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的白毫银针,才值得买?|?国标

2021-12-04 19:58:09热度:90°C

《1》

白茶圈,白毫银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

它身上,拥有许多标签。

有人说它,银芽似雪,芽头上那密集的白毫,令人不自觉联想到北国的冬天。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

有人说它,鲜爽气透天,白毫银针一冲泡,满室生香,如那烈日炎炎下的冉冉芭蕉,被热浪蒸出了清爽风味。

有人说它,是茶中女王,外表娇憨,拥有丰腴之美,符合大唐人民的审美,置于杯盏之中,在沸水之下,上下沉浮,如钟乳石一般。

此外,白毫银针还有“营养价值高”、“价同金埒”、“稀罕”等标签。

当然,还有“傲娇”一词,用于形容它也挺合适。

茶农在它身上,要花费不少的功夫。

从采青到干度达标的成品茶,要花一个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按照这时间推算,符合长期保存的白毫银针,竟要到五月初才能邂逅。

而今,五月一到,白毫银针上市日期,近了。

经过装箱陈化后,白毫银针中散落在叶片各个角落的物质重新聚拢,它“鲜香醇爽” 的特色,重回巅峰。最早采摘的头采米针,村姑陈已经为茶友们提前尝鲜,汤水里的毫香浓郁,盖香上优雅的花香涌现,茶汤甘醇,表现不俗。

随着白毫银针上市日期的临近,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什么样的白毫银针,才值得买?

《2》

什么样的白毫银针值得购买?

咱们立足于国标,来看看值得我们一掷千金的白毫银针,有什么特点。

白毫的白毫银针,才值得买?|?国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做白毫银针

最官方的定义: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从最权威的定义中,我们可获得关于白毫银针的几大重要讯息。

第一:原料

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做成的茶,才能叫做白毫银针

第二:工艺

需要经过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制作而成的茶,才叫做白毫银针

从定义入手,我们可见许多“伪白毫银针”排除在外。

第一种,用的不是国标规定的茶青原料制成的茶,不能按照白毫银针的价格购买,更不能以白毫银针的标准要求它。

譬如,用云南大叶种为原料,按照白茶工艺加工的月光白,它就不属于纯正的白毫银针

按照国标规定,云南大叶种并非是制作白茶的原料。即便用的萎凋、干燥等白茶的工艺制作,那它也不是正宗的白毫银针

再者,用福云六号加工的白毫银针,也不是正宗的白毫银针。福云六号,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血统”已经不纯正,算不得白毫银针

第二种,没有按照白茶完整工艺加工的白毫银针

白茶的加工,虽说是六大茶类中最为精简的一类,但也不能再偷工减料。它必定要经历过萎凋、干燥、拣剔等步骤,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毫银针

这些加工环节,一个也不能少。

早在三月底,就有许多2019年的白毫银针,着急上市。这些白毫银针,在工艺上存在诸多缺陷。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经历烘干的步骤。

这种没有经过烘干的白毫银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白毫银针

它游离在正宗白毫银针之外。

这些没有烘干的白毫银针,并不适合长期存放,这对于茶友而言,是十分鸡肋的存在。

若是当下马上喝完,其滋味也欠佳。因没有经过烘干,它还带着一股青味,并没有正宗白毫银针的那种醇厚感。

要长期保存,更是天方夜谭。没烘干的白毫银针,内在的水分含量极高。这些水分,就是定时炸弹,随时会让白毫银针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

品种错乱,工艺偷工减料,都不算正宗的白毫银针,并不值得购买。

我们买白毫银针,要在正宗的范围内挑选。

挑选时,亦有小诀窍。

《3》

如何在符合要求的白毫银针中,挑选优质茶?

村姑陈经验分享,选购白毫银针,着重看四个指标。

指标一:外观

虽说白毫银针的结构简单,用的大白茶等茶树的单芽制作而成。但小小的芽头,却别有洞天。

购买白毫银针,要用唐代人的审美标准——丰腴为美。

首先,它的芽头是肥壮的,是个腰围粗大的人,在众多春白茶中,白毫银针的芽头,那是虎背熊腰的存在。

肥壮的芽头,这是隐忍了一个冬天的能量爆发。

其次,它的芽头下跟着个“小尾巴”,这个“小尾巴” ,我们也称之为小叶壳,也就是常说的“一旗一枪”特征中的旗,是芽头最忠实的护卫队。

在福鼎,采摘期早的白毫银针,都会带有小叶壳,这是外观上的重要标志。

那类只有一根芽头的“光杆司令”,多数是经历抽针而来,相比之下,肥壮度稍逊一些,显得有些骨感。

白毫的白毫银针,才值得买?|?国标

最后,白毫银针要有“绿雪芽”的特征。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

所谓的“绿雪芽”,即芽头要有绿色与雪白色的特色。即白毫银针主要为绿白二色。这是外观颜色的基本特点。

一款白毫银针,它不能只有白色,也不能只有绿色,二是要绿白相间。(备注:“绿雪芽”特征,在新茶中尤为明显。)

指标二:香气

在国标中,对白毫银针的香气有明确规定——清纯、毫香显露。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清纯,即香气纯净,纯正,没有杂味。

毫香显露,也是白毫银针香气的基本要求。而白毫银针中的毫香主要来源,是芽头外观覆盖着的那层密集的白毫,那就像是一层羽衣,不仅美观,还是重要的保护罩。

若是号称白毫银针的茶,却没有毫香,这茶多半是遭受了非人待遇,要么是工艺不佳,要么是茶园环境太差,才导致了白毫银针失去了基本的毫香。

倘若遇到了真正品质好的白毫银针,在毫香浓郁之外,还会有清雅的花香出现。

这种花香,最为难得,是原料、工艺的多重结合。唯有将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体,才能坐拥毫香、花香、鲜笋香等多重香氛。

指标三:汤色

以新茶为例,不讨论老茶的汤色。

白毫银针汤色的基本要求——清澈明亮。

如何判断白毫银针清澈明亮?

用透明茶海就能检验。

清澈明亮的白毫银针,茶汤中能看到白毫上下浮动,在光线的照射下,还会折射出摧残的光芒。

汤水清澈,就像是一泓山泉水,干净而清澈且透亮。

要是汤水浑浊,那就是泥水,沉闷、充满杂质。

指标四:滋味

清鲜醇爽、毫味足,是白毫银针滋味的最大特色。

清,清澈、清爽、清鲜、清甜,茶汤入口后,当是清爽而舒服,能让人产生愉悦感。

鲜,鲜爽、鲜甜,白毫银针的鲜爽风味,来自它芽头内充足的茶氨酸物质。茶氨酸含量越高,它的鲜爽感越强烈。

醇,醇厚、甘醇,一款好喝的白毫银针它入口是像酒体一般,拥有甘醇风味,而不是平淡似白开水。有醇厚感的白毫银针,入口能感受到明显的浆感,这是独一无二的体会。

爽,爽口、爽滑,清爽可口。白毫银针汤水里的鲜爽、爽口特征,离不开充足的茶氨酸物质,以及适量的茶多酚。这些物质的存在,共同构建了白毫银针清爽的特征。

《4》

白毫银针,作为白茶中价格最高的茶,在选购时,更不可疏忽大意。

可惜,许多人只知白毫银针好,却不知道该如何选购。

甚至还出现了“只要是芽头,就是白毫银针”的错误认知。

白毫银针是芽头不假,但并非所有芽头制作而成的茶,都能叫做白毫银针

要挑选白毫银针,还是要立足于国标,根据外观、香气、汤色、滋味等四个方面入手。

而这些选购技巧,村姑陈早已在文中悉数分享,茶友们可放心学习。

白毫银针的鲜香淳爽,留待茶友们解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