重茗茶、器具、茶术,不重视茶人、茶所,更少茶宴表现。茗茶中,闽北以武夷岩茶为最优,分四级为花香、小种、名种、奇种、闽南崇尚铁观音,广东流行水仙。器具独沽宜兴砂壶,量约一百西西,杯为十五西西景德瓷杯,煮水器用砂铫,侧柄耐火材料为之,潘玉书制最著名,炉流行潮汕细白泥小火炉。在茶术中有煮水、温器、投茶、冲茶、淋壶、品茗六个步骤,尤以淋壶之术为历年首创。

工夫茶文化主导岭南茶文化数百年,历来约有数种类型:僧道工夫茶、富商工夫茶、茶人工夫茶、平民工夫茶,台湾在平民工夫茶之基础上融入日本煎茶道及江南文人茶而成就茶艺,基本上乃以工夫茶重茶汤表现为特质。

边 疆 茶 艺

边强茶文化主要以芼茶为主,为保健而饮茶,因地制宜,全族饮茶,融入礼法。少数民族饮茶,各有不同,但异中有同,加料茶为茶文化特色,依其不同加料,可分奶茶、酥油茶、芼蔬茶、果茶、擂茶、炒茶、熬茶、烤茶、及儿茶等。

奶茶是传统芼茶文化远溯至汉魏时代,其民族分布有满、藏、朝鲜、哈萨克、俄罗斯,最具代表者为蒙古奶茶,酥油茶是指把茶与酥油一起搅拌再倒出饮用,中国使用酥油茶主要为藏衭,芼蔬茶指茶与蔬茶共煮,广义指加任何材料之茶粥,果茶起于五代,最著名为乾隆的梅、佛手、松子共瀹的三清茶,回族的三炮台,白族三道茶皆是,擂茶是把茶叶和其它食物在钵中研细末冲煮冲饮。熬茶是把茶熬煮成浓汤,烤茶是茶放在空缶中烧烤,儿茶即是竹筒茶,三者皆流行云南的佤族,彝族及傣族。边疆各类饮茶方式,数千年未改变,不只是古代茶文化再现,亦是现代人寻求饮茶新观念的最佳指导。茶叶及产地钦州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