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书》冈仓天心著(日)由山东画报出版社

2020-12-27 11:18:48热度:213°C

  《茶之书》冈仓天心著(日)由山东画报出版社
  《茶之书》作者简介
  冈仓天心(1863-1913),原名冈仓觉三,1863年生于日本横滨一个商人之家。七岁起同时接受汉学与英语教育,十六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就读,受到其师Fenollosa启发而对保存与发扬日本传统艺术及美学不遗余力。曾任日本美术学校的筹建者、校长,创立日本美术院,去职后游历于印度与中国,最后任职于波士顿美术馆东方美术部门,其著作《茶之书》,《东洋的理想》与《日本的觉醒》即写于这段时间。天心自幼学习外语,因其典雅动人之英文写作,三种著作皆干美国和英国出版,影响20世纪之初西方人对日本的印象可谓非常深远。
  谷意,台湾人,专职翻译。“世上竞然有一种工作,不仅内容只需要看书写字,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能从头到尾贯彻自己的原则,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啊!”

  《茶之书》内容简介
  冈仓天心在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及误解,因此相继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l903)、《日本的觉醒》(The Awaking of Japan,1904)、《茶之书》(The Bookof Tea,1906),并称为冈仓天心的“英文三部曲”,前一部刊行于伦敦,后两部刊行于纽约。
  三部作品中,《茶之书》的影响晟大,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该书在为冈仓天心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茶道”为主题的“高山流水”。
  “茶道”为日本传统美学之精髓,作者文笔清雅隽永,蕴藏文人气息,带领读者一窥日本古典美学的世界。


  《茶之书》媒体评论
  《茶之书》能引发中国读者思考的地方应不只这些……我们可以欣赏日本茶道的美,我们可以共同品味艺术殿堂里的人类思想与艺术的精华,然而,当冈仓天心满怀深情地守护“大和之心”时,难道我们不也应当好好守护我们的“中华之心”?
  ——“冈仓天心研究”著名专家、学者 蔡春华
  冈仓天心的《茶之书》,把世俗形下的饮馔之事,提升到空灵美妙的哲学高度,甚至视为安身立命的终极信仰。
  ——台湾作家 蔡珠儿
  《茶之书》,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
  ——日本文化观察家 李长声

  《茶之书》目录
  导言 蔡春华
  序一 一碗人情,百年茶典
  序二 高冈仓松照天心
  一 一碗见人情
  二 茶的饮法沿革
  三 道与禅
  四 茶室
  五 艺术鉴赏
  六 花
  七 茶人风范
  译后记

  《茶之书》前言
  冬阳煦暖的午后,麻鹰在海畔悠悠盘旋,我坐在窗边捧读这本《茶之书》,但觉心怡神荡,通体轻盈,思维乘着阳光的金丝,飘然远举,缓缓脱离这海隅小岛,像麻鹰般飞到天际,鸟瞰山海,纵览人世。原本零敲散打、琐碎芜杂的世界,忽而变得平滑完整,轮廓脉理鲜明,你俯仰其间,游目四顾,于是看得更加开阔清楚。好书的魅力,大抵如是。
  1906年,冈仓天心以英文写出《茶之书》,向西方介绍东方的茶道文化,这本小书仅只百来页,轻巧纤薄不盈一握,份量却如泰山盘石,历久弥坚。一百多年来,((茶之书》不断新刊重印,流传世界,除了各种英文版,还有德文、法文、瑞典文等版本,而由英文译回的日文版,更有多种译本,可见其经典地位。

  《茶之书》精彩书摘
  一碗见人情
  开始是作为药方,慢慢却成了饮品,在8世纪的中国,茶,更以上流社会的风情雅致,步入了涛句的殿堂。15世纪时,日本则将其晋升为一种唯美的信仰——茶道。盖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里,也存在着美好——对这种美感的仰慕,就是茶道茁生的源由。在纯粹洁净中有着和谐融洽,以及主人与宾客礼尚往来的微妙交流,还有依循社会规范行止进退,而油然生出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些都是茶道的无言教诲。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人们如果不能对己身不凡之处,复又感到渺小,多半也就无法察觉他人平凡之中的伟大。一般的西方人总是志得意满,茶仪在他们的眼中,只是另一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用来建构他心目中的东方,是多么诡异与幼稚。当日本沉浸于优雅和平的技艺时,他们一贯视日本为蛮夷之邦;一直到日本在满洲战场杀害了无数生灵,才改口称日本是文明国家。西方世界近来对日本的兴趣。,也只是针对“武士道”——这项让日本军士对自我牺牲如痴如狂的“死的艺术”,却很少注意到深深代表“生的艺术”的茶道。如果必须要藉由战争的凶光,才能被视为文明,那我们乐于永远野蛮。如果终有一天,我们的技艺与理念将受到应得的尊敬,我们也乐于继续等待。
  西方究竟何时才能够,或者才愿意理解东方呢?西方总是用某些事例,加上各种幻想,在亚洲人身上,织起一层层怪奇之网。其内容时常令人悚然以惊,要么不是把我们想成以莲花的香气为生,要么就是相信我们以蟑螂老鼠为食。我们的形象不是狂热迷信,而不愿觉醒;就是沉溺于最低下的感官享受,而不图振作。笑印度的灵性修练为无知;讥中国的中庸之道为愚蠢;而日本的爱国精神不过是自愿受命运摆布罢了。茗静茶叶a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