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红茶的身世之谜
2020-12-07 12:10:59热度:166°C
2020-12-07 12:10:59热度:166°C
中国是茶的故乡,这里在古代中就种植着成千上万的茶,并还形成了一种商品。由于茶最初是被用作一种药材的,后来人们发现这些药草被用来泡制之后,喝起来也不错还能治病,所以,许多有药效的药草被命名为药茶。其中,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就是茶的鼻祖。下面就为你揭开正山小种的身世之谜。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减轻民众负担,下旨罢造团茶,改贡散茶,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在改制散茶时,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从清代周亮工的记载:“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可以看出当时改制散茶后,武夷茶处境的尴尬。
明朝中后期的某年(1568年),在采茶的季节,有一支军队路过于此,晚上驻扎于今天的桐木村,当地茶农未曾见过如此动乱场面,当天已采摘的茶青没有来得及制作茶叶,第二天已经发酵。为了挽回损失,茶农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并通过增加一些特殊工序,以最大程度保证茶叶成份。制成的茶叶运往镇上销售,本是无心之作的茶叶,却受到大量茶客的欢迎与喜爱,接下来订单逐年增多,需要整个桐木都美园茶叶机修剪机生产厂家电话牌最好听的茶叶英文全力生产此种茶叶,才可勉强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使得桐木远近闻名。
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被远传海外,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世界统饮名茶。
明末时期,崇安县令为重振武夷茶,引进先进的制茶技术,“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松萝法”是当时绿茶炒青的制茶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制茶技术。武夷山在引进“松萝法”后,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武夷山的茶农采摘茶青的时间,往往集中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大量堆积的茶青未能及时处理,自然萎凋后,有些会在堆积中发酵,而萎凋后的茶青炒制后,再烘干,会出现茶汤色变红的现象。也可以说,正山小种红茶技术的发现,是一个巧合过程。
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著名的长诗《唐璜》里写道:“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称正山小种红茶为武夷红茶,给予富有文学浪漫色彩的赞评。
看了正山小种红茶的历史渊源,你定是感叹原来红茶有这麽悠久的历史吧,其实不只是正山小种红茶,红茶中的许多种类都是有一段悠久历史的,并且这些红茶有的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果你对这些茶的源头都有了解,你品茶的时候会更有意境。现在你是不是想试一试正山小种红茶吧,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上一篇 : 正山小种红茶怎么泡好喝
下一篇 : 原来正山小种的真确泡法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