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锦屏”能否如愿?

2021-02-06 13:30:52热度:167°C

细细似线,弯弯如钩,色泽黑亮,儿时河畔垂钓泥鳅,小鱼钩全然这副俊模样。悬壶高冲,百枚黑光之钩在杯里上下翻腾,立马滚显出纤细苗条嫩黄润绿的芽形,窈窕而娇媚,青黄的汤色随之浸染漫升,瞬间把白洁的圆杯点化为一口古典的青瓷……抿了一口,再抿一口,那滋味微苦甘淳鲜郁,唇齿生香,氤氤氲氲,让人仿佛搂着似有似无的软枕,于青碧的烟雨之中随汤沉浮……记得多年前在张家界品饮“虾米茶”,意识里也有这般近似微醺的漂流,一阵阵又一阵阵清风般的惬意奔袭周身,疲神顿爽,大慰所怀……于是急忙寻找回那装干茶的小罐,才发现罐身贴了一格纸条,上有四个还算工整的钢笔字“锦屏岩茶”,这可是一批好茶中脱颖而出的佼佼!

何以“一批”?有家公司邀请我为他们主办的“茶艺师培训班”授课,公司经理后来礼赠了一批茶样,该公司曾主办全国性的茶王赛,各种应征的茶样纷至沓来,当作鸟兽散时,各茶家捧着金银铜牌各奔东西,自有一批余茶蛰伏在一只只小罐里。那一溜小圆罐是乌龙茶,早被虎视眈眈的各路大仙竟相索走,而这一溜小方罐是绿茶,则被经理特意留下来给郑老师我的!“特意”显然有些牵强,一介教书匠当然不是那些捷足先登之徒的对手,只是因为闽南茶仙向来一叶障目,惟乌龙茶马首是瞻,这才让我窃喜不已,捡了这个天大的便宜!

我有喝遍天下名茶的诉求,游山玩水总忘不了品当地佳茗,最是张家界钩魂的“虾米茶”了,曾在拙著《喝茶》里留录感慨,可后来托人再购,那梦中的微苦微甘摄人心魄的滋味居然不再,余惟有长叹:好茶随缘,可遇而不可求。此回获赠的各地佳茗虽然只有区区几百克,但却足足有十余款之多,佳茗自然佳茗,好喝绝对好喝,但能钩着我的感觉久久牵扯不放的独“锦屏”一君!

“锦屏岩茶”为何方佳茗?翻了《中国茶经》,居然没有记录,这倒让我欣喜异常,兴许查到了,那才失落呢,寻寻觅觅,滋味尽在其间!打个电话扣问经理吧?那不大好,若让人家以为有贪得的暗示岂不羞煞我也,还大大败了茶的清高品性!

于是凭靠“百度”引擎,网络一路搜去,“搜查”一词成了“搜茶”,语词的机趣让人忍俊不禁:先是发现黔东南有“锦屏”的县名,网页图文并茂,山清水秀一片,贵州山地好茶叠出,我是亲身亲口领教过的,并写有《永远的湄潭绿》澄碧透亮,甘淳四方。锦屏县境特产有衫木、野桂花蜜、油茶果,虽没有名茶记录,但谁能排除在桂花坡杉木岭间,没有茶园青翠呢?

再看再查,闽西北泰宁大金湖有名胜“锦屏”,那里钟灵毓秀,“山为锦屏何须画,水作琴声不用弹”传为佳话,郁郁葱葱的“大金湖岩茶基地”为武夷岩茶之一脉,因此“锦屏岩茶”乃大金湖碧水丹山的孕育,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武夷岩茶乃乌龙茶系,滋味浓郁,岩韵明显,略有回甘,与我所沉醉所钟情的“锦屏”绿茗分属两门,此岩茶非彼岩茶也:是否岩茶从武夷山落户大金湖,山水的变迁导致茶性的迥异,还是鲜叶进行了无发酵的变制弃青投绿?

进而又有重要情报,闽东北的政和山林茂密,气候温煦,雨量充沛,土壤浓厚微酸性,茶树生长繁茂,传统的“高山小茶”注册了“锦屏仙岩”的商标,哈哈,高度疑似!据考,该县“宋徽宗政和五年因茶赐名为政和,迄今已建县千年。宋宣和年间,大理学家朱熹在此创办‘云根书院’,首开政和文化教育先河,有‘先贤过化之乡’的美称。境内有洞宫山琅环福地、稠岭佛子岩、锦屏古银矿遗址、宝岩十景、奖山风光等旅游胜地。”文中不但介绍了政和以茶赐名的县史,还有“锦屏”的出处,看来十有八九了。

可什么叫“高山小茶”呢?据查为当地工夫茶的一种,“政和工夫”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大白茶制成,外形条索紧结结圆实,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小茶系采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由此可断,根据“高山小茶”注册的“锦屏仙岩”是工夫红茶,压根不是我所品尝的“锦屏岩茶”,一字之差,红绿有别!

想当年张家界品“虾米”,可遇而不可求,现在茗世界觅“锦屏”,亦无果而终,也许那丛神秘的母茶正蹲在云贵高原某个雨雾蒙蒙的岩窝里颐养天年,笑我痴笑我呆笑我自诩茶人却不谙茗之真性味!其实即便是寻觅有果也未必就能如愿以偿,导致一泡茶口感的成型,微甘微苦因素繁复,岂是一个茶名可以敲定的:茶哦茶,万叶精灵,水中云烟,味之魅影,清风婆娑似有似无,云里雾里或穿行或潜游或飘浮或上下摇滚翩翩起舞……令我左盼右求,飞身尾随,南行北觅,饮遍百泉千山,万绿丛中一枝春,飘飘欲仙,夫复何求?

台湾旅游茶叶茶叶加冰糖能喝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