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审评的项目、因子和基本方法

2020-12-27 11:08:21热度:194°C

  茶叶审评的项目、因子和基本方法
  茶叶审评通常分为外形审评和内质审评两个项目,其中外形审评包括形状、整碎、色泽和净度四个因子,内质审评包括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四个因子。茶叶类别不同,评比时各因子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如名优绿茶类,因其外形规格比较均匀一致,整碎和净度都较好,外形审评时只评比形状和色泽因子,内质审评时以香气、滋味为主,兼评汤色和叶底因子。因为茶叶是一种饮料,在评比时大部分茶类都比较注重香气、滋味两因子,在八大因子中,香气和滋味所占的比例往往是最高的。
  1.外形江门市茶叶特点审评
  外形审评也称为千看外形,是对外形各因子照物标准易逐比,以确定品质高或低于标准样或成交样。茶叶品质的好与差首先可以从外形上来辨别,外形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方法是将缩分后的茶样倒入评茶盘中,双手握住评茶盘的两对角边沿,右手虎口封住茶盘的倒茶小缺口,用回旋筛转的方法,使盘中茶叶顺着盘沿回旋转动。这样使茶叶的轻重、大小、长短、粗细的不同,均匀而有次序地分布在样盘中进行观察,之后运用手腕的力址前后左右颠簸收盘。收盘后茶叶在盘中分出三层,比较粗长松飘的茶叶浮在馒头形堆的表面,称为面张茶或上段茶;细紧重实的茶叶集中于堆的中层,称为中段茶;细小的碎片末茶沉积于堆的底层称为下段茶或下身茶。大宗茶类,特别是红绿精制茶类,非常注重上中下三段茶的比例是否恰当。即摇盘后面张茶应能盖住堆面,以中段茶为核心,下段不能露出,整盘茶叶平伏匀齐不脱档。如果面张茶仅为堆顶上一圈,或下段茶铺在堆脚,都是三段比例不恰当,即脱档的表现。首先评比匀齐度。对照标准样,观看整盘评比样的面张、中段、下段茶的大小、形状匀齐度是否与标准样相近。一般高档茶往往条形大小匀齐一致,无碎末、轻片;中低档茶则往往条形短钝或大小不匀,多碎末、轻片。
  2.内质审评内质审评包括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四个因子。
  内质审评也称为湿评内质,茶叶内质的香气、滋味是决定茶叶品质优劣的最关键的因子。茶叶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各因子的辨别也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掌握了茶叶内质审评的方法,同时经过不断的感觉器官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正确评定茶叶内质各因子。
  内质审评一般采用称样冲泡。为保证内质审评时称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应将评茶盘中的茶样充分均匀。取一空评茶盘,将茶样在两个评茶盘中来回倾倒,茶样从样盘缺口处撒落成一堆,一般倾倒2一3次。注意不能将排列的评茶盘次序搞乱。
  称样前先调节好称址器具二。称取的几克茶样代表了整批茶叶的品质水平,因此称样为湿评内质的重要步骤。摄取茶样时大拇指张开,食指与中指并拢,从样堆的底部由堆面向堆中间抓取,应注意上、中、下三段都要取到。如果是扁形茶,则大拇指从堆的顶部,食指与中指并拢从堆脚,三指成马蹄形由堆面向堆中心抓取。抓取时宁可稍稍多抓一些茶样,称取后多余的茶样放回样盘中,以避免添添减减使茶样走形而影响其代表性。称取的茶样按评茶盘的排放次序依次置于已编码的审评杯中,将杯盖放入审评碗内。一般红绿茶类按1:50的茶水比例称样,毛茶类审评杯的容精为200毫升,称样4克,精制茶类审评杯的容里为150毫升,称样3克。乌龙茶审评杯的容t为100毫升,称样5克。压制茶审评杯的容量为250奄升(其中沱茶、紧茶的审评杯为200毫升),称样5克(沱茶紧茶为4克)。
  冲泡时右手持水壶或热水瓶,从右至左依次以慢、快、慢的速度冲水入杯,冲泡用水一般以刚煮沸的水为宜,泡水量以冲至杯的半月形缺口下线或锯齿形缺口下线处为满杯。冲第一杯起即应计时,随泡随加杯盖.盖孔朝向杯柄。冲泡时间一到即从右至左按顺序滤出茶汤,倒茶汤时缺口向下,杯盖上的提钮抵住碗沿,整个杯身卧搁在碗口上。杯中茶汤基本滤完后,将大拇指顶住杯盖提钮,食指和中指扣住杯底,提起茶杯将最后几滴茶汤滴入碗中。名优绿茶类冲泡时间为4分钟,大宗红绿茶类为5分钟,乌龙茶类分三次冲泡.时间分别为2分钟、3分钟、5分钟,压制茶类如黑砖、花砖、青砖、康砖、金尖、米砖等冲泡时间为10分钟,获砖为8分钟,沱茶、紧茶为7分钟。

相关文章