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涩不是茶,但白茶呢?

2021-02-02 13:50:51热度:241°C

俗语说“不苦不涩不是茶”。不过,大家对新白茶的认知,普遍却是不苦不涩+又甜又鲜;老白茶的话,则是又甜又醇。

这个认识,是正确的——一款好喝的白茶,就应该具有以上的特质。

但,现实生活中,甜中带涩,甜中带苦,甚至又苦又涩也不少见。为什么有的白茶那么甜润,有的又苦涩呢?

白茶之家(www.baicha5.com)觉得,这个主要涉及到3个方面:

1)茶树适制性
2)生态环境和种植土壤
3)工艺(采摘时间+制作工艺)

1、茶树适制性

理论上,只要是山茶属的山茶树的鲜叶,都能用白茶的工艺来制作白茶。实际上,茶树也有很多小品种。

目前主流制作白茶的茶树,基本上有:福鼎大白、福鼎大毫、政和大白、福安大白、福云6号、福建水仙、福建当地群体种(菜茶)等。

这些茶树品种,是经过制茶人和茶农、科研机构等,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研基础上,选育出来,认为更适合用于制作白茶。也就是说,不是这些品种茶树,【可能】制作不出“香香甜甜”的典型的白茶风味。

2、生态环境和种植土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土壤,对茶树的生长,对鲜叶的具有的内含物质影响也非常大。

如果生态环境不好、土地矿物含量不匹配茶树生长,茶树的鲜叶质量就达不到制作好白茶的要求了。

3、工艺(采摘时间+制作工艺)

春天和秋天萌发的茶树鲜叶,相对来说内含物质更丰富而协调,能制作出滋味更为甜润和香气更高的白茶。其他季节,采摘的鲜叶质量大为逊色。

白茶制作的关键工序是:萎凋。如果没有经过充分萎凋,白茶内的儿茶素含量较高,必然会让茶汤显得更苦涩。

马肉茶叶茶叶几大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