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凤冈有机茶文化的几点建议

2021-02-06 12:52:19热度:143°C

凤冈近十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这一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新的时期,如何将这一发展势头向纵深推进,成为摆在凤冈人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王贵同志立足县情,就对凤冈经济发展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有机田园文化,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模式,从而让凤冈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有了文化支撑,凤冈人民开始打造自己的主流文化。

凤冈“有机田园文化”的提出。是凤冈经济社会发展及文艺界的一件大事,一大创举。理论高端而内涵丰富的“有机田园文化”要想在凤冈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必须经历凤冈人民的倾力打造和精心呵护。

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文化的推动,产业才会长久。我县产业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国际国内捧回的金奖,郁郁葱葱的茶海长廊,茶乡人民日渐殷实的收入,给地域经济带来的飞速增长。种茶、谈茶、品茶在凤冈已成为时尚。茶文化已作为“有机田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凤冈人民的心。笔者认为:要打造好凤冈的主流文化,茶文化首当其中,把凤冈茶这张名片、这篇文章做足、做深、做大、做出特色,发展茶经济的同时打造我县茶文化。在此,谈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加快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凤冈茶叶知名度和美誉度。富含锌硒,口感独特,是凤冈茶叶的特色,是全国唯一,凤冈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深厚,这些都是凤冈茶的资源优势,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纽带,以效益为核心,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和宣传,加强茶叶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不断挖掘凤冈茶叶的品质和文化内涵,扩大凤冈茶叶的影响力,提高凤冈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弘扬凤冈茶文化。

二、开展“茶”、“游”联姻,发展凤冈茶文化旅游业。以田坝被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正申报4A级全国农业旅游景点为契机,加快两条“百里茶海长廊”规划建设,深入挖掘民族民间茶文化和人文文化,精心设计旅游路线,完善基础设施,培育茶馆业,拓展茶文化服务,开发集茶叶采摘、加工、茶艺表演和旅游导购为一体的特色茶庄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体验游,“茶”、“游”联姻,推介我县茶文化。

三、加大茶知识、茶文化的宣传教育。一是利用锌硒茶乡艺术团和各种茶文化活动为载体,多编排与茶有关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打造精品,加大对我县茶文化的宣传推介。二是深入挖掘我县“茶灯”、茶山歌文化,对流传民间的数十种茶灯茶艺表演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及保护,充分与现代艺术元素结合,推向市场,让其成为我县茶文化中的一张名片。三是在各中小学开展茶知识、茶文化教育课,小学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利用平时劳动课、主体班会、自然科学等课程,开展茶知识、茶文化教育,要求每学期每个班级不得少于4课时,让孩子们从小接受茶文化熏陶,体现茶乡孩子的特色。四是在凤冈电视台开设茶专题栏目、利用远程教育等载体对茶知识进行传播。

四、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注入“茶”元素。一是县城中心区修建一个“茶”主体广场或公园。通过雕塑、盆景、茶树培植、茶具展览等形式体现凤冈茶文化。在商贸聚集区修建一条茶叶商贸街,集中县域茶产品交易、展销及茶文化交流。二是在县城广场、开阔地、转盘处修建“茶”元素标志物,如茶叶、茶树、茶具、采茶场景等,培育“茶”氛围。三是把茶花定为凤冈县县花,征集创作充分体现凤冈茶产业、茶文化的歌曲为我县茶歌。对县乡街道、商住小区、企业集团等进行注入茶元素的重新规划命名。如乌龙大道、锌硒大道、茶海大道,观音街,龙江街、茶海小区、茶乡宾馆等。四是充分利用茶植物绿化街道及街心花园,积极支持和鼓励市民用茶植物装点房屋、培植花园小区。

五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在“有机田园文化”的指引下,积极创作出与茶有关的小说、诗歌、歌曲、电视剧本等,由县财政设置专项资金对在重点刊物发表或获奖的作品进行奖励。邀请国内外知名文学艺术工作者来凤采风、研讨、创作,积极开展与茶有关的诸如“春茶开展节”、“528”等主体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提高凤冈茶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让人们了解凤冈、宣传凤冈,借势提升“凤冈——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的影响力。

六是制作各种含有茶元素的旅游产品和食品。以茶为基础,创作独具地方特色的诸如茶壶、茶杯、茶花鞋底、茶灯等“茶”饰品。同时以“茶乡十道菜”为基础,充分挖掘茶文化和地方特色小吃文化,制作特色茶食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让游客吃了菜、买了产品的同时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广告价值。

华发茶叶迎客松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