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内容简介
2020-12-27 11:17:04热度:182°C
2020-12-27 11:17:04热度:182°C
《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会编,2011-12-01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内容简介
北茶马古道作为中国西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尤其是康县茶马古道的发现,更为茶马古道的研究填补了空白。相信茶马古道的研究又将因此而翻开茶叶的制作教案新的一页。
《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从“发现北茶马古道”、“北茶马古道文化”、“北茶马古道文明”、“北茶马古道精神”、“重现北茶马古道”等几个方面首次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北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是人们了解北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窗口,对学者研究北茶马古道有着重要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
《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精彩书摘
康县山大沟深,山水相连,林木茂密,这种自然条件,更适宜氐人和羌人居住。《魏略·西戎传》上说:“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或在禄福(今甘肃酒泉),或在汧陇左右”。在康县南部各地的深山老林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旧房屋、旧庄园的遗迹,这应该是他们后代所居住过的地方。大概是当地汉人世代居住在沿河一带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而迁徙来的氐羌人,只好居住在高山深林之中;另外,在当时民族斗争异常尖锐的形势下,他们居住在高山老林之地,有利于据险而守,可以很好防御外敌侵略,能够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另外,康县各地随处都能看到一些石棺古墓群,修筑这些石棺古墓的石料,都是经过细致打磨的,但是至今却没有发现任何文字,这很可能就是氐羌先民的墓穴。据《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阳、临洮、宕昌、武都、同昌(今四川南坪东北)、河池、顺政(今陕西略阳)、义城(今四川广元)、平武(今四川平武东北)、汶山,皆连杂氐、羌。人尤劲悍,性多质直。皆务于农事,工习猎射,于书记非其长矣。”也许是因为氐羌人“于书记非其长矣”,这些古墓葬才没有留下文字吧。在笔者的家乡康南,先辈人流传说这些古墓,是长尾巴的人的墓穴,他们估计快要死的时候,自己走进事先修筑好的墓穴,由家人把吃的送进墓穴,直到死去为止。他们说的长尾巴的人,应该不是汉人,可能是与汉族人有极大区别的异族人,大楷也就是氐羌人。当然先民们所说的尾巴,并不一定真正就是尾巴,很可能是那时候氐羌人服饰上的某种装束。
《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目录
第一章发现北茶马古道
2009年,陇南文化部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康县望关乡发现了一块残碑,可辨识残存的碑记中,包含了古代陇南诸如行政地理、茶马贸易、道路交通、关隘兵防等方面十分重要的史料信息,“茶马贩通番捷路”首次证实了陇南茶马古道的存在
甘肃陇南地区有关“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初步考察和研究
康县茶马古道概论
茶马古道“秦蜀道”和康县茶马古道碑
康县茶马古道暨“察院明文”碑考
康县茶马古道《察院明文》残碑辨识及碑文辨析
论康县茶马古道的成因和康南茶马古道线路
康县茶马古道的形成和线路
第二章北茶马古道文化
茶马古道是指以茶为传播、贸易和消费主体,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手段而形成的文化、经济走廊;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茶马古道涉及到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等多层面的研究内容;同时,茶马古道还是一个文化符号和一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
论中国历史上三条茶马古道的内在联系及其历史地位
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实践之一种
甘肃历史上的茶马贸易
康县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初步考证及其意义
茶马古道在康县南部地区的分布初探
茶马古道与康县民俗文化
康县茶马古道上历史货币的积淀与灿烂的钱币文化
康县茶马道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章北茶马古道文明
康县山大沟深,山水相连,林木茂密,地气温润,正是这样的自然条件,为古代逃避战乱的人们提供了有利的居住条件,在先秦时期便是汉、氐、羌等多民族杂居之地。这种多民族杂居,促进了康县境内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带动了康县与外界的商贸往来
浅析东汉以来交通对西北茶马古道康县段的影响--以摩崖名碑《西狭颂》、《部阁颂》为例
康县茶马古道上的土法造纸
明朝时期康县“茶马古道”繁荣的历史原因
茶马古道陇南段上的“脚户”和“背脚子
茶马古道路上的康县罐罐茶
从望关茶马古道遗址谈茶马古道康县段的历史地位
康县茶马古道东端窑坪小镇和小镇的商业贸易
茶马古道对推动康县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与影响
第四章北茶马古道精神
第五章重现北茶马古道
后记:梅园问茶古道追梦
上一篇 : 《茶席:曼荼罗》池宗宪著
下一篇 : 《走出茶马古道的普洱茶》南国嘉木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